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童声越山海 音乐筑梦想

发布时间:2025-09-13 11:10:18  浏览量:1

甘肃省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跨越2000多公里,把大山的故事唱到了平潭——

童声越山海 音乐筑梦想

甘肃省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与其他5支合唱团上台演唱《同一首歌》。林君斌 摄

东南网9月13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张哲昊)近日,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大剧场流光四溢,2025平潭海岛合唱大会之“千人和声·唱阿卡”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在此举办。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随着指挥轻轻抬手,熟悉的《同一首歌》旋律响起。舞台中央,20名身穿白马藏族服饰的孩子,齐齐扬起稚嫩的脸庞,清澈透亮的歌声回荡在剧场的每个角落。

这群孩子,是从秦巴山区远道而来的甘肃省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成员,他们跨越2000多公里,来赴一场夏日音乐之约。

聚光灯下,13岁的班琴歌声格外响亮,她戴着精美的头饰、别致的项链,眼中仿佛星光闪烁。

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是合唱团的第一批成员之一。作为白马藏族的孩子,班琴从小生长在山川的怀抱中,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班琴的家乡文县地处川甘陕交界处,推开门就是望不尽的山峦——李白笔下的《蜀道难》,正是秦巴山区行路艰难的旧日写照。和当地许多家庭一样,班琴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家短暂团圆。平时,班琴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挽起袖子帮妈妈干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样的生活,因合唱团而改变。

2022年,受中国记协邀请,辽宁省记协、沈阳日报社协助文县城关第三小学(原文县东坝中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主的童声合唱团——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从此,孩子们的眼中渐渐有了光。

在新闻界人士的帮助下,一批批来自沈阳的音乐老师赶赴文县,从一个音符、一次换气开始,手把手辅导孩子们练习合唱。很快,孩子们的音乐天赋被唤醒,大家的音准日益精准,各个声部之间也越发协调。后来,因当地盛产花椒,合唱团又有了一个接地气的名称——“小花椒”。

音乐,让孩子们看见了更大的世界。10岁之前,班琴从未离开过家乡;加入合唱团后,她常随团赴各地演出,原本小小的天地豁然开朗。从甘肃兰州、辽宁沈阳到北京,再到奥地利维也纳、澳大利亚悉尼、新加坡……在她眼前,一个只在书上出现过的世界徐徐展开。

这一次,班琴和同伴们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海岛平潭。“很开心、很兴奋,能和全国各地的合唱团一起上台表演、交流学习,感觉自己的音乐世界又亮堂了许多!”班琴激动地说。

当剧场灯光缓缓亮起,孩子们眼底藏不住的欢喜,都化作了歌声里的力量。“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台上歌声婉转,台下的观众静静聆听,有人轻轻感叹:“这些孩子一站上舞台,就闪闪发光。”

演出落幕,孩子们的心飘向了海边。他们最真切的愿望,就是在平潭的海边等一场日出。“小花椒”们自小生长在大山深处,有许多人此前从未见过大海,一直憧憬着这片美丽的蔚蓝。

翌日清晨6时许,天刚微亮,孩子们乘车来到龙王头海洋公园。此时,一轮红日已探出头来,海面波光粼粼,清凉的海风拂过。“下水咯——”“小花椒”们纷纷脱去鞋袜,赤脚踩进沙滩,追着浪花尽情奔跑。“原来海风是咸咸的,这是课本里‘写’不出的味道!”小团员马昊哲仰着小脸,表情格外认真地说。

不知是谁先起的调,孩子们背对大海站成一排,唱起了那首《大山里的孩子》。“大山里的孩子啊,多想走出那道山崖……”

“太美了,真的和电视里一样蓝!”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岸线,13岁的李闫佳瑞忍不住欢呼,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与大海接触,平潭的海滩满足了她对海的所有想象。

李闫佳瑞是老团员,她说加入合唱团后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整个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希望能继续学习音乐,未来当一名音乐老师,为家乡的孩子们种下音乐梦想。”走在沙滩上,李闫佳瑞许下了质朴的心愿。

和李闫佳瑞一样,班琴的心中也始终记挂着那片大山,还特意请老师多拍一点大海的照片,想要带回去给妈妈和朋友看。

“合唱团的经历教会我,音乐的力量足以陪伴人一生。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会坚持唱歌。”班琴坚定地说,自己的梦想不止于音乐,而是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守护大山里和我一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