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8岁,养老金2300,儿媳妇她一边嫌弃我一边又要用我,我让她滚
发布时间:2025-09-19 04:41:18 浏览量:2
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翻江倒海的。
刚才儿媳妇那句话还在耳边响着,像根刺似的扎在我心里。
她说我这点退休金也就够自己花花,帮不上他们什么大忙,可孩子总得有人照料吧。
话里话外的意思,我听得明明白白。
我叫李桂花,今年五十八,前年从市里的第三纺织厂退下来的。
那时候厂子效益不好,我们这批老工人都办了内退。
每月两千三百块的养老金,在这个年月里,确实算不上宽裕。
可我这一辈子,什么苦没吃过?
七十年代初进厂时,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六块钱,照样把儿子建国拉扯大了。
那会儿粮食都不够吃,我每天中午就喝点玉米面糊糊,把白面馒头留给孩子。
晚上下班回家,还得给人家缝补衣裳,一件五分钱,攒够了给建国买本子买铅笔。
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虽然苦,可心里踏实。
不像现在这样,明明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却总觉得不被待见。
儿子娶了媳妇林雨萌,小两口在市中心贷款买了套九十平米的房子。
说是为了孩子将来上学方便,月供四千八百块。
我这个当婆婆的,能帮就帮,每月拿出一千五给他们贴补。
剩下的八百块,勉强够我自己的开销。
买菜、买药、偶尔添件衣裳,算计着过日子。
可儿媳妇林雨萌这孩子,总有一套一套的说辞。
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把我当成了免费保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给七岁的孙子小宝做早饭。
白粥、鸡蛋、小咸菜,还得变着花样做。
七点半准时送到学校门口,风雨无阻。
下午四点半又要去接,接回来还得辅导作业,准备晚饭。
儿媳妇和儿子要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一进门就往沙发上一躺,说累了一天了。
我心想,我就不累吗?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是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么多。
今天上午,我正在厨房择韭菜,准备中午包饺子。
林雨萌从外面回来,往桌上扔了张化妆品的购物小票。
她说这个面膜挺好用的,让我也买点保养保养。
我瞟了一眼,八百块钱一盒。
整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啊。
我说太贵了,用不惯这些洋玩意儿。
林雨萌就撇撇嘴,说我思想老土,现在哪个女人不保养。
还说隔壁王阿姨比我小不了几岁,人家皮肤多好。
我心里这个气啊,可还是忍了。
毕竟是儿媳妇,不能把关系闹僵了。
下午接孙子放学回来,小家伙兴冲冲地跟我说班里同学都报了钢琴班。
他也想学,老师说一个月八百块。
我正琢磨着这钱从哪儿挤,林雨萌从卧室出来了。
她说钢琴班的事让我看着办,她和建国的工资都得还房贷,实在挤不出钱来。
我当时就愣了,这话说得,好像孩子不是她的似的。
我说这孩子学钢琴是好事,可八百块一个月,我这点退休金实在紧张。
她就说让我别哭穷,知道我有积蓄,平时花钱的地方也不多。
我的火蹭地就上来了。
积蓄?那点积蓄是我留着看病用的。
我们这个年纪,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得进医院?
况且现在看病贵,医保能报的有限,自费的部分还是不少。
我越想越气,嗓门也高了起来。
我说我已经仁至义尽了,每月给他们一千五,还给他们带孩子做饭洗衣。
我图什么?难道真把我当保姆了?
林雨萌脸色一变,说没人强迫我,愿意帮就帮,不愿意就算了。
大不了请个阿姨。
我冷笑一声,请阿姨一个月得三四千块,他们舍得?
既然舍得花那个钱请阿姨,就不能让我这个当奶奶的清静清静?
