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个音乐会摄影必知的相机设置
发布时间:2025-09-21 09:51:52 浏览量:3
1. 以 RAW 格式拍摄
这是你的第一个音乐会摄影场景,而且规模很大:
永远、永远、永远都用 RAW 格式拍摄。
如果您使用 JPEG 格式拍摄,相机将自动添加诸如对比度、饱和度和锐度之类的处理。虽然看起来可能不错,但这会限制您后期制作的自由度,因此您将无法进一步优化您的音乐会照片。
另一方面,如果您以 RAW 格式拍摄,相机根本不会处理您的照片。这样一来,您在按下快门按钮很久之后仍可更改诸如曝光、白平衡、饱和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等参数。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编辑时小心谨慎、深思熟虑,就能让你的照片好看很多!)
2. 使用手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效果不错。它非常适合初学者,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曝光过程的自动化,让你少操一份心。
但拍了一会儿之后,你会意识到只有手动模式才能给你想要的灵活性。设定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然后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每个设置。
因此,根据您的经验水平和舒适度,选择这两个选项中的一个。从光圈优先模式开始,逐步过渡到手动模式是有意义的,不过如果您已经熟悉手动模式,也可以尝试一下,看看能否马上有效地使用它。
专业提示:如果您确实选择手动模式,请务必经常查看直方图,以确保曝光正确!
3. 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设置
在为音乐会摄影选择镜头时感到纠结?给出同样的建议:使用大光圈镜头,并将其光圈全开。
将光圈设置为镜头允许的最小 f 值,这样光圈开口最大。这样,尽可能多的光线会照射到传感器上。
在光线昏暗的音乐会摄影中,大光圈尤其重要。如果可能的话,使用 f/2.8、f/1.8、f/1.4 或 f/1.2 的镜头进行拍摄。
如果您是预算有限的新手,建议您入手一支 50 毫米 f/1.8 镜头,它价格实惠,最大光圈大,成像质量也相当不错。
4. 使用快速的快门速度
你有没有去过这样的音乐会,表演者在舞台上从这边跑到那边,又蹦又跳?
这种类型的动作能拍出很棒的照片——但要定格这样的动态,你必须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总的来说,将快门速度设置为 1/200 秒或更快(根据动作的激烈程度,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某些音乐会允许您使用较慢的速度,比如 1/160 秒,但通常谨慎起见,宁可调高也不要调低,即便因此需要提高感光度。说到这:
感光度越高,达到正确曝光所需的光线就越少——而在通常光线有限的音乐会摄影中,这是个需要正确设置的关键参数。
您的相机的 ISO 范围可能从 100 开始。但如果您在光线昏暗的音乐会上拍摄,建议将 ISO 调高至 1600、3200 甚至 6400。否则,您的照片会太暗(或者您将不得不降低快门速度,这会导致模糊)。
不幸的是,高感光度确实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图像噪点。
换句话说,当你把感光度从 400 提升到 800 再到 1600 时,画面中就会出现一些小色斑和光斑,看起来很糟糕。具体情况取决于你的相机(现代传感器在降低高感光度噪点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提高感光度时一定要谨慎。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提高感光度,并且要留意你所用相机的高感光度表现。
花些时间用不同的感光度拍摄一些测试照片,然后在电脑上放大图像并评估照片中的噪点水平,这会有所帮助。另外要注意,有时在后期处理中使用降噪功能可以挽救噪点较多的照片,或者您可以将文件转换为黑白,以获得更粗犷、更具黑色电影风格的效果。
6. 开启图像稳定功能
现代摄影器材提供了许多技术来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图像稳定功能便是其中一项了不起的进步。如今许多镜头以及部分(主要是高端)无反相机都配备了图像稳定功能,它有助于抵消相机抖动的影响,从而让您的照片保持清晰锐利。
想象一下,你在一场音乐会上拍摄,光线条件不佳。如果手抖动、拍摄时相机摇晃,或者被观众或另一位摄影师撞到,即便你使用了较快的快门速度,也有可能使照片模糊。
不过,开启相机或镜头的防抖功能,它就能补偿轻微的相机抖动。实际上,这会对照片的清晰度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肯定能提高拍摄的一致性。
不确定您的相机或镜头是否具备防抖功能?这一功能在不同设备上的标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相机内置的防抖功能通常被称为 IBIS(机身防抖),而镜头防抖则有 IS、VR、OS、OSS 或 VC 等多种缩写。如果拿不准,不妨上网查一查!
