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钢琴家王贺:用指尖“看”世界,在黑暗中奏响金色人生
发布时间:2025-09-25 10:28:57 浏览量:1
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那间明亮的钢琴教室里,一堵“无声”的墙似乎将两个世界悄然分隔。墙外,是日常的喧嚣与纷扰;墙内,王贺端坐在钢琴前,他那白皙的面庞安静而专注,修长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轻盈跳跃,流淌出的音符宛如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翩翩起舞,编织着属于他的音乐王国。
初次见到王贺,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里。他的母亲静静地陪在一旁,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关切。旁边的人轻声介绍,这位年轻人是第三届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青年组金奖获得者,今年刚从长春大学钢琴演奏专业硕士毕业,如今在这里教授钢琴。王贺礼貌地朝记者笑了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而绅士。
破壁:从黑暗深渊到音乐殿堂
1998年,王贺出生于中国西部的宁夏固原。1岁时,他的世界开始逐渐被黑暗笼罩,10岁那年,彻底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失去光明意味着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常规方式,他在黑暗中日渐消沉。
看着儿子消沉的模样,王贺的母亲满心不忍,一个大胆而温暖的想法在她心中萌生——让儿子学习钢琴,让音乐成为他黑暗世界里的光。这个决定,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王贺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门。
然而,学琴之路谈何容易。对于视力健全的人来说,识谱尚且需要一番功夫,更何况是双目失明的王贺。乐谱记忆成了他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乐谱难度逐渐增加,从单声部到双声部、三声部,记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起初,他依靠听录音、CD来辅助记忆,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通过独特的记忆方式和技巧,不断锻炼听觉能力,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搭建一座通往音乐殿堂的桥梁,一步一步,艰难却坚定。
以爱之名,砥砺前行
2008年,为了给王贺买一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钢琴,身为普通工薪阶层的父母,攒了一年的工资。此后多年,为了支付王贺的学琴费用,他们省吃俭用,从未因费用问题而犹豫,始终全力支持他。在经济支持的同时,父母在精神上也给予王贺无尽的鼓励。他们从未将王贺视为视力有障碍的孩子,而是鼓励他像普通小朋友一样尝试各种事物。带他去游乐园挑战大摆锤、跳楼机,让他感受勇敢与刺激;经常带他去旅游,用生动的语言为他描绘世界的美好,在允许的情况下,让他触摸不同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温度。
父母的爱与支持让王贺走得愈发稳当。但他的音乐之路,却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2018年,王贺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音乐学院,一家人都特别高兴。高兴过后一家人迎来了最大的困难。北京音乐学院并不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必须有一个人陪伴王贺,这意味着爸爸和妈妈必须有一个人辞职。想到还有妹妹要照顾、父母还需要工作养家糊口,王贺不得不舍弃了他梦想中的大学,转而进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
那一年,王贺第一次独自乘火车北上求学。很多年后,王贺才知道,自己爸爸偷偷买了火车票,一路跟着他看着他进了大学校门才离开。
进了大学又迎来了新的困难,王贺无奈地说:“虽然盲文乐谱是世界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乐谱都有对应的盲文版。现在中国盲人图书馆大概有1000多首曲子,相比以前是好多了,可我们曲子数量太多,制作乐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无奈之下,在练习大型曲目时,他的母亲便通过网络,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帮他读下来,协助读谱加强练习。
钢琴音域宽广,从一个音区到另一个音区的快速演奏,需要精准的节奏把控,不能有丝毫拖拉和摸索。别人10遍能解决的问题,王贺就练30遍、50遍甚至100遍。他的手指在琴键上不知疲倦地舞动,仿佛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夜空中璀璨绽放
2019年8月,第三届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总决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盛大举行。一位来自中国、年仅21岁的小伙子王贺,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青年组金奖。那一刻,金色大厅里掌声雷动,王贺站在舞台中央,虽看不见台下观众的目光,但他能感受到那如潮水般的赞誉与认可。
在今年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王贺演奏的《皮黄》生动表现了京剧舞台上的西皮与二黄,舞台上他通过钢琴,在琴键上尽情挥洒对戏曲音乐的热爱与想象。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拥抱,渴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音乐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上的独特呈现,展现给更多人。
回首成长之路,王贺满心感恩。父亲那宽厚温暖的手掌,每次在他比赛紧张或求医忐忑时,都会紧紧握住他的小手,陪他走过人生的每一段崎岖与坦途;母亲温柔的声音,总会在他学习时响起,为他一字一句读乐谱,绘声绘色描绘生活中的美好画面。这些温暖的记忆,如夜空中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原本黑暗又迷茫的心灵。
王贺也格外感激一路相伴的恩师们,他们不仅在专业上给予王贺细致入微的指导,还在学费上给予减免或优惠,让他的音乐梦想得以延续、绽放。此外,宁夏残联也始终是他坚实的后盾,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他全方位的大力支持。
如今,王贺不仅自己追求音乐梦想,还积极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
大学期间,在北京他就开始兼职教一些视力健全的小朋友们学钢琴。他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可能是因为看不见,我努力学音乐,也会打动很多小朋友去好好学习钢琴。”
采访最后,王贺神情认真且诚恳地对记者说,他希望自己做的事情,不只是让孩子们在音乐学习上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更想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坚持和梦想的种子。他觉得,只要有了坚持和梦想,孩子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地走下去。(宁夏日报记者 杨淑琼 贺紫瑞 文/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