我靠“躲”去咖啡馆,把想方案的效率翻了倍
发布时间:2025-09-12 13:02:51 浏览量:1
你是不是也这样?在家想方案,坐沙发上刷手机,躺床上犯迷糊,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我以前也这样,直到发现了一个高效出方案的宝地。
你知道的,咱们在家待着,诱惑实在太多。刚坐下想方案,听见厨房有动静,忍不住去看看;手机震一下,立马拿起来刷半天。
我后来发现,想方案这事儿,真不能在家硬扛。得主动“逃”出去,找个能让自己静下来的地儿。
我每次要出方案,直接拎包去咖啡馆,今天选的还是常去的星巴克。
一进咖啡馆,周围都是陌生人,没人跟你搭话,也没家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干扰,心一下子就沉下来了。
到了咖啡馆,我第一件事就是点杯咖啡。不是说咖啡多神奇,而是它能帮我按下“工作启动键”。
你想啊,咱们平时在家,渴了直接倒杯水,没什么仪式感。但在咖啡馆,点咖啡、等咖啡的过程,其实是在暗示自己:接下来要专心想方案了。
我一般会点杯美式,抿一口,苦味一冲,脑子立马清醒。这时候再拿出电脑,思路比在家清晰多了,不会东想西想。
光有咖啡还不够,我还会戴耳机放首曲子。不是那种劲爆的歌,就选舒缓的纯音乐,比如钢琴版的轻音乐。
你知道的,咖啡馆人多,难免有说话声、杯子碰撞声。放首曲子,不是为了听多入迷,而是用音乐把那些杂音隔开,给自己造一个“小空间”。
我发现,只要音乐一放,周围再吵也跟我没关系了。眼里只有电脑屏幕,脑子里只琢磨方案,那种专注劲儿,在家根本找不到。
以前我在家想方案,总觉得是任务,越想越烦躁,越烦躁越想不出来,陷入死循环。
但在咖啡馆不一样,环境轻松,喝着咖啡听着歌,整个人是愉悦的。我发现,人在开心的时候,脑子转得特别快,灵感也容易冒出来。
有时候方案卡壳了,我就抬头看看窗外的人,或者观察一下周围的顾客,说不定哪个瞬间,思路就通了。
其实想方案不用那么苦大仇深,让自己舒服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高效想方案的招儿特简单,就三步:
第一步,“逃”出家门去咖啡馆,避开家里的干扰;第二步,点杯咖啡找状态,用仪式感启动工作;第三步,放首曲子隔杂音,给自己造个专注小环境。
你别觉得这招不起眼,我用了大半年,每次想方案都这么干,以前一天才能出的方案,现在半天就能搞定。
咱们打工人搞副业,时间本来就紧张,能省点时间多干点别的,多好啊。
下次你再卡壳想不出方案,别在家硬熬了,试试去咖啡馆,说不定你也能跟我一样,灵感哗哗来,效率翻个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