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家里钢琴开始“吃土”,是孩子不卷了,还是家长醒悟了?

发布时间:2025-09-23 17:17:00  浏览量:1

几年前,朋友圈里时不时会刷到朋友为孩子学琴租钢琴或买钢琴的消息,近来,朋友圈里却开始出现转卖钢琴的消息。

有的说“孩子不学了,钢琴闲置,需要的朋友拉走”,有的说“搬家,钢琴带不走,低价转让,几乎全新”……

1

曾几何时,钢琴还是很多中产家庭的标配,是孩子才艺学习的“大件”,如今却真的如一些人调侃的那样,“钢琴迟早会在家里吃土”。

一位家长说,几年前花近两万元买的钢琴,现在孩子不学了,钢琴在家里闲置“吃土”,看着都难受,扔了可惜,卖吧,不值钱,还占地方,真成了“烫手山芋”。

从当初的“斥资购买”到如今的“烫手山芋”,这种变化意味深长。为什么花大价钱买的钢琴最终逃不过“吃土”的命运?是现在的孩子不再卷钢琴才艺了吗?

曾几何时,让孩子学钢琴,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城市中产家庭的选择。

学钢琴贵,买钢琴也贵,正是这种“贵”凸显了学钢琴的“高端”,再加上“钢琴王子”朗朗的示范效应,钢琴很快成为很多中产家庭才艺教育的首选。

学钢琴需要经济实力支撑,反过来,学钢琴也成为家庭实力和品味的象征。这种“符号”功能或许也是很多家庭让孩子学钢琴的隐性动机之一。

一位朋友说,当初让孩子学钢琴,就是希望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觉得学钢琴能提升孩子的气质,“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另一位朋友的理由更直接,“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不学,好像缺点啥”。

从众心理让很多家长在选择才艺教育时,会不自觉地跟随身边的人。

当很多孩子都在学钢琴时,学钢琴就成了很多家庭自然而然的选择。

除了素养和品味,很多家长也希望通过学钢琴让孩子多一条路。

一位家长的话很有代表性,“万一孩子学习不好,还可以走艺术这条路,学钢琴也算一技之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钢琴看起来高大上,真正学起来,却没那么美好。

2

对很多家庭来说,学钢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经济投入。

一台钢琴一两万算普通的,好几万是常态,这还只是一次性投入,后续的学费才是大头。

一节钢琴课少则一两百,多则五六百,按照一周一节课的频率,一年的学费也要上万。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经济投入之外,更让人头疼的是精力投入。

学钢琴需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一开始有兴趣,学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枯燥,就不想学了。

这时候,家长就面临艰难选择:是继续逼孩子学,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弃?

一位家长说,为了让孩子学钢琴,她每次上课都陪在旁边,回家后还要督促孩子练习,“孩子不想练,我就得哄着,有时候还得威胁利诱,感觉就像打仗一样”。

陪孩子练琴的家长,很容易变成“吼叫式父母”,因为孩子练琴不认真、偷懒、敷衍,家长忍不住就会发火。

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因为学琴变得紧张。

更关键的是,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钢琴的稀缺性大大降低。

以前会弹钢琴是“稀缺才艺”,现在却越来越成为“普通技能”。当很多孩子都会弹钢琴时,学钢琴的含金量就大大下降了。

一位家长直言:“以前觉得学钢琴能提升孩子的竞争力,现在发现学钢琴的孩子太多了,除非弹得特别好,否则对升学帮助不大。”

这位家长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学钢琴曾经被赋予了很多意义,比如提升素养、培养气质、助力升学等等,但现实是,钢琴的普及使得这种才艺的附加值大大降低。

除非孩子有特殊天赋或者极度热爱,否则很难靠学钢琴脱颖而出。

3

当投入产出比太低时,很多家庭就会重新评估学钢琴的价值。

加上“双减”政策后,学科类培训降温,但素质教育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很多家长开始转向更务实、更高效的才艺选择。

比如,编程、机器人、体育等项目近年来更受青睐,因为这些项目更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也更容易在升学中展示优势。

一位家长说:“现在很多高校自主招生都看重科技创新能力,学编程、机器人这些更容易拿到加分。”

另一方面,家长的教育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新一代家长更加理性,更注重孩子的真实兴趣和感受,不再盲目跟风。他们愿意为孩子投入,但更希望投入能够带来实效,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大上”。

一位最终让孩子放弃学钢琴的家长说:“学钢琴本身没错,但如果孩子没兴趣,逼着学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现在我不逼他了,他反而主动去探索自己喜欢的运动,整个人都开朗了很多。”

从盲目投入到理性回归,钢琴的“吃土”现象反映的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才艺教育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当钢琴从神坛跌落,当才艺选择更加多元,或许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本质:尊重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独特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一位钢琴老师说,学钢琴的人确实比以前少了,但现在来学的孩子,大多是真的喜欢音乐,而不是被父母逼着来的。

这样挺好的,学钢琴本来就应该是因为热爱。

或许,钢琴的“吃土”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当钢琴回归乐器本质,当才艺回归兴趣本源,我们的孩子或许能更轻松、更快乐地享受音乐、享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