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专访|赵亚夫动情评价: “展现一代农科人辛酸苦辣!”音乐剧《大田》主演揭秘创作历程

发布时间:2025-09-30 03:06:49  浏览量:1

video

9月28日,国内首部“三农”题材音乐剧《大田》,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精彩亮相江苏大剧院戏剧厅,为这场为期一个月的省级艺术盛会拉开序幕。

该剧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全国道德模范”糜林等农业科学家为原型,生动展现三代农科人扎根乡土、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奋斗历程。

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大田》的演出紧扣艺术节“艺术惠民、传承创新”的核心导向,延续“从田野中来”的创作初心——以镇江“戴庄经验”为蓝本,融入赵亚夫推广草莓种植、发展有机农业合作社等真实事件,通过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舞台叙事。

“这部剧跨度有60年,从赵亚夫18岁开始考大学,一直到他80多岁,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基本都在这个期间,所以我愿称这部剧为史诗音乐剧。”该剧的导演、编剧之一尹韬坦言,制作一部“三农”题材主旋律的音乐剧特别难,“我们想做受年轻人喜爱,让观众都喜闻乐见的作品,真正做到有口碑、有高度、而不是空讲大道理的音乐剧。”

剧中,江南小调与现代器乐的融合,既保留乡土韵味,又兼具时代气息;“大田多稼”的古老愿景与当代乡村振兴实践的呼应,让剧目不仅成为农科人的“奋斗史诗”,更成为观众理解中国乡村变革的窗口。

该剧的音乐总监姜景洪和作曲负责人在采风期间听取了赵亚夫及其帮扶农民的故事,深受感动。音乐的风格着重刻画了赵亚夫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每首音乐之间也有情绪的递进关系。

此次开幕演出由镇江市艺术剧院核心团队倾力呈现,力求以扎实的内容与真诚的表达,为艺术节奠定“贴近大地、贴近人民”的基调。

“这部剧打磨了三年,先后17次修改剧本,我们力争还原赵亚夫60多年艰辛的农业科技奋斗史。我觉得我们基层文艺院团有这样的责任讴歌这段历史、赞美这样的人物。”该剧出品人王剑在采访中说道,“我们镇江市艺术剧院近年来一直在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的展演和汇演,我们也有多个剧目先后获得了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但这是我们首次为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而演出,剧团和全体演员都备受鼓舞。”

自2022年创作以来,《大田》先后在句容、镇江、南京、北京等地演出20余场,深受好评,每一位观看过该剧的观众都深深被赵亚夫六十余年矢志为农的事迹与精神感动。不少观众表示“从剧中看到了农科人的坚守,更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意义”。

剧组也始终以“真实”为核心,曾走访戴庄村、茅山等地,与农户、赵亚夫故交深入交流,收集大量一手素材,让剧目扎根乡土、贴近人民。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龚莉莉在剧中饰演赵亚夫的妻子黄宝华,她在采访中表示在创排初期演员们都进行了实地采风,搜集了各种资料,学习了剧中各个人物小传。“作为榜样背后的人,黄宝华的人物刻画也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好演出的‘度’,才能展现出黄宝华‘心有怨言却依旧选择托举’的心理,让她与赵亚夫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这样的人物塑造,我觉得对于我今后的艺术道路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积累。”

该剧的原型人物赵亚夫当晚也观看了开幕式的演出,他表示非常感动,“我注意到许多观众都感动流泪了,这部剧真实地展现了我们这一代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酸苦辣,还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三农’工作的新面貌、农村发展突飞猛进的新变化。我觉得这对我们老一代人来说是一种勉励和安慰,能为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是我们的荣幸。”

属于一代人的使命终将过去,但‌奋斗的精神与责任担当永不谢幕。当所有的青年演员、现场观众,一同向曾经平凡又伟大的奋斗者致敬时,一场名为“责任”的交接在掌声与喝彩声中悄然完成。

此次作为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开幕演出,不仅是对该剧艺术品质的认可,更将推动乡村振兴题材文艺作品的传播。未来,剧组还将继续以观众反馈为导向,打磨剧目细节,拟在2025年下旬和2026年进行全国巡演,让这部充满乡土温度的作品,成为传递“亚夫精神”、讲述中国乡村故事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