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亏欠最多的人,是当年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5-09-30 03:49:59 浏览量:1
阳光总在风雨后/图文
前些天整理旧物时,翻到二十年前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字迹还带着当初的稚气。
我盯着那些文字看了许久,心底忽然泛起一阵酸涩。
老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我们最常原谅他人,却偏偏对年少的自己过于苛刻。
年少轻狂时许下的豪言壮语,如今看来是不是都成了笑话?
那些说要勇往直前的自己,有没有被后来的日子磨平了棱角。
曾经我也以为生活就该像电影,主角光环加身,功成名就指日可待。
二十二岁那年揣着梦想来北京,住过地下室,啃过冷馒头,却总觉得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可是你知道吗,最残忍的不是现实的打击,而是日复一日的消磨。
工资涨了房租也涨了,升职了责任也更重了。我们越来越擅长计算性价比,却慢慢忘记了怎么为热爱买单。
有天加班到深夜,看着镜子里眼下挂着青黑的自己,忽然想起那个在大学操场信誓旦旦说要改变世界的少年,他会不会对我很失望。
我们把长大后的平庸,都归结为年轻时的天真。
可仔细想想,当年那个不计后果勇往直前的自己,反倒是我们后来最怀念的模样。
前几天在小区遇见遛狗的老张,他念叨说自己退休后反倒失眠,总想起四十年前辞职下海的事。
"要是当初没辞职,现在养老金能多领两千块。"他苦笑着说。
我不由想起上周部门聚餐,小年轻们聊起梦想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而我们这些"过来人"的第一反应却是给他们泼冷水。
多可笑啊,我们一边念叨着"早知道",一边亲手掐灭别人眼里的光。
这一生我们都在做选择,可回头看时才明白,最对不住的永远是当年那个满怀热忱的自己。
人生就像一趟没有返程的列车,我们总在为错过某个站台懊恼,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与其对着日记本追悔莫及,不如学学当年的自己,至少那时候,我们敢做梦,也敢为梦拼命。
三十八岁的我决定重新开始学钢琴,虽然手指僵硬得像个木偶,但每次按下琴键时,都觉得在和二十岁的自己击掌。
原来偿还亏欠最好的方式,不是自责,而是活成当年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