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爱乐特刊 | 优雅而不失俏皮: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铜管组上海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12:57:45  浏览量:1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铜管组上海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23日14:30

演出地点:上海音乐厅

演出介绍: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常简称RCO)是世界顶级交响乐团之一,代表荷兰古典音乐最高水准,也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之一。由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声部演奏家组成的皇家音乐厅铜管组合也是世界知名铜管组合。

通过音乐会和大师班,他们展示了管乐器的各种组合以及风格各异的曲目,收获了全球乐迷的喜爱。他们的编制从三重奏到20人规模的大型合奏不等,有时还会加入打击乐等其他乐器,为乐迷呈现多样的演出。

他们不仅在荷兰国内,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演出活动。2003年,他们的美国巡演获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他们与芝加哥交响乐团铜管组合在芝加哥交响乐中心演出;2006年和2009年与纽约爱乐管弦乐团铜管乐组共同演出之余,并在纽约举行了音乐会。他们的演出足迹,遍及美国、日本、韩国、泰国、西班牙、德国、捷克、意大利、奥地利、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2012年)和比利时等地。

此次RCO铜管组合将在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次登陆沪上。该组合曾在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等地巡演,并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纽约爱乐铜管组合作演出,是国际乐坛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铜管室内乐团之一。其编制灵活多变,从三重奏到二十人合奏均能胜任,尤以高度默契的合奏技巧和多元曲风著称。

此次音乐会特别邀请了世界顶级高音小号演奏家埃里克 • 宫城作为嘉宾加盟。他出生于美国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父亲是美国职业小号演奏家,母亲则是日本籍舞者兼女演员。

埃里克·宫城自小学时开始学习乐器,初中便开启职业演奏生涯。他不仅专注于爵士乐,在中学、高中时期,他还活跃于多个管弦乐团,并演奏了众多协奏曲。作为当地的“天才少年”,他频繁受邀登上电视和广播节目,名声远扬。高三时,他以夏威夷代表的身份,加入全美高中全明星乐团,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次与偶像梅纳德·弗格森同台演出。

高中毕业后,他凭借“梅纳德·弗格森奖学金”进入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在学期间,便开始在波士顿的各大录音棚等地活动。22岁时,他被传奇爵士乐团——巴迪·里奇(和伍迪·赫尔曼的大乐队聘为首席小号手,随团在全球巡演长达七年之久。

在为众多知名艺术家担任首席小号手后,埃里克·宫城于1989年来到日本,迅速投身于唱片录音、电视节目演出以及艺人巡演的幕后支持工作。他的音乐事业逐渐拓展至吹奏乐、交响乐团的合作,并在教育领域、音乐诊疗、作曲、编曲及制作方面均展现了卓越的才华。1995年,他集结日本国内顶尖音乐家,成立了埃里克·宫城爵士大乐队。自2013年起,他担任Blue Note东京全明星爵士大乐队的乐队领队兼音乐总监。

本场音乐会曲目涵盖古典与当代、西方与爵士等多元风格:既包括格鲁克《复仇之舞》、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爵士组曲》、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中的经典旋律,也有惠特克的《十月》、帕特的《天父》等当代表达;更值得期待的是宫城亲自改编并演奏的《玛丽亚》《九月》《要飞就现在》。这些作品将高音小号的炽热音色与铜管组的厚重质感相融合,营造出震撼而自由的听觉空间。

专家点评:乐评人 顾超

RCO这个乐团整体音色柔和,并不张扬,金属感弱,富有历史韵味,具备丰富的表现与变化能力。

说起来,其实荷兰在古典音乐发展方面也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某种程度这与荷兰的地理位置不无相关:地处德、法、英等欧洲大国之间,在音乐风格上融合了多国古典音乐文化特色;同时,乐团曾与伯纳德·海廷克,马里斯·杨松斯等指挥大师合作,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荷兰的乐团,RCO却因与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密切合作,形成了知名的“阿姆斯特丹马勒传统”,其主办的阿姆斯特丹马勒音乐节被认为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马勒音乐节之一。

1920年举办的首届马勒音乐节就是由时任RCO指挥威廉·门格尔贝格指挥,演出了马勒的全部九部交响曲,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标志着马勒音乐在20世纪上半叶的最高成就。此后,音乐节在1995年和2025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每届都成为全球古典乐迷关注的焦点,很多业内知名的指挥家都曾登台阿姆斯特丹马勒音乐节,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基里尔· 别特连科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

这一次乐团选择合作的独奏家在日本以及国际爵士乐界都享有盛名,被称为“日本小号第一人”。我看过他的现场,60多岁的年纪,依然可以在舞台上带来热烈而准确的演奏。而且他的天分在于,能吹奏出常规小号手难以企及的高音。管乐乐器其实是很有演奏潜能的,除了常规设计的高音区之外,如果演奏家个人能力突出,就可以把它吹到更远的范围。埃里克·宫城就是这样的能力型音乐家。

也是因为他的加盟,整场音乐会的曲目既有传统古典乐作品为基底,又融合了不少爵士乐元素。

《胡桃夹子组曲》作为古典乐的核心作品,是乐团的保留曲目,这一次演奏的版本是专为铜管组改编的版本。必须要说,交响乐团大编制作品改编为铜管演奏,本身改编的难度就很高,这也使得作品更值得期待。而埃里克参与演奏的比尔·康蒂的《我要飞翔》是电影《洛基》的主题音乐,这部电影以及主题曲在日本知名度极高,在中国也属于耳熟能详,是典型的爵士乐队旋律。

一个古典乐团和爵士演奏家合作,就如同“用不同方言讲同一件事”,能产生独特艺术火花,也可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其实这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应有的风格,我们既能够欣赏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经典的作品,也可以在舞台上看到一些有趣的搭配变化,形成“优雅而不失俏皮,在经典当中有所创新”的特色,这才能体现一个国际化的艺术盛事的多元化格局和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