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扬帆出海,江南丝竹在澳大利亚觅知音
发布时间:2025-09-17 17:02:11 浏览量:1
9月14日,在上海市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长三角江南丝竹优秀曲目的国际交流展演暨中国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海外分会——澳大利亚分会成立授牌仪式举行,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江南丝竹,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于2006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它起源于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格和演奏形式,并在传承基础上的不懈创新与发展。与时俱进的新江南丝竹逐渐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与追捧,成为音乐舞台上的新宠。然而,在海外,新江南丝竹作品的传播推广相对滞后。在澳大利亚,尽管有不计其数的民族乐团活跃在多元文化的舞台上,江南丝竹悠扬的乡音却难得一闻。有鉴于此,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会长钟香海与澳大利亚墨尔本中乐团创始人沈水兴一拍即合,毅然决定创建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在海外的第一个分会——澳大利亚分会,为其在海外的传播开辟新的天地。
在分会成立仪式上,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创始人杨刚,向分会会长和秘书长颁发授牌;中国知名作曲家顾冠仁、彭正元和旅居澳洲的朱毅受聘为分会顾问。
沈水兴说,中国长三角江南丝竹音乐联谊会澳大利亚分会的创建,旨在通过传播、传承和创新等多元形式,在澳大利亚积极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新生代的华侨和华人能够深入领略江南丝竹这一古老而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祖国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与眷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透露,分会成立后,将在澳大利亚各州积极发展分会会员,通过举办展演、巡演、器乐培训、器乐竞赛,以及与国内专业乐团、联谊会会员单位联动开展国际交流等方式,夯实传承和推广的基础。
分会成立授牌仪式后,长三角江南丝竹2025优秀曲目国际交流展演拉开帷幕,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十余支江南丝竹优秀乐团及墨尔本兴韵中乐团携手同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江南丝竹音乐演出。这里既有海内的传承,也有海外的回响;有百年流传的经典,也有推陈出新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兴韵中乐团带着当地的名曲和风情远渡重洋,为这场演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与别样的风采。该乐团成立于2023年,汇聚了一群在民族器乐领域有着精湛演奏技艺的年轻才俊,他们心怀对江南丝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用东方的诗意与西方对话,也跨越山海为中澳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
最后,活动在顾冠仁指挥下,于一曲《花好月圆》的大合奏乐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