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被曝音乐节坐地起价
发布时间:2025-10-02 16:11:53 浏览量:2
10月2日,国庆黄金周第二天,一场音乐节,却因艺人团队的“临门提价”操作率先冲上热搜——扬州枣林湾音乐节主办方公开发声,直指某青年表演嘉宾在官宣前不足十小时突然要求涨价,最终单方面毁约,引发业内与乐迷的广泛声讨。
根据主办方声明,双方早在8月已达成合作意向,9月11日提交了含艺人亲笔签名的完整报批材料,23日取得官方批文,甚至在10月1日中午还在确认舞台“首秀”方案细节。然而几小时后风云突变,艺人团队先以“合作条件不匹配”为由要求提价,被拒后接连改口,从“艺人才艺不成熟”到“对条件不认可”,最终以“内部管理问题”为由彻底退出。
尽管双方未签署最终合同,但演出确认函、报批材料及法务审核已构成合作框架。法律人士分析指出,若证据链完整,艺人团队此举已涉嫌违约,或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对此,主办方在声明中痛斥该行为“违背契约精神”,并紧急启动预案更换嘉宾,同时呼吁乐迷聚焦音乐本质,勿因风波影响体验。
网友几乎一边倒谴责艺人团队“临阵加价”扰乱秩序。评论区被“毫无艺德”“行业蛀虫”等批评刷屏,不少乐迷直言:“坐地起价无异于圈钱!”“支持主办方,建议行业联合抵制!”更有不少声音呼吁“封杀”此类失德艺人,以正行业风气。
业内观察者则指出,音乐节筹备涉及审批、安保、宣传等高昂沉没成本,艺人官宣前突然加价不仅打乱整体规划,更破坏市场诚信基础。此次事件虽未官宣艺人姓名,却已成为行业反面的“典型教材”——当“契约精神”败给“投机心态”,受伤的不仅是主办方与乐迷,更是本已脆弱的行业生态。
这场风波看似是合作细节的罗生门,实则是行业规范与职业操守的试金石。当“首秀”变成“毁约秀”,或许所有从业者都该自问:音乐节的舞台,究竟该留给认真做音乐的人,还是精于算计的“生意人”?
编辑:文小娱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