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宝贝“音乐家”养成进行中,遗忘过去的他们在这里优雅老去!
发布时间:2025-09-18 14:11:10 浏览量:1
位于南桥镇的光明社区颐养院
认知专区已完成全新升级
在这里,认知障碍老人不仅可以
回忆旧时光、感受家的温暖
还能化身“音乐家”、演奏悦耳音乐
在9月21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美妙的地方!
“1155665,一闪一闪亮晶晶!全对,爷爷真棒!”下午,在光明社区颐养院4楼认知专区内,认知障碍老人张爷爷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对照着乐谱,用小棒槌敲击着木鱼乐器上对应的数字。不一会儿,一首动听的《小星星》便由张爷爷演奏了出来。成就感满满的张爷爷在工作人员的夸赞声中喜笑颜开。
“张爷爷刚来的时候一直垂头丧气、没有精神,在这边住了一年不到,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还学会演奏很多首曲子了呢!”工作人员为张爷爷在音乐的治愈下所发生的转变感到十分欣喜。
而在认知专区的另一侧,认知障碍老人王阿婆望了望墙面上的怀旧金曲照片,用手指对着其中一张轻轻一触,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外婆的澎湖湾》便在走廊中回荡着。王阿婆和同伴一边欣赏着美妙的音乐,一边愉快地聊着天,享受着惬意的午后。墙面上,还有《甜蜜蜜》《茉莉花》《小城故事》等多首怀旧感满满的乐曲,可供老人们选择。
上述的两个情景,便是光明社区颐养院为认知障碍老人们提供的音乐疗愈场景:老人可参与音乐活动,如唱歌、演奏简单乐器等,以记忆歌词、节奏,能锻炼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可一定程度上减缓认知衰退;老人可聆听熟悉的音乐,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缓解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重新建立自我认同,提升自我价值感。
认知障碍又称认知症,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失去记忆、思考、逻辑、语言,甚至日常自理等不同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障碍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早在2022年,光明社区颐养院便建立了认知专区,曾荣获 上海市认知照护专区建设及运营优秀案例 。今年6月,颐养院的认知专区完成了全新升级,共分为2个楼层,区域总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针对患有认知症的老人设置专门的活动区、休息区、用餐区和疗愈区等,帮助老人维持身体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认知专区选用柔和、温暖的色调,并使用老人熟悉的物品,如老照片、缝纫机、蒲扇、算盘等进行装饰,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感,增强他们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衰退。
依据认知障碍老人的特点和需求,光明颐养院 围绕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认知、感知觉整合四大认知维度设计了认知训练内容:如通过老照片、旧物件引导老人回忆过往经历,进行记忆力训练;通过引导老人描述图片内容,进行语言认知训练;通过引导老人用线穿过不同孔径的珠子、蒙眼触摸判断物品名称进行感知觉整合训练。帮助老人维持和改善认知、记忆、语言等功能,尽可能地保持其生活自理能力。
近年来,南桥镇积极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创建,对2000多名市民开展认知症筛查,通过社会组织与专业医疗机构联动的模式,开展科普讲座、护理培训、家属分享会等活动近百场;2025年,南桥镇又启动了民政服务站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关爱活动。同时,在江海敬老院、光明社区颐养院和益人养老院先后共设置了认知障碍专区12个,床位145张,为有需求的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专业照护。
遗忘或许不可避免
但爱与支持能照亮每一段记忆之路!
接下来,南桥镇将持续整合
医疗、企业、志愿者资源
以专业化和数字化赋能
为认知障碍长者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