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生于烟火,融入时代

发布时间:2025-10-22 17:38:11  浏览量:2

栽秧时的调子催绿了梯田,餐桌上的“样样好”暖透了心房……云南民族音乐从历史深处走来,浸润着饭菜香、裹挟着烟火气的生活本身。

现场照片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2025・云南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于10月21日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民族音乐传承周由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是“第七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期间将举办6场音乐会,包括“云岭笙歌”开幕式音乐会、“云歌织梦”闭幕式音乐会等,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将与云南本地音乐家同台演出。除剧场演出外,本次传承周还组织了系列基层美育实践活动以及非遗音乐、民族音乐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寄托与精神内涵,更以丰富形式和深厚底蕴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音乐体系,形成了“一山不同调,十里不同音”的生动景象,是中国民族音乐资源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地区之一,素有“歌舞海洋”“音乐富矿”的美誉。以本次民族音乐传承周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并妥善保护散落在云岭大地的音乐文化宝藏,让民族音乐“火起来”、传下去,不仅能增强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赋能。​

近年来,云南一方面悉心守护民族音乐根脉,推动傣族“赞哈调”、彝族“海菜腔”、纳西族“白沙细乐”等民族音乐项目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一方面立足实际打造特色音乐文化品牌,孕育出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勐巴拉娜西》等优秀作品,让民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示云南美好生活的重要窗口。总结过往经验、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民族音乐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定能让民族音乐绽放绚丽的时代光彩,吸引更多人从听歌、唱歌开始关注云南、爱上云南,进而成为云南发展的参与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广大受众的喜爱与传唱,更需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与内容。首先,在依托广播电视开设民族音乐专题节目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借助抖音、微博、QQ音乐等渠道发布民族音乐视频与音频,讲好音乐背后的云南故事,用歌声推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其次,广泛举办各类“小而美”的露天音乐会,契合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音乐愉悦身心的情感需求。以公园、广场、社区、草坪、河畔、森林等场所为举办地,以“群众触手可及、抬腿可到”“好听、好玩、离家近”为目标,以“互动点歌、现场参与”为主要形式,降低音乐会的举办成本与参与门槛,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其三,要以开放姿态开展音乐交流,让本地歌声走出去、外地歌声走进来,在相互学习中谱写云南民族音乐发展新篇章。​

栽秧时的调子催绿了梯田,餐桌上的“样样好”暖透了心房……云南民族音乐从历史深处走来,浸润着饭菜香、裹挟着烟火气的生活本身。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民族音乐融入生活、紧跟时代,云南的歌声定能飞向远方、扎根人心,在传唱中释放出带动发展的强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