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二代到创二代,义乌年轻人撑起新商机,老市场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9-24 10:59:32 浏览量:1
文 /编辑:雨
义乌这个"世界超市"最近悄悄变了样,不是说商品种类多了新花样,而是一批年轻人回来接了父母的班,这些90后、00后带着海外留学的经历、见过的大世面,要给义乌的老生意换种新玩法。
之前这些年轻人可不是想干这行的,有的想在美国做传媒,有的想当律师,还有的开工作室教小朋友弹古筝。
他们小时候总见爸妈围着工厂、店铺、家三点转,听多了讨价还价的声音,不想被人说还是老一套的商贩。
可架不住义乌的吸引力,不管在国外哪个角落,总能听到义乌商贸逆势增长的消息,加上现在要开全球数贸中心,也就是大家说的六区市场,又是写字楼又是会展中心,科技感满满,这群年轻人觉得这里能实现自己的商业想法,就回来了。
02年的龚欣雅,在杭州念完大学又去国外学法律,本来能当律师,可她觉得现在外面形势不好,不如靠父母积累的基础创业,义乌人都觉得自己当老板比打工强。
她看中六区能做数字化、全球化的生意,就主动投标,还负责起了新店面,想把家里做的低端充气玩具换成高端冲浪板,一个好的冲浪板能卖几千块,比几块钱的泳圈赚得多不少,爸妈一开始还担心买的人少,最后还是支持她试试。
99年的楼依洋更有意思,在乌克兰学音乐教育,回来开了古筝工作室,后来看爸妈做生意辛苦,就白天去帮忙,结婚怀孕后干脆关了工作室,和老公一起干。
她不觉得学音乐没用,跟人打交道的经验反而帮了不少忙,夫妻俩抱着试试的心态投标六区,没想到中了,主打珠宝首饰,还想把店面装成品牌专柜的样子,让客户能坐下来慢慢聊,不像老市场那样挤挤挨挨,半小时就得匆匆采购。
楼依洋在参加展会
还有97年的滕露萍,在韩国读完书就想做生意,先试了电商,一个月就失败了,又去做自媒体营销,最后还是回了义乌。
她看中六区能连外网做直播,还能营业到晚上,打算做70%差异化的中高端产品,还想搞批零结合,毕竟现在来义乌旅游的人多了,老市场只批发不零售,游客想买都没辙,她想让游客也能买到义乌的好东西。
他们这么做也是因为客户变了,现在来义乌的客户好多都是90后、00后,这些新客户有自己的想法,喜欢老辈人觉得"丑"的萌系产品,不会听店员推荐,反而会明确说自己要什么。
正好这些创二代跟他们年纪差不多,能get到他们的喜好,当然,这些年轻人也慢慢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小时候帮妈妈留客户,长大才知道包装报价有多难,要算尺寸、材料、重量,爸妈没什么高学历,能把生意做起来全靠熬。
他们一开始以为销售就是递产品,后来才发现要懂生产流程,还要顺着客户的喜好来,爸妈总跟她说,试过就是经历,就算不成也不亏。
现在爸妈虽然跟他们想法不一样,但都会尽力支持,老一辈知道义乌市场一直在发展,政府和商城集团也在加码,有新市场就有新客流,也愿意让年轻人试试新玩法。
其实不管玩法怎么变,义乌人敢闯敢拼的劲儿没丢,老一辈靠勤奋做外贸,年轻人靠品牌化、数字化接棒,六区市场不只是个新地方,更是义乌生意的新起点。
看着这些年轻人在老市场里折腾出新花样,就知道义乌这个"世界超市",以后还能火好多年,义乌的新老接力,接的是生意的棒,传的是敢闯的魂。
老一辈用汗水打下商贸根基,新生代凭视野闯出创新路子,从老市场的吆喝到新市场的直播,从低端批发到品牌出海,变的是经营玩法,不变的是义乌人敢拼敢试的劲头,这群年轻人正带着义乌,在全球商贸里越跑越稳、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