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创新与搞怪
发布时间:2025-09-26 14:33:37 浏览量:2
很多人听现在的歌,觉得没什么意思,主要还是觉得很多歌曲声调不好听,歌词写的也不太好。其实很多歌打着创新的旗号搞怪,要剑走偏锋,要不同于以往的歌曲,却往往带给人很难受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摇滚乐流行起来,很多乐队也成立了,要展现音乐的新风景。摇滚音乐要实现对音乐的创新,其实摇滚乐大多都要有主唱在唱歌,要走独立创新之路,而且和传统的歌曲不一样。无论是唐朝乐队还是黑豹乐队,无论是苍蝇乐队还是舌头乐队,无论是歌手张楚,何勇还是窦唯,都在搞音乐的创新,其实就是歌曲的创新。因为他们演奏纯粹音乐的作品并不多,要加入主唱的歌唱,推广开去,让很多年轻人都接受。他们更像是真正的革命者,匆忙、粗糙、激进,并且缺乏足够的音乐技术。他们倡导音乐朋克理念,就是要立即行动,针对受压抑的青春和受压抑的社会现实说“不”,因此那些吵闹、混乱、极端的声音和愤怒扭曲的歌词一下子爆发出来。虽然后来有一定的转化,热情转向了具有泛政治色彩的新金属运动,但这种转化仍然有着搞怪的趋势,而现在又转化为通俗音乐。因为很多搞摇滚乐的人活不下去,就要创作通俗音乐作品,其实就是创作通俗歌曲,配乐之后推向市场,有的居然用了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却弄成了靡靡之音,连他们自己都不满意。他们认为歌曲创新就要配以撕裂感的声音,能够让听众有一种新鲜感,甚至让听众感觉情绪得到了释放。
一些摇滚乐人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从现实走向了抽象,音乐过于简陋,就像刚开始排练的、快速凶猛的、朋克式的民谣摇滚,政治态度相当鲜明,鼓舞了很多青年,但很快就受到限制,甚至有的乐队,因此走向地下,有的直接解散。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不管是小说还是歌曲,都有一定的权力审核机制,不能让创作人随便乱说,尤其是他们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时候,就应该加大审核力度,不然很可能因为一句话影响深远,甚至上了热搜榜头条,成为热点舆论事件。如此一来,很多作家不敢随便说话了,写的文章温文尔雅,却没有创新性,也就不能获得大量的读者。有的作家直接转行干了别的,因为写作确实赚不了钱,没有创新性的写作是被读者厌倦的。很多搞摇滚乐的人也是如此,不能弄太激进的歌词,也不能直接媚俗,想要搞创新,却失去了原初的爆发力,失去了原初的音乐革命性,却只能被资本运作,不然连音乐器材都买不起,就更别提演出赚钱了。摇滚乐首先要让青年们接受,要拥有大量的乐迷,可以运作粉丝经济,但并不能失去创造性。
一些搞摇滚的人和一些音乐器材商人合作,搞音乐节,其实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而他们唱的那些歌曲大多有些搞怪的意思,因为直接创作具有革命性的歌曲会招致非议,甚至连审核都不过关,就更别提演出了。一些摇滚乐队直接走向了通俗化的道路,开始写流行歌曲,演奏流行歌曲,要传到网上,扩大影响力,靠点击率赚钱,其实还是靠乐队的名气吸引流量,进而实现流量变现。通俗音乐已经完全被资本运作,不断推出新品,只要符合听众的喜爱,就可以成为流量汇聚点。有通俗音乐歌手创作歌曲,一夜之间点击率上亿,也就实现了暴富的神话。倘若他的歌曲被制作成了手机铃声,那么他的收入就更高了。摇滚乐队收入不高,羡慕流行歌手的收入。他们不得不转行,虽然有些人仍然在坚守摇滚乐的创作,但创新乏力,也就只能走流行音乐的老路子。流行音乐歌手独立创作,只是为了赚钱,甚至引入了人工智能辅助创作,采用了很多以前流行歌曲的句子,只要不超过三句就不算抄袭,让很多听众接受起来不费力。听众听这样的歌曲,感觉似曾相识,就觉得非常好听,其实被骗了,而这样的歌曲恰恰是抄袭的歌曲,创新乏力。
有流行音乐的顶流歌手经常召开演唱会,只是运营粉丝经济,却一首歌都不能流行起来。因为他创作的歌曲大多属于搞怪式的,怪声怪调,有点摇滚乐的意思,但又缺乏摇滚乐的撕裂感和革命性。一旦这样的演唱风格成为流行音乐的一部分,那么很多歌手都会弄搞怪似地创作,而不会老老实实研究音乐史、研究音乐作品了。似乎流行音乐的顶流歌手们只是要汇聚流量,要形成名人崇拜效应,利用名气来圈钱,而在音乐创作方面却没有太用功,或者说没有太深的功力,只是长了一张漂亮的脸蛋,歌喉也不错,却没有唱出好歌来,总是搞怪,也就让很多人逐渐失去了兴趣。可是很多年轻人被流行音乐影响,整天听着音乐工作,听着音乐休闲,听着音乐运动,似乎离了音乐就不行,但他们并不真的懂音乐,甚至唱歌都跑调,不懂音乐谱子,当然和音乐教育缺乏有关系,但他们却认为自己懂音乐,喜欢听的音乐就是好音乐,喜欢听的歌曲就是好歌曲。其实他们喜欢听歌,感觉歌曲好听,就认为唱歌的人唱的不错,写歌的人也不错。倘若歌手是为创作型的,又能创作又能唱歌,那么他就会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但歌手创作的歌曲并非每一首都好,很多创作的歌曲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总是有那几个调子,歌词也没有太大的创新,完全失去了摇滚乐的革命性。而所谓的创新的歌曲大多让人们听着刺耳,感觉调子不是那么回事儿,理解不了。
歌曲需要创新,但大量的歌曲上市之后,就存在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也存在着为创新而搞怪的作品。需要歌曲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不要搞怪,也不要搞同质化歌曲的创作。这个度很难把握,但一定要创新,而不能搞怪,因为音乐是一种艺术,歌曲是体现音乐艺术的重要方式。倘若歌曲失去了创新性,歌手总是打着创新的旗号搞怪,或者利用自身的名气圈钱,那么歌曲创作就失去了活力,成了被资本运作的工具,而不是艺术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