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赋能 包头文旅“唱”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9-16 07:00:44 浏览量:1
刚刚过去的夏天,包头的文化消费市场因一系列演唱会、音乐节呈现出别样活力。从万达商圈“万般有趣音乐会”的轻松氛围,到奥林匹克公园“I can 音乐季”的露天演出,再到8月15日收官、吸引数万观众的“方兴之夜——2025包头巨星嘉年华演唱会”,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音乐活动,为市民生活增添了文化选择,也为城市消费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量、包头以一系列音乐活动为抓手,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成功激活文旅消费市场。不同规模、多元风格的音乐演出密集开展,既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更形成“音乐搭台、经济唱戏”的生动格局——外地观众集中涌入带动住宿需求阶段性攀升,餐饮行业营业额实现短期翻倍,核心景点游客量显著增长,“观演+游玩”的联动消费模式,将文化活动影响力延伸至全域消费场景,为城市经济注入可观增量。与此同时,高雅艺术演出与流行音乐活动形成有效互补,覆盖不同群体文化需求,彰显城市文化供给的多元化布局。
此类“音乐+文旅”模式的高效落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地方政府在硬件建设、交通保障、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前瞻性布局。硬件设施上,具备大型演出承接能力的场馆为活动举办奠定基础;交通服务上,针对客流高峰开通专线公交、加开列车并优化返程服务,有效疏解出行压力;政策激励上,推出持演出票根享景区免费、酒店折扣等举措,既降低游客消费成本,又引导其深度体验本地文旅资源。这套“硬件筑基、交通保畅、政策让利”的组合拳,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成为音乐赋能文旅的关键支撑。
在肯定短期效益的同时,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文化活动推动城市发展的长效命题。一方面,单次活动带来的消费热潮具有阶段性特征,需着力推动“短期流量”向“长期吸引力”转化。应立足本地工业文化、草原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辨识度高的原创文化IP,让城市独特文化魅力成为游客“留下来”的核心动因,而非仅依赖单次演出的引流效应。另一方面,大型活动对城市治理能力是重要检验,从场馆周边秩序维护到餐饮住宿服务质量,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游客体验与城市形象,需持续优化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此外,还需以“文旅+产业”融合思维完善产业链条,推动音乐活动与餐饮、住宿、文创、景区等业态深度联动,形成全域消费合力。
文化活动是展示城市形象、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未来,若能进一步强化本土特色挖掘、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不断健全文旅产业链,必将让音乐赋能文旅的效应更持久、更深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文/李佩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