她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我会这么说。
我把手里的韭菜往盆里一扔,说我不伺候了。
她问我这是要撂挑子。
我说撂挑子这词儿用得好,可我不是他们家的长工,更不是出气筒。
我敬她是我儿媳妇,可她也得拿我当人看。
前天我炖的鸡汤她说太油腻,昨天我给孩子辅导作业她说我方法老土。
今天又说我思想老土,买不起八百块的面膜。
我承认我没什么文化,可我有我的尊严。
她要是实在看不上我这个婆婆,那就请她带着我儿子一起搬出去。
林雨萌彻底愣住了,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这时候,上小学的孙子从房间里跑出来,怯生生地看着我们。
他说奶奶妈妈别吵了。
看到孙子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心里一软。
这孩子多乖啊,每天放学回来第一句话就是奶奶我想你了。
我蹲下来把孙子搂在怀里,说奶奶没吵架,奶奶跟妈妈在商量事情呢。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想起刚结婚那会儿,林雨萌多乖巧啊,妈长妈短地叫着,还夸我做的饭菜香。
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大概是孩子出生以后吧。
她坐月子,我伺候了一个月。
孩子晚上哭,我起来喂奶粉换尿布。
她说要好好休息,养好身体。
我理解,毕竟生孩子不容易。
可这一理解就是五年。
五年来,我成了这个家里最忙碌的人,却也是最不被重视的人。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起床给孙子做早饭。
小家伙洗漱完毕,坐在餐桌前吃我给他煮的鸡蛋挂面。
他说奶奶做的面条最好吃了。
我摸摸他的小脑袋,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送完孩子上学,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趟老姐妹王秀芬家。
王秀芬和我一起从纺织厂退休,住在隔壁小区。
她一看我脸色就知道又和儿媳妇闹别扭了。
我把昨天的事情跟她说了。
王秀芬听完,长叹一口气。
她说我们这些做婆婆的,都是这个命,付出再多也不讨好。
我问她是不是我太惯着林雨萌了。
王秀芬说何止是惯着,简直是把她当祖宗供着。
她给我倒了杯茶,说人不能太善良,善良过了头就是软弱。
我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回到家里,我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不多,就是些换洗的衣服和常用药品。
林雨萌从卧室出来,看到我在整理行李,问我要干什么。
我说回老房子住几天。
她问那孩子怎么办。
我头也不抬,说他们不是要请阿姨吗,请呗。
林雨萌有些慌了,说昨天说话确实不合适,要向我道歉。
我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她。
我说我不是要她道歉,我是要她明白,我也是个人,也有感情,也会累,也会委屈。
我不是要走,我是要让他们冷静冷静,想想这个家到底需要什么。
说完,我推着行李箱出了门。
身后传来林雨萌的哭声,我的心也在颤抖,但脚步没有停下。
老房子是我和已故的老伴儿从前住的地方,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收拾得还算干净。
我坐在熟悉的沙发上,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心里百感交集。
照片上的老伴儿还是那么和蔼,笑得那么慈祥。
他要是还在,绝不会让我受这样的委屈。
那会儿虽然穷,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哪有现在这些破事儿。
晚上,建国打来电话,说让我回去,雨萌一下午都在哭。
我问她哭什么,想明白了吗。
建国说都想明白了,是他们不对,是他们太自私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没有要挟他们的意思,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我一个人的。
第二天,建国下班后来老房子找我。
他坐在我对面,低着头不说话。
过了好久,他才开口说妈对不起。
我看着这个被我一手带大的儿子,心里五味杂陈。
他说这些年确实太依赖我了,把很多本该他们承担的责任都推给了我。
尤其是雨萌,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大,说话有时候不太注意分寸。
我点点头,说压力大可以理解,可不能把脾气撒在家人身上。
建国表示以后会和雨萌好好商量,家务活他也要承担一部分。
不能再让我一个人忙活了。
第三天晚上,我回到了那个家。
一进门,就看到林雨萌红着眼睛站在门口。
她说对不起,是她不对,说话太刻薄了。
我看着她,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大半。
毕竟是一家人,没必要把关系搞得太僵。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认真地谈了很久。
我告诉他们,我愿意帮忙带孩子,但不是义务,是出于爱。
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付出,也尊重我的感受。
林雨萌也承认,自己确实太依赖我了,说话也确实伤人。
以后会注意分寸,也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
建国表示,下班后会多陪陪孩子,周末也会带全家出去走走。
关于孙子学钢琴的事,我们最终决定先让孩子试试。
费用我出一半,他们出一半,大家一起承担。