专业提示:需要记住的是,尽管防抖功能有助于减少相机抖动,但它无法定格舞台上跳跃表演者的动作。要做到这一点,您仍需要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点测光将相机的曝光读数限制在场景的中心位置,这使您能够根据一个小的拍摄对象(例如一张脸)来确定曝光。当您的拍摄对象和背景的光线不同,这种测光方式尤其有效。
在拍摄音乐会时,艺人通常会被聚光灯照亮,而舞台的其他部分则处于黑暗之中。所以,您应该这样做:
首先,将相机切换到点测光模式。
然后将艺术家的脸置于取景器的中间位置,并记住推荐的曝光设置。
如果您使用的是手动模式,您可以先调好设置,然后构图时无需担心测光读数的波动。如果您使用的是光圈优先模式,则需要锁定曝光,这样当表演者在画面中移动时,就不会出现曝光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您不喜欢点测光并且觉得它效果不佳,可以试试相机的矩阵/评价测光模式。相机会在场景中的多个点进行测光,这可能会有效果——但您要留意面部曝光过度的情况,尤其是在背景较暗的时候。
你知道吗,不同的自动对焦点具有不同的精度水平?
确实如此。周边的自动对焦点在光线充足时往往表现良好,但随着光线变暗,其性能会减弱。而中央的自动对焦点在光线充足和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都能保持有效。
这就是为什么建议你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使用中央对焦点。它会是最精准的,而且无论舞台上表演者在做什么,都能确保你拍出最清晰的照片。
如果您不想让艺术家位于画面正中央,您就需要使用对焦再构图的方法;只需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对准艺术家的脸进行对焦——这样就锁定了对焦——然后调整构图,直到获得理想的画面构图。一旦对焦和构图都调整好了,就将快门按钮完全按下。
注意:要使用这种先对焦后构图的技术,您需要将相机设置为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也称为 AF-S 模式。否则,在您重新构图时相机将一直保持连续对焦。
您还可以设置后背按钮对焦,很多摄影师都很喜欢这种设置。使用后背按钮自动对焦时,您用相机背面的一个按钮锁定对焦,然后用快门按钮拍摄。
9. 使用自动白平衡
白平衡可消除场景中不想要的偏色,如果您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使用白平衡是很重要的。
不过,强烈建议您在拍摄照片之后的后期处理阶段再调整白平衡。所以,将相机设置为自动白平衡,然后在回家之前都不要理会白平衡的设置。
要知道,如果以 RAW 格式拍摄,白平衡就完全灵活了。无论您是在拍摄时确定白平衡设置,还是在几天后打开 Lightroom 时再决定,都毫无差别。
另外,在音乐会期间设置白平衡很难做到,尤其是当舞台上到处都有不同的灯光闪烁时。所以帮自己一个忙,把设置白平衡这件事留到别的时候再做吧!
您的相机的连拍模式设置,也称为连续拍摄,能让您进行快速连拍摄影。开启连拍模式后,您每秒可以拍摄五帧、十帧甚至六十帧,具体取决于您的相机。
这在音乐会摄影中非常有帮助,原因有二:
如果你连续拍几张照片,即便其中几张不清晰,至少也会有一张是清晰的。多拍几张照片能增加拍到完美画面的机会。现在,不建议你把相机设置为高速连拍模式然后一直拍个不停。很快你的存储空间就会耗尽,而且你最终会得到成千上万张不必要的照片。
不过确实建议先分析一下情况,然后——当你准备拍摄瞬间动作时——开启连拍模式,并谨慎使用。当然,要确保备足存储卡,并做好回家后花更多时间整理文件的准备。即便是谨慎使用连拍模式的摄影师,在一个晚上结束时也会得到大量文件,虽然你可能会收获一些绝对的佳作,但存储和查找它们确实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这是个小提示,但很重要:在音乐会上不要使用闪光灯。
首先,这是不允许的;想象一下,十位摄影师同时闪灯——这会分散观众和乐手的注意力。
而且直接闪光灯拍摄的效果并不好。要拍出好的闪光灯照片,通常需要将闪光灯置于拍摄对象的一侧(即需要使用离机闪光灯),但在音乐会现场这并不太可行。
所以请关闭闪光灯,依靠精心设置的音乐会摄影参数,比如高感光度和大光圈,来获得曝光良好的照片。
音乐会摄影可能令人着迷。但当你全神贯注于拍摄活动时,相机快门的声响可能会打扰到你周围的人——而你甚至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相机静音模式派上用场的地方。要知道,许多无反相机,甚至一些单反相机,都提供静音拍摄选项;这些功能专为婚礼和颁奖典礼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而设计,在这些场合,摄影师必须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开启静音拍摄,相机的咔嚓声就会立刻消失。
当然,并非所有音乐会都需要使用静音相机。比如重金属乐队的演出,你的相机快门声会被淹没——但在一些安静的民谣音乐会或古典音乐表演场合,静音或无声模式会起到很大作用。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尽情拍照而不会引起注意,观众和表演者都会感谢你的。
此外,有些相机在设置为静音拍摄模式时,其连拍速度会有所提升,这样您就能在短时间内连续拍摄更多帧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