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十首“开头即巅峰”经典诗文,第十首李白读后也“不敢题诗”

发布时间:2025-10-17 08:52:43  浏览量:3

1.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千古第一“劝酒诗”,开篇即以黄河奔腾之势,挟带生命易老的悲慨,劈空而下,瞬间点燃全篇。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句写尽江海相连、月共潮生的宏阔与澄澈,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3. 王勃《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开篇点地、点星、点山,以雄健骈语奠定全篇高华基调,遂成千古第一骈文。

4. 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声长叹,劈头一句即把“难”字推到极点,气势压人。

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滚滚长江起兴,将自然、历史、人生一笔贯通,开篇即见浩瀚。

6.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十四字写尽夔门秋色的苍凉阔大,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7. 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秋夜、枫叶、荻花、离客,一句四景,画面与情绪并至,瞬间入戏。

8.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劈头把“千古江山”四字压下,历史纵深感扑面而来。

9.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平中见奇,一开卷就把“大隐于市”的高古之境推到读者面前。

10.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以“昔人”与“空余”对举,把人世代谢的苍茫感写到极致,李白读后也“不敢题诗”。

这些作品,或雄奇、或清空、或苍凉、或高逸,皆用劈空而来的第一句,把读者瞬间拉进巅峰之境,遂成千古绝唱。

1. 李白《将进酒》

天宝十一载(752)李白与岑勋、元丹丘在嵩山颖阳置酒高会。距“赐金还山”已十年,他北游幽州,目睹安禄山厉兵秣马,朝廷却文恬武嬉;个人方面,再婚宗氏,寄人篱下,经济拮据,政治理想更形渺茫。诗人借酒兴抒愤懑,遂成此篇。首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并非实景,而是借黄河源出昆仑的古老想象,把生命短促、功名易老的焦虑化作从天而降的激浪;以下“高堂明镜悲白发”把空间巨景突然拉回人生瞬间,形成情感断崖。通篇以“酒”为线索,实则质问权贵、嘲笑圣贤,既是对汉魏以来“人生寄一世”母题的再度升华,也是盛唐士人面对政治黑暗时最响亮的一声“我不服”。李白将古题《将进酒》由宴饮小调拓展为百代雄篇,自此“劝君更尽一杯酒”成为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情绪出口。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关于作者,两《唐书》仅记“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无考,作品亦只传二首。史家多据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何处相思明月楼”等句,推定其写于开元前期张若虚客游湘汉、吴越间。当时天下晏然,漕运、盐业使扬州富甲天下,长江下游水面樯帆林立,月色江声成为诗人新鲜而巨大的感官体验。诗人把“春”“江”“花”“月”“夜”五种柔美意象交织成一幅水月交辉的长卷,却用“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把宇宙永恒与人生离别并置,形成澄澈中的隐痛。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转韵,声情随月升月落而起伏,被王闿运赞为“孤篇盖全唐”。它第一次将“宇宙意识”引入古典诗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走向成熟前的清越前奏。

3. 王勃《滕王阁序》

高宗上元二年(675)九月,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大会宾客。王勃省父交趾,舟次马当,距南昌七百里,一夕顺风顺水而至,恰逢其会。阎公本意令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才,已宿构;客皆谦让,王勃少年气盛,不辞纸笔。首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八字,以“故”“新”对举,先声夺人;继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把洪州抬到天文地理的顶级坐标,满座始惊。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本为旧句翻新,却与阁上实景妙合无垠。王勃时年二十六,前一年因《檄英王鸡》被逐出沛王府,正值政治低谷,故借“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暗寓身世。阎公读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叹服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遂成千古第一骈文。

4. 李白《蜀道难》

此诗无确切纪年,学界多从《河岳英灵集》定为开元末至天宝初李白初到长安时作。时玄宗好大喜功,频遣使经剑阁入蜀,采办木材、荔枝;蜀地又是玄宗幸蜀的预备后路,故“蜀道”成为政治、军事、经济三重焦点。诗人借乐府旧题,却以“噫吁嚱,危乎高哉”三声长叹开篇,把“难”字推到极限,随后以“蚕丛及鱼凫”追溯蜀地隔绝,以“地崩山摧壮士死”暗写五丁开道的血腥代价,实寓“开边何太急”之谏。通篇用“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磨牙吮血”等险象,把地理之险升华为政治之险。贺知章读罢呼为“谪仙人”,可见其对长安士林的震撼。李白以奇崛想象为蜀道立传,也为盛唐开疆拓土的狂热敲响警钟。