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确实好了很多。
林雨萌说话注意了分寸,也开始主动帮忙做家务。
有时候我做饭,她会在旁边帮忙洗菜切菜。
周末的时候,她还会主动提出要学我包饺子的手艺。
建国下班后不再直接躺沙发上了,会先陪孩子玩一会儿。
有时候还会主动洗碗,说让我休息休息。
孙子的钢琴课也开始了,每周两次,小家伙学得特别认真。
回家后总是急着给我弹新学的曲子,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听在我耳朵里比什么都好听。
有一天,我正在阳台晾衣服,林雨萌走过来帮忙。
她说谢谢我。
我问谢什么。
她说谢谢我那天的坚持,让大家都清醒了。
我拍拍她的手,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大家都明白彼此的不容易就行了。
这些天,我常常想起老伴儿生前说过的话。
他说做人要有骨气,不能总是忍让,该坚持的时候就要坚持。
我想,这次我做对了。
不是要和家人对着干,而是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家庭和睦不是一味的付出和忍让,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上个周末,建国带着全家去了趟公园。
我们坐在湖边的凉亭里,看着孙子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微风轻抚,阳光正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日子,虽然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好,可那种简单纯真的快乐,现在想起来依然那么美好。
林雨萌主动给我买了个冰淇淋,说天热了,吃点凉的解解暑。
我接过来,心里暖暖的。
其实她本质不坏,就是被生活的压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年轻人嘛,总要慢慢学会怎么处理家庭关系。
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既要有原则,也要有包容。
傍晚回到家,孙子坐在钢琴前给我们弹了一首完整的小曲子。
虽然还不够熟练,但已经很有模样了。
我看着他专注的神情,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练习写字的样子。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儿子都成家立业了,孙子也这么大了。
那天晚上,我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灯火阑珊。
心里前所未有的平静。
我知道,这个家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三代人住在一起,磨合是难免的。
但只要大家都愿意为这个家付出,愿意理解和包容彼此,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我五十八岁了,还有很多路要走。
我要活得有尊严,活得快乐,也要让这个家变得更好。
不是靠一味的忍让和牺牲,而是靠智慧和坚持。
有些底线不能退,有些原则不能丢。
但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毕竟一家人,什么事情不能商量着来呢?
前几天,邻居张大妈跟我聊天,说羡慕我们家现在的和谐。
她说她也是带孙子的,可儿媳妇总是挑三拣四,搞得她心里憋屈。
我跟她说,有什么不满就要说出来,不能一味地忍。
当然,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伤和气,但原则问题不能含糊。
张大妈点点头,说下次试试。
后来听说,她也和儿媳妇好好谈了一次,关系改善了不少。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经验吧。
人活到这个年纪,该明白的道理也都明白了。
不是所有的委屈都要忍,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要满足。
做人要有分寸,做事要有原则。
这样才能活得舒心,活得有尊严。
昨天晚上,孙子问我奶奶你幸福吗。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当然幸福啊。
他又问为什么。
我想了想,说因为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互关爱,相互理解。
虽然有时候会有小摩擦,但那都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为这个家好。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说奶奶我也爱你。
我抱着他,眼眶有些湿润。
是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想起了老伴儿,想起了那些艰难岁月里的相濡以沫。
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的天真烂漫,想起了初为人母时的忙碌和甜蜜。
这些都是生活给予我的珍贵财富。
现在,我要把这些美好传递给下一代,让这个家永远充满温暖和爱。
我五十八岁,正值人生的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沉淀的季节。
我收获了家庭的和谐,收获了孙子的成长,也收获了对生活的新理解。
我要继续走下去,带着这份理解和智慧,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