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钱也不幸福?精神内耗的根源,是期待太高
发布时间:2025-10-04 17:12:44 浏览量:1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拥有很多钱也不幸福?”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期待太高!”
诚然,高期待,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
01
高期待,会减少你的快乐
《人间失格》书中说:“没有过度的期待,便不会有极度的悲伤。”
欢喜与悲伤是相对的,你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大。
同事朱婷能力很强,有次老板看了她的方案,夸奖她思虑周到,有机会让她当部门主管。
朱婷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直等着老板给自己升职。
也不知是老板忘了,还是想再考验她一段时间,好几个月都没有动静。
为了吸引老板注意,朱婷主动加班加点,甚至还自掏腰包做调研,想给老板一个惊喜。
调研不仅花钱,还占用了她一个多月的下班时间,本以为能成为升职的跳板,结果公司业务调整,她的调研毫无价值。
这件事给了朱挺巨大打击,她觉得自己很委屈,为公司付出那么多,却没有人在乎。
她工资一点没有提升,甚至不如新进来的同事,对方收入涨了。
她心里不平衡,到处说老板的不公平。
毫不意外,话传到了老板耳朵里,老板把她跟同事喊到一起,布置了相同的任务。
朱婷加班加点完成,但质量一般,方案毫无深度可言。
而同事方案提交得晚一点,思考面却更周到,提前想到了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且给了解决方案。
这就是区别,朱挺太想表现,反而让她显得急功近利,这或许也是不能升职的原因。
02
高期待,会拖垮你的生活
一个综艺节目中,几个嘉宾在商讨行动计划。
他们商量了很多方案,都考虑到了有利的一面,没有人考虑可能失败的结果。
窦文涛说了一句:“你们期待太高了,高期待没有用,降低要求才更现实。”
没有活动是完美的,出现意外很正常,生活也是如此,总是充满变数。
当一个人过于依赖高期望,就容易产生攀比心,如果期望没有被实现,还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陷入消极的情绪状态,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张萍就是如此,她对生活的期待太高了,总想超越闺蜜。
看到闺蜜买了车,她也鼓动老公买车,事实上,他们距离上班的地方很近,开车还没有坐地铁快。
她不管不顾,明知道家里积蓄不多,还透支提了一辆车,然后在朋友圈里晒照片。
看到闺蜜的孩子学钢琴,她也送女儿去上课,并且还买了一架钢琴。
谁知女儿爱动,在钢琴前根本坐不住,为了督促女儿练琴,家里不是哭就是闹,女儿烦她,丈夫远离她,她也感到崩溃。
这就是攀比心态下的高期待,过高的期望,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有的人过于期待某个结果,为了达到目标而不顾后果,就会做出过于冒险的决定。
因此,适度的期望和期待才理智,过高的期待则会搞坏一个人的心态,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和失望,拖垮你的生活。
03
高期待,会让你失去社交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次调研,发现一个规律,你越渴望跟某个人拉近关系,反而容易让彼此产生矛盾。
心理学家自己也有体会,他很崇拜自己的一个大学室友,觉得对方能力强,社交也宽,很想跟对方进一步拉近关系。
他会主动请对方吃饭,看到什么美食,也会带回寝室跟室友一起分享,本以为两人关系超越与别人。
结果室友过生日时,居然忘记了请他,让他心里很失落。
看了相关资料,他才意识到问题不在对方,而在于自己。
在室友心中,自己只是普通同学,并没有更深厚的感情,是他自己期待太高,换句话说,他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了对方身上。
由于受冷落,他产生了受害者心理,到处跟人诉说自己的委屈,反而让彼此的关系产生裂痕。
期待太高,不仅让对方不适,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期待太高。
因此,适当地调整期望值,减少不必要的期待,可以减轻痛苦,增加满足感。
夫妻感情也是如此,为何有的人明明家庭条件很好,生活依然过得一地鸡毛?
归根到底,就是期待感太高,强加给伴侣太多的要求,达不到目的会感到失落和烦躁,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
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需要用平等的姿态相处,就算对方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也要心平气和地接受。
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是一种智慧。
心理学上有个幸福公式,幸福等于期望值乘以效应。
意思是当你期望值降低时,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成年人最大的通透,莫过于保存理性,学会与失落共存。
当你把失落当生活的一部分,也就多了从容应对的淡定,好与坏,都是人生的体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