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练吗?”:当家里杵着一台钢琴
发布时间:2025-09-15 04:00:34 浏览量:1
现在,闲置钢琴等于烫手山芋。
7年前,表哥问我要不要侄子的钢琴,要不就帮着给卖掉,谈个好价格;3年前,堂姐问我有没有人要钢琴,便宜卖,给1000块钱就拉走吧;今年,两个朋友问有没有亲朋好友家有小琴童还没买钢琴,喜欢的话出个运费,赶紧把琴拿去吧!朋友一个要搬家,一个要换房,要不还得付搬琴费。
去同事家里,一台三角钢琴正大光明地占了整个储藏室。无人问津,让人感伤。
别说别人了,看看自己,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都有一台薄蒙轻尘的雅马哈钢琴,由此可知,国内有多少人家里正有一台钢琴在“吃土”。
我静静地欣赏着杵在自己家的钢琴,它四平八稳地占据了半个卧室,一动不动。今年琴盖只被翻开了两次,我们已经及时止损。我安慰自己,等孩子长大了,心情不好时,兴许可以弹个曲子聊以自慰。
对音乐也不甚喜爱,也没有过人天赋,大家就都稀里糊涂学了钢琴,又稀里糊涂地让乌黑铮亮的钢琴一无是处。
忆往昔,有一个钢琴“称王称霸”的年代。十年前,侄子上三年级,老师问:“咱班里有不学钢琴的吗?”只有五个同学举手。
陪法国客户逛商场,看见随便一个孩子都能上去弹钢琴,他说:“中国孩子真是天赋异禀!我们那会弹钢琴的人很少!”这个问题,我真不太好接话。
小时候,谁家有钢琴,大家都轮流观摩,还不能上手;现在去朋友家,看见结结实实坐在角落里的钢琴,都会问一句:“孩子还练吗?”
杵着的钢琴像噩梦,经常让孩子醒来后咬牙切齿,梦里是练琴时全家的张牙舞爪。问过好多现在不弹琴的孩子,如今是不是还有点想念弹钢琴的感觉,时不时想上手再来一曲?答案是并没有……经学钢琴一役,此后断无任何弹奏之心!
音乐爱好那么多,但我们鬼使神差,偏偏选了钢琴。关键“追古溯今”,整个家族,一个搞音乐的都没有。
给我搬了两次钢琴的师傅,今年搬琴业务剧减,无奈增加了新业务,朋友圈特别忙——“八成新钢琴一台,老品牌,信得过,音质很好,价格超值,有需要联系”“七成新,状态很好,孩子上初中,没时间练琴,低价转让”“电钢有需要的吗,很新,300块送到家”“没弹几次,孩子说啥也不学了,低价处理”……佣金应该不好赚,你我都是有琴的人,这个琴将流往何处……
看着搬琴师傅的广告,我都能想到孩子和家长的痛心疾首、解脱。一个是真不愿意练了,一个是真放弃了。本应该跟“高雅”联系起来的乐器,怎么也让人快乐不起来。一把小提琴可以束之高阁,一台钢琴却只能杵在房间里,让你不得不回想,当时为什么让孩子学钢琴?——噢,应该是要给孩子培养一项音乐爱好与兴趣,当然并没幻想孩子能成为音乐家。但万一孩子有些天赋,那断不能耽误孩子,定要从“乐器之王”钢琴开始;后来,不想浪费时间与金钱双重机会成本,只能硬着头皮学;再后来,这个“王”发出的每个声音,搞得你都想逼他立马下台!
孩子的钢琴老师,今年也要关门了,招生困难。不过这些年,她拼尽全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精通钢琴、小提琴、双簧管三门乐器的优秀音乐学子,她家的乐器应该永远不会干杵着。
而我的女儿,听着rap和pop,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丝毫看不见钢琴拂过的痕迹,目前也没有丝毫掀起琴盖的欲望。
前些天看歌剧《卡门》,她心潮澎湃,聚精会神。我想,就这样吧,当个欣赏者,就让音乐在我家,回归它的纯洁。
目前我家单元楼里,坚持练琴的,是一楼78岁的刘阿姨,她保持每天练习,连唱带弹,余音绕梁。在我夸赞她时,她邀请我去她家看看。我眉头一皱,摸着阿姨的琴,语重心长地说:“用电钢,太埋没您的才华了,等您鸟枪换炮的时候,可以考虑直接用我们家的钢琴,您老就不要再买了!”
(作者为山东青岛企业职员)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三吉
责编 温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