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笔记:GTTM音乐分析法(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更新时间:2024-10-14 12:42  浏览量:10

GTTM(A Generative Theory of Tonal Music, 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是音乐理论家Fred Lerdahl和语言学家Ray Jackendoff于1983年出版的一本专著,构建了一套针对调性音乐结构的分析模型(GTTM)。这套分析方法在音乐理论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此后,Lerdahl继续探索,以定性分析的GTTM为基础,构建了以定量分析为特色的TPS理论(Tonal Pitch Space, 调性音高空间;同名专著出版于2001年),由此能够针对调性音乐、乃至后调性音乐当中的句法结构、和声进行、调性轨迹、张力起伏、旋律表现、结构层级等予以描述或计算。本篇笔记整理自TPS一书的首章,内容是对GTTM模型的讲解。

GTTM分析方法主要由四个模块或者说步骤组成(具体示例请看笔记本身):

*分组结构,即按照动机、乐句、段落等,把作品进行若干尺度上的切割,层层嵌套,类似于曲式分析里的材料划分。

*节拍结构,即对各个时值尺度上的强弱交替进行分析,其中既包括普通的节拍尺度,也包括更细小的拍内律动和更大尺度的律动(例如强小节和弱小节)。

(对以上两个步骤的结果进行合并与权衡,完成对音乐的多层次“精准分割”,同层次的截段之间无空隙,不同层次的切口不能相互矛盾。)

*时值模块提炼,从最细节层次开始,考察相关相邻单元的关联性与重要程度,并进行取舍。层层递进,最终形成全曲尺度的树状结构。(例如某弱拍的主六和弦依附于之前强拍的主和弦原位,因此强拍主和弦保留,升入上一个层级和其他强拍进行比较。)

*延长结构提炼,从最大层级开始,考察相关相邻单元在和声功能、对位修饰等意义上的张力提升或解决(例如S是T的张力提升,终止处的D-T是张力解决),理清关系之后,进入每个单元内部,重复同样的比较,以递归方式,穷尽所有分割单元。最终形成树状结构。

以上的分析过程包含一系列的硬规则、软规则和矫正机制,无法在此展示。仅举一例:在延长结构提炼当中,若a, b, c, d四个同层级单元里,b和c弱于a和d,则优先考虑b依靠a,c依靠d,而不是b,c 同时依附于a或d,因为这样不符合调性音乐的语法以及听觉心理上的均衡与起伏,且b, c同时依附于a或d会导致无法在树状结构中确定b, c之间的张力关系。

GTTM就其层级化提炼的思路而言,和申克分析颇有些相似,但两者仍有本质差异,例如,GTTM不预设任何先在的抽象结构,例如申克里的3-2-1基本线条,而是从每个具体作品的海量单元里逐层比对提炼,摸清潜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