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攻略:了解对于萌娃,鸡娃能影响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5-09-17 08:25:42 浏览量:1
开学首周,我就遇到了让人揪心的情况。有个孩子,学前就是大家眼中的钢琴神童,考出了钢琴二级。可开学才一周,他就状况不断。课间别的孩子都在开心玩耍,他却独自坐在座位上,眼神呆呆的。上课也老是走神,老师提问,他站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我和他聊天,他小声说自己好累,不想上学了。看着他小小的模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开始思考“鸡娃”带来的种种问题。
这孩子的情况,其实反映出“鸡娃”对认知发展的不良影响。过早进行填鸭式教育,就像给孩子的大脑塞太多东西,会损伤思维弹性。我教过一个孩子,家长在他学龄前报了好多识字、算术班。刚入学时,他算加减法、识字都挺快。但随着学习难度增加,问题就来了。做数学拓展题,别的孩子能想出不同解法,他却只会用学过的固定方法,题目一变就不会了。而且超前教育还容易让孩子注意力涣散。有个孩子学前每天长时间坐着学习,上小学后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听讲,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看窗外。这是因为他的大脑一直被强制学习,没得到足够休息,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
“鸡娃”不仅影响认知,在情绪方面也会让孩子从焦虑走向厌学。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领先,给孩子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孩子稍有差错就会被批评。我班上有个女孩,家长要求她每次考试都要排名靠前。每次考试前,她都紧张得睡不着,手心冒汗。时间长了,她对学习又怕又厌,一提学习就情绪低落。从努力学习到逃避学习,她的心理变化让人担忧。
既然“鸡娃”有这么多问题,那该怎么平衡养育,让孩子快乐学习呢?其实,游戏力和学习力的黄金配比很重要。游戏化学习能保持孩子的求知欲。比如我在课堂上组织过超市购物算数的游戏。我在教室布置了一个小超市,准备了标有价格的物品,让孩子们用虚拟货币购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能学会数学知识,又玩得很开心。利用生活场景也能培养孩子的基础能力。像绘本角色扮演,我选有趣的绘本,让孩子们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我还在班级实施了分层作业。根据孩子的基础不同,给基础好的布置拓展性作业,让他们挑战自我;给基础稍弱的布置巩固性作业,让他们扎实掌握知识。实施一段时间后,效果很明显。原本抗拒学习的孩子开始主动完成作业,成绩也提高了。有个孩子在日记里说,以前觉得学习难,不想写作业,现在能完成作业,觉得自己很棒,也喜欢上学习了。
“鸡娃”看似是为孩子好,实际上对孩子的认知、情绪和社交发展都有不好的影响。我们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