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八秩春秋纸墨传情 百年老街共唱经典丨“舞台的夏天”阳台音乐节“哈报创刊80年专场”咏唱冰城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30 07:44:16  浏览量:1

1945 年11月25日,在解放的曙光中,《哈尔滨日报》诞生于松花江畔。八十载岁月流转,2025年秋,当这份报纸即将迎来创刊 80 周年 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在中央大街温情上演。

9月29日,由道里区委、区政府与哈尔滨日报社联合主办,新晚报社承办的“舞台的夏天”阳台音乐节,在百年老街的秋夜里再次激昂启幕。十位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往期嘉宾重返舞台,用经典旋律共庆双喜——既是祖国的华诞,也是一位城市老友的八十初度。

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18时30分,康凯、春山、孔亮亮与张宇楠四位歌者以《我爱你中国》拉开序幕。当熟悉的旋律在中央大街端街心形舞台响起,台下观众自发跟唱,手中的国旗随着节奏轻轻摇曳。从四人轻吟到百人合唱,歌声在百年老街回荡,让这个秋夜格外温暖。

“我家三代都是《哈尔滨日报》的读者。”康凯在演出后感慨,“从爷爷、奶奶捧着报纸读新闻,到我现在每天打开《哈尔滨日报》官方微信,传播方式在变,但这份报纸记录城市变迁、服务市民生活的初心未改。”

作为哈尔滨日报社融媒体矩阵中的一员,如今的《哈尔滨日报》已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发展成为拥有报、网、端、微的全媒体平台。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它始终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冰城故事的讲述者。

八十载的温暖陪伴

音乐老师涯涯的一曲《映山红》,将音乐会推向另一个高潮。清亮的嗓音穿透秋夜的微凉,舞台前的观众越聚越多,后来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动人时刻。

“我要把这首歌献给祖国,献给哈尔滨,也献给陪伴我们八十年的老朋友。”涯涯动情地说,“那些被爷爷奶奶朗读新闻声唤醒的早晨,那些从报纸上了解城市变化的时光,构成了我们这代人对家乡最温暖的记忆。”

这种温暖,源于《哈尔滨日报》始终如一的城市情怀。从“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到“冰雪节”,从“万人徒步大赛”到“阳台音乐节”,作为城市主流媒体,《哈尔滨日报》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发展,更通过创办各类全市性文化活动,丰富着市民的精神生活,推动着城市文化的繁荣。

与城市共成长

演唱《红旗飘飘》的流洋分享了他的感受:“在这个双喜临门的日子登台,我倍感荣幸。记得小时候,家人总在巷口边吃早餐边展开《哈尔滨日报》。那些文字不仅记录着民生冷暖,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太阳岛口琴乐团的何群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国》与《游击队之歌》。作为年长者,他的体会更为深刻:“从1945年创刊至今,《哈尔滨日报》始终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它依然是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桥梁。”

的确,八十年来,《哈尔滨日报》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记录者,更是建设的参与者。通过全媒体传播格局,它让哈尔滨的声音传得更远,让城市形象更加立体,在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的征程中贡献着媒体力量。

夜色中的祝福

晚风渐凉,音乐未止。《红梅赞》《映山红》《红旗飘飘》……一首首经典曲目依次唱响,舞台周围的国旗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的海洋。

观众中,有专程前来的老读者,也有被歌声吸引的游客。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说:“没想到在哈尔滨的秋夜里,能感受到如此浓厚的家国情怀。透过这场演出,我也了解了这份报纸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这个夜晚,歌声不仅传递着对祖国的祝福,也表达着市民对一位陪伴八十载的老朋友的深情。在媒体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哈尔滨日报》正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通过深度融合发展,继续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时代新篇。

当最后一曲旋律在中央大街消散,那份跨越八十年的陪伴依然在延续——在报纸的墨香里,在手机的屏幕上,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仍在继续,故事正在发生。

【成为阳台上的声音】

期待你的音符,期待你的故事

无需专业门槛,只需真诚热爱

欢迎联系新晚报

报名成为“阳台乐(歌)手”

联络方式:17745163297

(工作日 9:00~17:00)

舞台的夏天

活动印记

时间:

2025年7月25日至10月8日

每周五、周六、周日连续三晚

18:00~19:00

地点:

中央大街端街4号·老俄侨餐厅阳台

道里区委、区政府 哈尔滨日报社

协办单位:

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

新晚报社

文化顾问:

哈尔滨城史研究学者宋兴文

本活动由中粮可口可乐独家冠名赞助

直播:

新晚报视频号 | 新晚报抖音号 | 新晚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