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世世》音乐会首演 谭维维以跨界之声连接传统与现代
发布时间:2025-10-07 17:19:24 浏览量:2
“什么样的言语都不能描述我现在的心情,我想用一首歌为这么美好的夜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谭维维动情的歌声和温馨的全场大合唱中,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音乐盛宴缓缓落下帷幕。10月6日晚,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谭维维《声声世世——风起八方剧场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世界首演。当晚,以“跨界演唱”而著称的谭维维,在民族、摇滚、流行、美声、原生态等各种风格中切换自如,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演唱功底,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演出由混沌、山海、人捺、大荒共计四个篇章、十七首作品构成,以上古神话为灵感,将“风”化作一位追寻者,游走八方山海,汇集“八材”之器,聆听上古回响。据悉,该作品已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及"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两项国家级重点艺术计划。
在演出中,谭维维展现了她作为"歌者"的深厚艺术积淀。“‘声声世世’,像是我生命里的一场回响。17岁那年,从四川的小城出发,一路往东、往西、往南、往北……像一棵野草,风把我吹到哪里,我就在哪里扎根,在那些不同的泥土里,拼命地听、尽情地唱。”十年间,她跋涉于遍野乡村,深入采撷康定情歌、华阴老腔、泉州南音、川江号子、潮州大锣鼓和英歌舞、巴塘藏戏、昆曲、秦腔、花儿等民间音乐精华。这些源自土地的声音,经过她的创造性转化,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她看来,“音乐不只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土地、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世界的桥梁。”
音乐会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演出没有采用传统歌剧的完整交响乐队,也没有采用现代流行的全电声乐队,而是采用了一套混合编制的多元体系。《涿鹿之战》的中国打击乐器组合,《川江号子》的琵琶与古筝,《兰花花儿》的板胡,《敕勒歌》的陶笛和马头琴,《阿果》的彝族口弦等,极具符号意义的传统乐器,让中国音色十分凸显。为了符合现代音响审美要求,部分特殊音响则加入音效处理,让观众的体验更加舒畅而真实。谭维维在民族、摇滚、流行、美声、原生态等多种唱法间自如切换,恰似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到陌生的惊喜。
"面对非遗或民族民间音乐,需要怀揣真诚和谦卑的心。"在艺术创作理念上,谭维维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创作过程中,她经历过多次试错,但“这些创作失败的时刻相反给了我很多的鼓励,让我不断突破自我”面对亟须传承的"川江号子"等传统音乐,她深感紧迫,“我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希望以现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古老的声音焕发新生。”
当音乐会落下帷幕,舞台上那束微光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留给观众无尽的思索。《声声世世》将在中央歌剧院演出至10月7日,全国及世界巡演也即将开启。这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多元音乐风格的作品,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