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华强北!在街头演奏,突然有人冲进来……
发布时间:2025-10-22 19:36:41 浏览量:1
当电子元件的金属光泽
与钢琴的黑白琴键
在华强北街头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记者在社交平台注意到
一段“钢琴博主街头演奏《诀别书》
路人女生即兴加入合奏”的视频
持续刷屏
为还原这段
“硬核科技地标”与
“柔软艺术瞬间”相遇的
真实样貌
记者实地走访华强北步行街
采访了视频中的
路人演奏者上官灵、钢琴博主肖嘉尧
了解琴键背后的温暖故事
“我闲暇时时常会来逛华强北
尤其喜欢这里的音乐氛围”
上官灵在接受采访时回忆
记者在华强北步行街看到
那台见证多次音乐邂逅的
公益钢琴
位于步行街中心区域的
休闲长椅旁
琴身贴有“让音悦触手可及”的
涂鸦标识
据了解
华强北自2018年起
便在930米长的步行主街上
陆续摆放公益钢琴
目前已有8架常态化供市民使用
“我半年前从音乐学院毕业
来深圳闯荡
第一次来华强北弹琴
就被这里的氛围打动了——
没人会拘谨
音乐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肖嘉尧告诉记者
上官灵的主动加入并不突兀
反而让他想起更多温暖片段
他最难忘的是
今年3月28日晚
与盲人键盘手张旦旦的相遇:
当时他正弹奏《Call of Silence》
张旦旦拄着盲杖在旁静静聆听
曲毕后才腼腆询问
“可以四手联弹吗?”
“直到他指尖落下
我才发现他看不见琴键
可他对旋律的把控精准得惊人
即兴弹出的副旋律
直接弹到我心里”
肖嘉尧惊叹
这段视频后来被
央视新闻、新华社转发
观看量超288.3万次
张旦旦也因此收到
多家机构的工作邀约
还有一位拄着拐杖的李华老师
也让肖嘉尧印象深刻
“他动作虽因拐杖有些不便
但弹奏时的坚定劲儿特别有感染力”
为何华强北
能成为街头音乐故事的“高发地”?
从负责公益钢琴维护的
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
这些钢琴会定期检修,遇损坏
脏污情况24小时内处理
确保市民随时能弹奏
“选择华强北
是因为这里既有科技商圈的快节奏
也有市民休闲的慢时光
我们想让艺术成为日常”
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
深圳已在全市布局
超120台公益乐器
而华强北的钢琴
因见证了建筑工人老易
“钢琴爷爷”陈云昌等
太多普通人的音乐梦
早已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以前觉得华强北只有芯片、手机
现在才知道
这里的琴键上不仅有浪漫
还有能延续的缘分”
常来福田逛街的市民孙烨采访中说
她见过修手机的工友围听演奏
也见过店主帮弹琴的小朋友录像
“这种不分身份的包容
才是深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