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最具传播价值力榜发布,在流量洪流中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发布时间:2025-09-21 23:12:11 浏览量:1
9月19日,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的分论坛二“数字音乐传播价值力”上,由音乐先声和数字音乐产业前沿智库联合出品的《2025中国数字音乐传播价值力榜》也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这份全面评估数字音乐传播价值的榜单,以中国数字音乐传播力指数为数据基础,结合数字音乐前沿智库的专业意见,综合考虑艺术性、创新性、市场影响力、版权运营成果等多维因素,分为艺人、作品、演出、案例4大类别、25项荣誉,旨在表彰过去一年中在数字音乐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和传播价值的个人、作品与项目。
数字音乐传播,需要价值新标尺
随着数字音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数字音乐市场之一。《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报告(2024)》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总规模约为2113.5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了10.8%,在线音乐收入达293.5亿元,同比增长22.39%,
但从 “流量场”到“价值场”的破局中,除了播放量和版税收入,我们应该建立哪些新的指标或体系,来衡量一首歌、一个音乐人的综合价值?
当下,音乐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公正的价值评估体系,推动数字音乐真正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升维。
过去,音乐行业的评价标准多集中在销量、播放量等单一维度,容易导致行业陷入流量至上的误区。许多具有艺术价值但缺乏商业推广的作品被边缘化,而一些质量平庸但营销投入巨大的作品则获得过度关注。这种失衡现象不利于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5中国数字音乐传播价值力榜》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它不再单纯依赖流量数据,而是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既关注市场表现,也重视艺术价值和文化贡献,为行业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价值衡量标尺。
四大类别,全面覆盖数字音乐生态
目前,本次榜单分为艺人、作品、演出和案例四大类别,基本覆盖了音乐产业的核心环节,其中演出类作为线上内容的重要线下场景,故纳入榜单评价范围。
在艺人类别中,榜单不仅考虑了艺人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还重点关注了艺人的艺术创新性、行业贡献度和社会责任感,评选出的艺人既包括长期坚持艺术探索的资深音乐人,也涵盖了带来新鲜血液的新生代创作者,更有长期处于聚光灯之外的词曲作者、制作人,体现了传统与创新、流量与质感并重的评价理念。
作品类别则聚焦于评选周期内的过去一年中发行的单曲和专辑,评估标准包括艺术质量、创新程度、传播广度和社会影响力等多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榜单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在小众领域具有高度影响力但大众知名度相对不高的作品,为优质音乐内容提供了展示平台。
演出类别中,评估了演唱会、音乐节、音乐剧等主流音乐演出活动。如今,演出市场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逐渐回归理性,更需要价值维度的正向引导,因此榜单充分考虑了这种变化,不仅关注票房收入,还重视演出的创新性、制作水平和观众体验。
案例类别则评选了数字音乐产业中的创新营销案例、版权运营成功项目和产业融合典型案例,包括技术创新产品、音乐综艺、音乐营销、出海案例和音乐IP。这些案例展现了音乐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以及衍生出的创新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流量洪流中,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目前,国内外的音乐类榜单大体可以分为数据向和价值向,而《2025中国数字音乐传播价值力榜》则综合考量了这两大维度,以尽可能真实全面反映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全貌,在流量洪流中,寻找新的价值支点。
首先,它建立了更加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榜单采用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中国数字音乐传播力指数提供了大数据支持,而数字音乐产业前沿智库的专业意见则确保了艺术性和创新性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得到充分考虑。这种结合有效避免了单一数据维度造成的评价偏差。
其次,榜单具有行业导向作用。通过公开表彰那些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取得平衡的个人和项目,为行业树立了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它向市场表明,只有兼具艺术价值、创新精神和社会意义的音乐内容和项目,才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实现长期价值。
再者,榜单促进了产业各环节的协同发展。通过涵盖艺人、作品、演出和案例四大类别,榜单展现了数字音乐产业的完整生态链,有助于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推动形成更加健康、协同的产业生态。
此外,榜单还为投资机构和商业品牌提供了参考依据。随着数字音乐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品牌希望与音乐行业合作,但往往缺乏专业的评估工具。这份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有助于资源更加精准地投向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内容和个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榜单对公众音乐审美具有引导作用。在算法推荐主导音乐消费的今天,听众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接触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单一。榜单通过推介多元化的优质音乐内容,可以帮助听众拓宽音乐视野,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结语
《2025中国数字音乐传播价值力榜》的发布是一个重要起点,但绝非终点。
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价值评估体系也需要持续演进和完善,如按音乐风格、地域特色、受众群体、幕后分工等维度进行分类评价,更好地展现数字音乐产业的多样性,及时反映行业最新趋势和变化。
我们也相信,当行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流量竞争,而是开始关注更深层次的价值创造和意义追寻,才能推动中国音乐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祝贺所有获奖者和项目,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这些优秀音乐人和项目的引领下,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继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