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利润暴跌2.36亿!琴行一年倒7000家,又一收割中产家庭巨头倒下

发布时间:2025-10-09 13:13:55  浏览量:14

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还记得前几年,家家户户都想着让孩子学钢琴吗?

那会谁家孩子要不会弹个《致爱丽丝》,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钢琴成了有品位、有文化的象征,家长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得给孩子买架钢琴请个老师,仿佛不这样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现在呢?大街上的琴行关了一家又一家,路过那些曾经热闹的音乐培训机构,玻璃门上贴着"转让"的告示,里面的钢琴盖着防尘布。

二手网站上,当年好几万买的钢琴,现在标价三五千都卖不出去,有的甚至写着"免费自提",只要能搬走就行。

这是咋回事?怎么短短几年功夫,钢琴就从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了?

说起这股钢琴热,得回到2008年奥运会,那时候朗朗在开幕式上弹钢琴,全国人民都看得眼热。

电视机前的家长们眼睛一亮:这孩子真有出息!要是自家娃也能这样该多好。

再加上那时候学钢琴还能中考加分,这可不得了,家长们一算账:既能培养气质,又能考试加分,这买卖划算啊。

于是全国上下掀起学琴热,最火的时候,中国一年能卖40万台钢琴,美国同期才卖3万架。

商场里的琴行开得满大街都是,一节钢琴课要两三百块,老师还得提前预约。

每到周末,琴行里挤满了来上课的孩子和陪课的家长,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珠江、海伦这些国产钢琴品牌卖得飞起,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还是供不应求,那会要是想买台钢琴,得排队等上小半年。

可好景不长,先是教育政策变了,中考不加分了,这一下可好,很多家长立马觉得学钢琴没啥用了。

就像退潮一样,政策一变,大家突然就清醒了,本来孩子就被逼着学琴,现在连加分都没了,干脆就别受这个罪了。

有的家长说:"既然不加分,还不如让孩子多睡会儿觉。"还有的说:"省下学琴的钱,报个英语班更实在。"

再说现在生孩子的人也少了,学钢琴的主力军是4到7岁的小孩,可这几年出生人口直接下降。

2017年还能生1700多万,去年就只剩900多万了,孩子都没了,钢琴卖给谁去?

开琴行的老板们最清楚这个道理,以前一个小区能有十几个适龄儿童,现在能有三五个就不错了。

再加上现在的家长也想开了,与其逼着孩子学不喜欢的钢琴,不如让他们去踢足球、跳街舞、玩编程。

看着孩子玩得开心,比什么都强,再说了,会弹钢琴和将来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真没多大关系。

网上那个外卖小哥弹钢琴的视频大家都看过吧?弹得是真好,可最后不还是得送外卖去?这种现实例子摆在眼前,家长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最主要的是学钢琴可不便宜,一架像样的钢琴要两三万,一节钢琴课两三百,考级还要交钱,买琴谱也要钱。

这么算下来,学个三五年,轻轻松松花掉十来万,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家庭都在精打细算,这笔钱省下来干什么不好?

报个编程班,学个英语,甚至存起来将来给孩子付首付,都比学钢琴实在。

这一来二去,钢琴市场可就惨了,行业老大珠江钢琴去年亏了2.36亿元,销量从一年十几万台降到不到四万台。

全国去年关了7000多家琴行,好多老板赔得血本无归,有个琴行老板说,他50万加盟的琴行,最后连钢琴带设备一共卖了不到5万块,还欠着一屁股债,现在改行开便利店,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不会亏本。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钢琴都卖不动了,那些特别高端的进口钢琴反而越卖越好。

买这些琴的人根本不关心加不加分,人家就是买个喜欢,钢琴对他们来说就跟买名牌包一样,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有的富豪家里摆着上百万的施坦威钢琴,一年也弹不了几次,就是当个摆设,显得有文化。

这种消费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么一看就明白了:钢琴市场不是不行了,是回归正常了。

以前太多人是为了加分、为了面子买钢琴,现在这股虚火退了,剩下的才是真正喜欢音乐的人。

就像大浪淘沙,把那些凑热闹的都冲走了,留下的是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现在还在学琴的孩子,多半是自己真的喜欢,不用家长逼,自己就会去练琴。

这样的孩子反而能学出个名堂来,有个钢琴老师说,现在来学琴的孩子虽然少了,但质量高了,都是真心想学的,教起来也起劲。

学音乐本来就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攀比,现在没了那些功利性的目的,喜欢音乐的孩子反而能更纯粹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有的孩子虽然不走专业路线,但把音乐当成一辈子的爱好,这样反而更好。

钢琴还是那个钢琴,只是人们看待它的方式变得更实在了,它不再是什么身份象征,也不再是升学工具,回归到了乐器的本质。

从整个社会来看,这种变化其实是一种进步,说明家长们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兴趣来做选择。也说明教育观念在改变,从以前的唯分数论,慢慢转向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所以钢琴市场的冷清不代表音乐的没落,只是代表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现在孩子们可以学的东西太多了:编程、机器人、跆拳道、舞蹈……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

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千军万马都去挤钢琴这座独木桥。

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技能,重要的是孩子们能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能不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这才是所有家长最应该关心的事情。

信源:

新浪财经2025-04-09 珠江钢琴2024年营收暴跌四成、2.36亿元巨亏 转型文旅布局背后的机遇与暗礁

金融界2025-07-31 2025,钢琴市场崩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