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硬菜:冰火两重天 | 乐评
更新时间:2024-11-07 15:36 浏览量:9
文 | 葛乔夫
俄罗斯的冬季寒冷而漫长。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很大一部分国土在北极圈内,其常年积雪的永久冻土面积占了领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有余。而就在这荒寒之中,俄罗斯的音乐在十九、二十世纪野蛮生长。20世纪,在音乐表演上则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俄罗斯学派。今年恰逢中俄建交75周年,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来华巡演,10月30日登台哈尔滨大剧院,为中国观众奉上老派莫斯科式冰天雪地般肃杀的声音。
在鲁丁的执棒下,乐团一方面保留了原来声音干净的特质;而另一方面,较之乐团缔造者普雷特涅夫时代完全冰冷的声音,我甚至更喜欢如今这支乐团有些爆裂但极富内在张力的声音与音乐。
选曲显然主打俄式硬菜,三部作品皆颇具分量。第一首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作曲家在第四、第五交响曲创作之间的产物。乐团的演绎一上来便攫住了我的内心:描写忧心忡忡的劳伦斯神父之主题有着沉重的步伐感,好像人在厚厚的雪地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在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知到乐团的声音特质,当那些和弦音聚合在一起,不是单纯的音色融合,而是在彼此搅动、纠结中缠绕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充满拉扯感的音响,这样的声音也时刻揪着听众的心脏。而这之后,描写械斗的主部主题却以稳健的姿态呈现。在鲁丁的诠释下,这部作品不是靠速度、靠刀光剑影的洒狗血场面,而是靠着对结构的把握制造紧张度,一步步拿捏听者的心理节奏。爱情主题中,大提琴浓烈而富有方向感的揉弦令人心碎,当你明知道这是悲剧时,这描写爱情甜蜜的音乐更让人心生无尽的怅惘。
普罗科菲耶夫写作《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同时也在创作属于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这部协奏曲原准备写成一首室内乐作品,音乐中的情感——无论抒情还是热烈,几乎都是用戏谑的语言表达的。而小提琴家瓦西里·列宾的风格亦可谓藏锋于弓弦间但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冷静地以严控的技术表现出作品的嘲讽感。普罗配器令人叫绝,三乐章小结尾竟用一只大军鼓和低音提琴为小提琴伴奏,列宾于其上悠然狂舞。返场曲《双小提琴奏鸣曲》,乐团首席的演奏和列宾在一起竟丝毫不落下风。
音乐会的灵魂人物鲁丁在下半场的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中,把我们带到一片茫远的雪原,而这雪原上有无数的人在匍匐前行,英雄主义与感伤风格在这片雪原上天然般地结合,如同肖洛霍夫史诗般的著作。第一乐章中,逡巡孤寂的命运主题被铜管暴力地打断,随后圆舞曲的主题倏然开始甜美地歌唱,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在音乐中达到了冰火两重天似的反差。第二乐章里,我深刻感受到俄罗斯音乐中歌唱性的诠释真谛,这种歌唱性永远伴随着叹息与哭泣。大提琴坐在左边的优势便是为了凸显这种歌唱性,当这个乐章大提琴群奏与圆号主题倒影化的旋律时,就像寒冷的冰川融化为涨溢的春水般令人动容。第三乐章,乐团收起粗粝的一面,圆舞曲尽显华美、优雅与矜持,不染纤尘,普雷特涅夫旧俄贵族般的音乐风格在此如幽灵般浮现。也许是由于太投入了,第四乐章乐团略现疲态,弦乐和管乐有时貌合神离。但在返场的《浏阳河》与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俄罗斯舞曲》里,他们重振雄风,依旧拿出百倍的热情。
较之西欧乐团更加强调浓郁的“圣彼得堡风格”,这支乐团的演奏中保留了莫斯科学派的那种“粗粝美”,我想这也和他们中有很多不“国际化”的老先生有关。这种野兽派般的粗粝美恰好与鲁丁的风格相结合——鲁丁似乎在向他伟大的前辈罗斯特罗波维奇看齐。他此前在一支有着本真主义风格的室内乐团工作。有意思的是,本真主义的干脆竟与俄罗斯学派的粗犷完美地统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富有趣味的声音。冰冷素洁的音色、略为粗粝的发音,结合音乐家对于作品诠释的火热激情,为我们呈现出“冰火两重天”般的演绎。
听了很多国外乐团上班打卡般的“完美”巡演,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演绎是走心的。现场艺术,要的不是完美,而是感染力。本来是觅雪冰城,欣赏一种特色的风格,但在聆听过程中,我被他们的音乐温暖、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