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太努力的人,往往会死在自己的拼搏精神上

更新时间:2024-10-16 07:20  浏览量:2

阅读文章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随时查看更多优质文章,同时也便于您参与我们的讨论与分享。

大部分人,尤其是勤奋上进的人,在生活中经常有一种体验,叫做“什么都干不好”。

比如:

执行一个减肥计划,一个月后体脂没变,体重没变,维度还增加了,就感觉减肥失败了。

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得满满的,又做副业,又学习,还报了个钢琴课,兴致勃勃搞了半年,可是,副业没有什么收入,学习没有什么进展,钢琴还只是在练习音阶,就开始对自己有很多不满意。

专门去学习与人沟通,又是看视频上课,又是在生活里实践,然而,给人的印象还是比较内向,当众说话的时候还是会紧张,就认为自己天生不适合与人沟通。

……

于是就会惆怅焦虑,陷入一个很丧的状态,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进展。

大家可能觉得这种状态很正常,因为没有结果,就代表自己什么都没做成,什么都没做成就肯定会对自己不满意。

的确,这种状态很普遍。但你想过没有?这种常见的状态,是建立在一个大的思维模式下的,即:有结果才是成功,有成功才是进步。

大部分人都习惯了这种思维模式,因为从小我们接受的信息就是:考分不出色,就是学习不好;月薪没过万,就是没有能力;到中年还没房没车,就是穷困潦倒。

但是,这种长期存在、普遍存在的东西,就真的正确吗?

一个以前没有健康意识的人,下决心去健身了,并且坚持了一个月,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是吗?

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得很充实,做了很多尝试,不断接触新的东西、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个过程一定能为人带来很多宝贵的体验、感受、经验,不是吗?

一个不擅长沟通的人开始去与人沟通了,说他内向的人反而更多了,他在人前说话反而更紧张了,但这恰恰证明他与人沟通的次数在不断增多,他正在不断练习,不是吗?

你看,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吧?因为做任何事,都需要去尝试、去积累,这其中有反复、有停滞、有思考、有困惑,这才是正常的呀。这个过程中你一定是不断进步的,而结果只是最后的那一下,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产物。

其实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只要你做到了以前不曾做到的一些事,那都是进步、都是更新,这种与日俱进的状态,本身就该让你更有信心和勇气。

在这个正常的思维模式所产生的健康的状态中,做一件事的体验应该是这样的:

我开始做一件新事,这个全新的开始本身就会让我很高兴。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新大陆,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感受、技能、知识,这种沉浸式体验会让我更加陶醉,更加愿意去做我正在做的事。

然后我获得了进步,看见自己一点点地成长,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做成了自己原来不敢想象的事,这又会让我心生感恩,在感恩中更加有勇气和盼望。

之后在某一天,我收获了比预想中还要丰盛的果实,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令人惊喜,令人得安慰。

那你说,有没有谁做一件事情就是上手很快、进步很快,别人做半年的事他做一个月就差不多了?

确实是有的。但这种事情是很靠积累的。这个“积累”并不是说他提前做了很多的练习,或者之前就做过的这样的事,而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是因为在之前的种种经历中,我培养出了足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我有了这个基础,有了这些核心的、底层的能力,所以在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举个例子:一般创业成功的人,管理能力也不差。他没有去上过专门的管理课程,也不是管理专业出身,但好像自然而然就会管理了。这就是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他创业成功了,就代表他接触了很多人,和各类人都有沟通,他了解了人性,理解了人的需求。能换位思考,能衡量利益,自然就会管理了。

这种由经验带来的高起点可以教会我们两件事:

一件是,这种高起点并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只要你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只要你把时间用在正事、好事上,你也会慢慢积累经验,并从中培养出专属你的核心能力和底层能力。

另一件是,经验这个东西会用完的,不可能让人一劳永逸。凭着高经验获得高起点的人,如果骄傲了、松懈了,在新的领域一定也会处处碰壁。无论新人还是老手,要想走得高走得远,一定要保持谦卑学习的空杯心态。

能把一件事情做成、做好的人,往往并不是最有资源、天赋,或者最聪明、最努力的人,而是最爱这件事情的人,是心里的爱最多的人。

什么是爱呢?爱真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志向,不是天天说“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一定要有所成就”。爱是,你就是很愿意做这件事情,一做这件事情你就很快乐。你沉浸其中,得到滋养,并且培养出持续的好奇心,愿意一直去观察、去发现,忍不住地去探索、去追求。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达芬奇是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人才,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在美术、雕刻、建筑、医学、物理、发明、天文、地理、生物等众多领域都颇有建树。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达芬奇是一个天生的观察者和实验者,他更喜欢从实验中推导,而不是去和理论周旋。

他会好奇,人的两只眼睛同步运动究竟是受哪条神经支配?蜻蜓用两对翅膀飞行,前一对翅膀和后一对翅膀是不是同时抬落?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问题在他人心中或许无聊又无用,但就是这种纯粹的好奇,引导着他去观察、去探究。达芬奇没有做过什么很刻意的事情,没有说自己一定要做出什么结果,好像他只是把自己的观察记下来,只是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画出来、描述出来、就自然而然的地完成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创造。

看到了吗?并不是他先有一个个硬性目标,然后催着自己逐一实现,他是在观察中、在聆听中,专注而平静地做成了这些事。

不是每个人都有达芬奇的资质和天赋,但他的这种专注、观察、好奇,却是值得我们留意的。不管你做的事情是多么美好,你追求的目标是多么可爱,只要有了那种竞争、攀比、贪婪、抢夺的欲望,你都会越来越累、越来越痛苦。相反,一件事情,哪怕很细,很小,只要你能沉浸其中,只要你能轻松平安地去体验,你也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和“收藏”,或者转发让更多人看见吧。】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关注“誓约”,让我们在下一个话题里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