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不会忘记”草地音乐会暨徐汇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16 19:35:04 浏览量:2
徐汇区作为上海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龙华烈士陵园凝聚着不朽的龙华魂,《义勇军进行曲》在百代小楼奏响民族强音,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书写下暗夜荣光。
为贯彻落实好《徐汇区全面推进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10月14日,徐汇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龙华街道联合龙华烈士陵园举行“人民不会忘记”草地音乐会暨2025年徐汇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
凝聚多方力量,打造红色资源联盟
近年来,徐汇区坚持挖掘保护与传承弘扬并重,持续推动红色教育走深走实,积极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区发展与群众生活,用红色文化涵养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此次成立“徐汇区红色资源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区内红色场馆、教育基地、文化单位等资源,形成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矩阵,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红色文化联动工作新格局。
在活动现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阳礼华,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懿,市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王磊,市文化和旅游局革命文物处处长欧晓川,龙华烈士陵园馆长邹强共同为“徐汇区红色资源联盟”揭牌。这一庄严时刻,象征着徐汇区红色资源将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提升城市精神内核和软实力。
据介绍,联盟将围绕理论研究、宣传推广、教育引导、创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具有徐汇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彰显具有徐汇特色的红色文化魅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讲活红色故事,组建红色文化讲解团
让平台“活”起来,离不开一群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人。徐汇区立足已有的团队资源,组建了一支红色文化讲解团,其中既有长期扎根红色场馆的讲解员,也有熟悉本地历史的文化爱好者,也有心怀敬意的志愿者。他们用生动的话语、灵活的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让红色文化更加贴地气、冒热气、有人气。
创新“红色+科技”,推出“龙华烈士陵园360度沉浸式红色人文行走项目”
去年,在区委宣传部指导下,龙华街道依托地域特色与优势,倾力打造“龙华颂·文化街区”。其中,为更广泛地推广和传播红色文化,精心打造了红色人文行走线路导览图,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感受红色文化、探寻龙华红色历史、体悟信仰与精神力量的重要窗口。而如今推出的“龙华烈士陵园360度沉浸式红色人文行走项目”,正是龙华街道“龙华颂·文化街区”红色文化在当代创新表达的延续。
该项目在原有“追忆龙华英烈”红色人文行走线路基础上,创新引入360度全景视频技术,为市民群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龙华烈士陵园红色之旅。这场旅程借助科技赋能红色教育,让历史在全景视频中“活”起来,不仅能直观感受园区与纪念馆的真实样貌,更开启了一场全方位感知与领悟龙华红色文化的跨越时空之旅。
串点成线,放大红色旅游效能
活动现场,爱国主义教育市集吸引市民驻足。徐汇区内多家红色场馆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齐聚一堂,通过互动体验、文创展示等方式,让市民“零距离”感受红色历史。
活动开启了两条红色巴士寻访之旅,一条是衡复路线:穿越时空的初心之路。该线路融合海派建筑风情与深厚的红色记忆,串联起百代小楼、夏衍旧居、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等20处红色地标,带领市民游客走进一段段可感可触的革命岁月,聆听历史回响,感受信仰的力量。另一条是徐汇滨江路线:见证蝶变的时代画卷。该线路从跑道公园出发,途经西岸梦中心、油罐艺术中心、海事瞭望塔、谷地花溪至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展现徐汇滨江从工业遗存到文化高地的蝶变历程,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让市民游客在感受城区发展脉搏的同时,铭记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加场景化、沉浸式的体验。
奏响红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人民不会忘记”草地音乐会以《碧血逐光・火种启途》《英魂耀路・建基兴邦》《薪火承志・筑梦领航》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和英雄烈士的光辉事迹。现场融合器乐重奏、情景表演、京剧、朗诵、阿卡贝拉等多种艺术形式,让一曲曲经典旋律,一段段英雄故事在龙华烈士陵园上空回响,奏响了缅怀先烈、致敬人民、礼赞新时代的铿锵乐章。
此次活动既是一场艺术盛宴,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红色文化可听、可看、可感,激励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