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卖编程课割韭菜的主播们,几十岁的人了,要不要点脸?
发布时间:2025-09-08 17:53:00 浏览量:1
抖音上那帮卖少儿编程课的主播,我是真的看烦了。你说我平时见怪不怪,什么带货忽悠、直播话术,门清。
可唯独这股“打着科技名义薅家长羊毛、顺便踩死艺术兴趣班”的路数,确实是让人牙痒痒。几十岁的人了,就这么点出息?
先说句公道话,编程本身不背锅。编程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法宝。和你家孩子在钢琴前坐四小时弹音阶一样,学好编程,一样得熬、得扎实。
但直播间卖课的那一套呢?
高举“科技特长生”“高考加分捷径”的大旗,嚷嚷着艺术无用,三板斧砸得家长转向就差掏出卡
你说他们只是在卖课?
不,他们是在卖焦虑、卖幻觉、顺手还把那些埋头教孩子的艺术老师踩进泥里。
先来掰一掰他们捧上天的“科技特长生”捷径。
有人吹牛说,报个白名单竞赛,考张证书,娃就能高考加分跳龙门。
可你真去扒数据,2023年全国能真正靠这道“捷径”上岸的,万里挑一都不够形容。就连深圳北京那样的高知区,“科技特长生”录取名单七八成是家里有体制背书的“码二代”:腾讯、华为、科学院体制内扎堆。
你普通人家透支半套房的钱,拼天台也够不着——你以为你在跟全国孩子比,实际上你是去给人家做分母、当垫脚石。
说好听点是“努力”,说扎心点只是家长买个自我安慰。
但卖课的主播们从来不提这一层。他们不会告诉你,参与的门槛、背后的信息差、甚至“竞赛买奖”的行业套路。
什么“保奖班”,明里暗里几万块换一张奖状,童叟无欺——你真拼不过钱包,拼不过资源,一分钱不少花,该陪跑还得陪跑。
再说“少儿编程”到底是不是宝贝。
你们家老王的孩子去学python、C++,十岁能写个搬砖小游戏就觉得AI天才了。
殊不知,AI大模型一出,程序员裁员比快递员还狠,原来五年前年薪三十万,如今十万都悬;拼谁呢?你拼不过产业迭代,也拼不过大厂大牛的家庭资源。
艺术老师不一样
越老越吃香,带娃体验、熏陶心性,越是能沉下心嗓里、指尖里有货。
但这些主播们,逮着流量密码,张嘴就来:“钢琴没用”“美术白学”“舞蹈将来不得饭吃”……你倒是问问,央妈怎么表态?
美育必须进校园!!!!
真正的精英教育,是让孩子有感受幸福和内心升华的能力,而不是全成了“工业螺丝钉”。说到底,卖编程课那帮人看中了家长的哪块?
不就是看中“我没能给孩子最好的”这份焦虑、抓的是“我怕孩子落后”的心理。你买了证书能朋友圈发照片、阶层焦虑能转成几张奖状,买的不是希望,是幻觉。
这里还得追问一句,为什么“艺术无用论”从来只在资本嘴里长肥?
打压人文、美育、修养这些东西,孩子变成纯技术的机器,资本好收割、劳动好操控啊。
这年头孩子不会唱歌、不会画画更容易接受996是福报。
再有,艺术老师哪天开个直播说“学编程没用,来学钢琴吧”?
没有。
你见过拉踩别人的艺术老师吗?
没有。
艺术圈人都傻乎乎扎在教学里,没人拉踩同行;但这市场套路永远刑。
“科技特长生”的噱头就是过不了几年就崩一次,当年奥数荒废了一批,后来机器人套娃、现在又轮到编程,一波又一波。每次都是新的镰刀,但剃头的人永远一个心思——割家长的韭菜,让孩子们成流量的炮灰。
有时候真想说,别再打着孩子好未来的名头折腾家长心态了。少儿编程成了啥?
成了家长的自我疗愈、成了爸爸没赶上互联网红利的自我代偿,成了背后资本的数据收割机。
到头来,孩子创造力降了,家长的钱包瘪了,直播间里换了新话术;可从没见过谁进步了幸福多一点,人生更立体一点。
我不是反对你学编程,我反对这一整套贩卖焦虑、拉踩艺术的产业链。
看过太多孩子为了“高考加分捷径”搞到身心俱疲,看过家长花几万买了个心理安慰,还得咬牙陪跑到终点。
你们祸害的不是分数,而是孩子的成长路。几十岁的人了,直播间割韭菜就不怕夜里做梦惊醒?要不要点脸?
最后,评论区来聊聊你被哪些“神课”骗过、伤过,还想给自己和孩子留点什么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