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别人强也没什么可丢脸的
发布时间:2025-09-14 01:32:00 浏览量:1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少儿艺术教培学校担任教务,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学员档案,安排课时等等。但因为学校规模不大,所以学生不多的时候我也需要“客串”课程顾问,出去地推招生。
招生之前校长给我们培训推销话术,在众多话术中,有一句成功率最高的。就比如推销乐器课,当你给家长讲解完课程相关内容后,如果家长仍表示暂时不想让孩子学乐器的话,你就得问家长孩子有没有朋友同学学乐器的,如果有那就赶紧跟一句“他们都学了,咱家宝贝差啥啊!咱不能因为心疼一点课时费,让咱家宝贝比别人低一头啊!”
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都会被这句话给激到,很不甘心自己家孩子被比下去,于是就会冲动地决定让孩子听听试试。而小孩子又往往会对新接触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只要是能把家长和孩子约去学校试听,校长和老师有就有100种方法“引导”孩子对这个产生兴趣。孩子有兴趣了,家长就会报课,这钱不就进了口袋了嘛。
事实证明每个人的天赋属性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家的孩子。很多孩子过了试听课的那个新鲜劲儿以后,就很难再对学的这个东西感兴趣了,往后的学习也大多是为了把那点课时费给消耗完。
有十对家长就得有十一对觉得自己家孩子是最棒的,所以见不得自己家孩子被别人家孩子给比下去。很多的培训机构也往往会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推销的时候就专叨你这块最痒的肉。只要让你觉得自己家孩子被周围人家孩子给比下去了,之后你就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不甘落后,想要比别人强这点的初心一定是没错的。但很扎心的现实却是,我们总是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在无意义领域中和别人争强这种事情上。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有的伤了财,有的劳了身,有的累了心,有的伤财+劳身+累心。
举个真实发生在我曾就职这家教培机构的例子。
我们这家培训机构的正校长是男的,副校长是女的,正校大龄未婚,副校离异带个女娃。正校喜欢副校,为了抱得美人归,他给予了副校上小学三四年级的女儿“无限听课权”,也就是在这个机构里她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且不用挤小班课,只上1V1。
小姑娘哪经得住这种考验,于是今天学口才,明天学钢琴,后天学声乐,总之一人学了好几样的才艺。小姑娘在班级里有个关系很要好的“小闺蜜”,她经常在小闺蜜面前显摆自己学这学那的。小闺蜜父母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指定是不能支持女儿也同时学好几样才艺。但又不想让女儿在小姑娘面前抬不起头,于是决定给她报个班学琵琶。
一对一的琵琶课一个学期下来大概2千左右,再花个几百一千的买把入门用的琵琶,再算上琵琶指甲,琴弦,胶布等耗材,算下来几千块。对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来说,问题也不很大,如果孩子真的在这条路上走出点名堂这点钱自然不算什么。
可问题在于,只是萌芽于与别人争强而不是真的对此感兴趣或真的想走这条路的学习动机怎么可能坚持得久呢?
果然,学了不到一个学期,小闺蜜对琵琶的兴趣就没有了,连着上了几节课一首基础曲子还是不会弹。老师看孩子实在是这方面不开窍,而且也真的是没有兴趣,所以在学期快结束时和她妈妈说,要不让孩子学点东西别的试试。
虽然关于孩子学不进去这件事家长,孩子都是心照不宣的,可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家孩子并不比别人家的差,所以最终父母也还是硬着头皮又给她报了一个学期的琵琶课。
有一个道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天赋和闪光点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全国有十几亿人,即便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但你又能保证单就这方面来说你会是十几亿人里最强的吗?即便是,国外还有几十亿人呢,你能确保你还能是最强的吗?
所以说不比别人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比你强的有的是,你都赶超的过来吗?庄子曾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实际所需有限,过好自己人生就很不易了,根本无需通过比别人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且即便是非想比强也完全可以在主要层次比,比如说看学习成绩,看班级排名之类的。就好比一个饭店想要生意兴隆,主要是要把饭菜做得干净卫生又色香味俱全,而不是饭菜水平一般,非要和别的饭店拼装修,拼服务,拼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