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琵琶艺术的传承与革新
发布时间:2025-09-19 06:21:06 浏览量:1
□ 秦瑞莹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演奏技法与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力,被誉为“民族乐器之王”。在数字化背景下,推动传统琵琶艺术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美学价值的重视和认可,更是保护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是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重新探讨。在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琵琶艺术的学习、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打破了学习琵琶的时空限制,开启了琵琶艺术新的传承、革新之路,让更多的受众看到琵琶艺术古老而青春的模样,让琵琶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面貌。
数字化保护促琵琶艺术焕发新风采
伴随社会关注与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运用新技术实现对琵琶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建设,已成必然趋势和关键手段。依托科技赋能实现对琵琶艺术传承发展历史、演奏形态、传派艺术的数字化记录,为琵琶艺术的研究、教学、实践提供助力,实现对琵琶艺术的创新展示与传承保护。
完善数字资源,梳理琵琶艺术的传承脉络。全面推进琵琶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充分利用3D打印、高精度扫描仪、人工智能的数字化采集、知识图谱等功能,从珍贵乐谱、经典文献、历史文物中提取有关琵琶艺术的知识要点与重要内容,以无损式、无接触式的素材提取和资源挖掘手段,保证琵琶艺术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搜集的琵琶艺术相关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档,并以文本、影像、音频、文献等形式加以呈现,建立涵盖历史文献、乐器实物、流派溯源、演奏技法、经典曲目、当代发展等多模块资源专区,在为非遗琵琶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为丰富国家文化资源体系建设提供支持。
数字化传播促琵琶艺术迸发新活力
数字化传播平台具备强供给、强交互、体验优等优势,让传统的琵琶艺术在数字化传播平台的“包装”下,以新面貌、新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通过数字化传播高效赋能琵琶艺术当代传承新平台。
强化资源传播,增强文化供给。打造虚拟数字展馆,推动琵琶艺术展示平台建设。统筹整合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在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艺术文化机构扩大数字化琵琶艺术的展陈和音乐服务覆盖面,助力音乐服务普惠。例如,各大艺术文化机构可依托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短视频平台、微信小程序等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琵琶艺术生活圈,进行琵琶艺术相关的知识推送、演出宣传、技术指导、曲目讲解等,为广大受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艺术服务,通过文化浸润让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多元化的精神文化生活。联动社会传播媒介,强化艺术供给。积极推动琵琶艺术曲目在各大音乐平台、音乐商店的上线,强化传统音乐文化的供给服务,让琵琶音乐触手可及。发挥各大流派传承人的影响力,在各大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线平湖派、无锡派、崇明派、浦东派、汪派琵琶艺术重要传承人演奏视频与作品,将那些“沉睡”在街巷、茶馆、文献里的经典曲目以视听融合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以直播的方式开办线上琵琶音乐会、琵琶教学讲解课程、琵琶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结合音乐受众的接受偏好和审美喜好进行针对性音乐文化供给,让琵琶艺术以网络化的表达和“在场”的方式实现对新一代音乐受众的“圈粉”。
多元化体验促琵琶艺术年轻态
创新文化体验,让非遗、琵琶艺术以年轻态、时代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真正让受众从琵琶音乐中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和感染力,在情感共鸣中深化文化认同,激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数字化体验。以数字化、新媒体视阈下的琵琶艺术传承为主题,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将琵琶艺术与沉浸式展示相结合,让受众以虚拟在场的方式聆听、感受琵琶音乐与表演,沉浸在如诗如画的音乐情境中。例如,由上海音乐学院打造、东方乐器博物馆联合呈现的沉浸式《古音探韵》互动体验活动,将琵琶、腰鼓等演奏形式进行数字化,并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为受众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盛会,激发传统音乐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活力与生命力。
在场体验。积极开展数字化琵琶音乐的多元化展示和体验活动,促进文化共享。以云南举办的“彩云·花韵”琵琶文化艺术周为例,该活动紧扣文化自信这一命题,邀请杨靖领衔大师班教学,并组织开展了经典琵琶曲目和现代改编琵琶曲目的表演,为观众沉浸式地感受琵琶音乐的古朴韵味,营造了良好的体验氛围。
学习体验。积极推动琵琶艺术相关艺术作品、学术著作等的出版、发行,切实提升琵琶艺术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和举办琵琶艺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学术论坛,强化学理研究和内涵支撑,为新时期琵琶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注入新活力;积极推动非遗琵琶音乐融入大中小学课程,让学生从系统的音乐学习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跨界融合体验。以“琵琶+电视”“琵琶+游戏”“琵琶+动画”“琵琶+电影”“琵琶+文创”“琵琶+文旅”等方式,将琵琶音乐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更多人在潜移默化的文化体验中自觉成为琵琶音乐的喜爱者和传播者。例如,在“琵琶+文旅”方面,吉林辽源致力于打造“中国琵琶之乡”品牌IP,依托琵琶发展座谈会、琵琶专题知识讲座、琵琶菁英展演赛事、名家名曲音乐会等活动吸引众多喜爱琵琶音乐的人才汇聚,当地特有的琵琶造型的斜拉桥也成为“网红建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拍照打卡。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本文系2024年陕西省艺术规划项目“陕西地方音乐与历史文化主题琵琶作品的阐释与推广”〈SYD20240147〉研究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