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已三年。是年躬耕东坡,筑雪堂,生活稍稳,却“不得签书公事”。秋夜与客泛舟赤壁,见江面断岸千尺,巨石穿空,联想到汉末周瑜破曹之烈火,遂借古战场抒胸中块垒。首句“大江东去”如摄影机长镜头俯瞰,瞬间把时空拉到无限;“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将自然淘洗与历史兴亡并置,暗寓“新法亦终将淘尽”的冷峻。下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少年得志,反衬自己“早生华发”而功业无成;结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把旷达与悲凉揉成一体。此词一出,使“赤壁”成为士人精神图腾,也奠定宋词豪放一派。

6. 杜甫《登高》

大历二年(767)重阳节,杜甫流寓夔州。时蜀中军阀混战,关内吐蕃、回纥交侵,大唐满目疮痍;诗人自身“右臂偏枯,左耳已聋”,且因幕府排挤,不久前辞去工部员外郎虚衔,靠柏茂琳等友人接济,在瀼西买橘园以活。秋晨他独自登上夔门白帝城外高台,望见峡江风急、猿声哀啸,触景生情,遂成此诗。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十四字,四景四色,却暗含“急”“哀”“清”“回”四种情绪,奠定全诗苍凉基调。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以数字对举,把空间漂泊与时间衰老压到极致,被杨伦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杜甫将个人病废、家国残破、秋气肃杀三重悲凉炼成一幅水墨立轴,使重阳登高雅事转而为“天地一沙鸥”的巨幅悲剧。

7. 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翌年秋,送客湓浦口,忽闻江上琵琶声,邀至船中,得识长安倡女。序云“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全诗枢纽:诗人与琵琶女同具“漂沦”命运。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点地、点时、点事,“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写秋景兼写离情,萧瑟之音已透纸背。琵琶女自述“老大嫁作商人妇”,暗合白居易“中年向左降官”的失落;诗人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将个人迁谪之苦普遍化,使一曲琵琶成为中晚唐士人政治挫折的共同隐喻。此诗采用“歌行”体,却融入说唱叙事技巧,语言明白如话,开创“老妪能解”的白派诗风,对后世《长恨歌》《连昌宫词》等叙事诗影响深远。

8.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开禧元年(1205)三月,辛弃疾以六十六岁高龄被起用为镇江知府,肩负北伐重任。他登临北固山,面对滚滚长江,想起三国孙权曾于此“亲射虎,看孙郎”,又忆南朝宋武帝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再对照眼前南宋朝廷的苟安,一腔忧愤喷薄而出。首句“千古江山”四字,把空间时间一并囊括;“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则点出“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冷峻。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北伐惨败,暗谏韩侂胄不可轻举;结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况,表达老将军仍可一战的决心。全词用典密集却气机流畅,沉雄中见激越,被誉为“辛词第一”。两个月后,辛弃疾果因言“北伐须备”与韩侂胄意见不合,再被罢官,此词遂成一代抗战派的精神遗嘱。

9. 陶渊明《饮酒》其五

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返归柴桑里,自此“躬耕自资”。义熙二三年间,他身处晋宋易代前夕,刘裕诛除异己,朝野风声鹤唳。诗人借《饮酒》二十首寄怀,此为第五。开篇“结庐在人境”,表明自己并未逃入深山,而是“大隐于市”;“而无车马喧”一转,写出内心与世俗的主动疏离。诗中“心远”

10.崔颢《黄鹤楼》约写于开元中后期(730—741),正值他游历江汉、求仕无门的时期。诗人祖籍汴州,屡试不第,长期漂泊江淮,心中充满“去国怀乡”的失落。登临武昌黄鹤楼时,正值傍晚,云树苍茫,江声浩荡。首句“昔人已乘黄鹤去”,借费祎登仙的当地传说,把“人去楼空”的刹那感受,升华为“时间带走一切”的万古之叹;紧接着“白云千载空悠悠”,以空间之阔衬托时间之长,个人微茫之感被放到宇宙尺度。相传李白稍后登楼,见崔诗而叹“眼前有景道不得”,遂搁笔,可见此诗在盛唐即被推为“唐人七律第一”。崔颢将一己漂泊之愁投射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集体追问,使黄鹤楼从此成为唐人精神乡愁的地理坐标,也奠定了“登临必兼怀古”的范式。

以下按“开头即巅峰”顺序,一次性放出十篇完整原文,供你一次性读到爽。

1.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4. 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