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睡觉前千万别做这件事!它正在偷走你的健康睡眠!

发布时间:2025-10-16 17:21:36  浏览量:1

忙了一天,终于能躺床上休息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短视频,或者追两集剧?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可要小心了。这个看似放松的习惯,正在偷偷破坏你的睡眠,让你第二天起来还是觉得累。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就藏在手机屏幕发出的那种“蓝光”里。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负责管理睡觉和醒来的“总司令”,它靠一种叫“褪黑素”的激素来发号施令。天黑了,褪黑素就出来工作,告诉我们:“身体,该睡觉了。”天亮了,它就回去休息,让我们醒来。

而手机、平板、电脑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就像是冒充“太阳”的小骗子。大脑一接收到它,就会误以为现在还是白天,于是赶紧命令褪黑素:“别出来了,还没到睡觉点!”结果就是,你虽然躺下了,但身体根本不想睡,自然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光线的欺骗还只是其一,更厉害的是你看到的内容。

如果你睡前看的是紧张刺激的剧集、让人生气的社会新闻,或者还没处理完的工作邮件,你的大脑就会变得特别兴奋,像上了发条一样停不下来。它进入了“战斗状态”,心跳可能都会加快。这种情况下,想让大脑立刻关机去睡觉,简直是太难了。

这样一来,即使最后睡着了,睡眠质量也大打折扣。你的大脑可能一整晚都处在比较浅的睡眠里,稍微有点动静就容易醒。而真正能让我们身体修复疲劳、巩固记忆的“深度睡眠”却大大减少了。这就是为什么你明明睡够了8小时,醒来却还是昏昏沉沉、浑身没劲的原因。

长期这样下去,不仅白天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还会让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给自己设定一个“睡前缓冲期”

专家们建议,在计划睡觉的前一个小时,就坚决地放下手机和平板。如果实在有事需要用,也一定要打开手机的“夜间模式”或“护眼模式”,并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

那这宝贵的一小时用来做什么呢?

你可以试试这些真正能让你放松的事情:

看几页纸质书(内容最好是轻松一点的)。用温水泡泡脚。听一些舒缓的纯音乐或者白噪音。做几个简单的、拉伸身体的动作。或者就是简单地和家人聊聊天。

这些活动能帮助你的大脑从白天的兴奋中慢慢平静下来,顺利地切换到“睡眠模式”。

同时,把卧室的环境布置得暗一些、安静一些,也有助于大脑产生褪黑素。

从今天夜里开始,不妨就试一试。睡前果断地放下手机,给自己一个真正的休息准备时间。你的身体感受会告诉你改变有多好——你会发现,入睡变得容易了,早晨闹钟响起时也不会那么痛苦了。

一夜安眠,是好的充电方式,也是送给第二天自己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