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工作法让产业工人由“工”到“匠”
更新时间:2024-11-15 17:23 浏览量:8
随着工业生产的科技化、智能化发展,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濮阳有这么一家企业,以其独创的“四加”工作法,培育员工由“工”到“匠”,“奏”出和谐交响乐。这家企业就是锐驰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驰高科),企业工会为职工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员工则是以更好的产品,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政策+组织”保障,促工作走深走实。锐驰高科公司工会制定工作计划、奖励机制等一系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措施,成立了专门的产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全面负责产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通过将产改工作纳入公司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确保产改工作取得实效。
“培训+竞赛”赋能,工匠人才破土冒尖。锐驰高科公司工会通过开展新型学徒培训制和各类技能竞赛,为工匠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企业还与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新型学徒培训班,采用企校双师、工学一体的模式,在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新技术新理念的提升,培育出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维权+激励”并举,激发职工内驱力。锐驰高科公司工会注重维护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该公司工会还开展拓展训练、红色教育、慰问等关爱职工活动,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为他们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激发工作热情。
“平台+引领”培育,实现“蝶变”升级。锐驰高科公司工会以中原大工匠徐兴斌为领衔人,打造徐兴斌工匠创新工作室,设置工匠讲堂、职工培训站、师带徒“工作站”等,开展师傅授课,职工培训交流、创新创造、革新改造等活动,带领23名骨干技术人员聚焦技术创新,驱动核心技术引擎,从卡脖子难题找突破,引领职工掌握新技术,提升新技能,实现企业产业工人队伍由“工”到“匠”的“蝶变”,先后为企业培育出各级工匠、劳模、金牌技师等30余人。同时,该工作室被省总工会评为河南省劳模(工匠)示范创新工作室,徐兴斌也先后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大工匠、中原大工匠、濮阳市劳动模范等10余项荣誉称号。
员工“蝶变”带来可观效益,该企业先后自主研发出16类60余项特色品牌技术,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2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软件著作权27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获国家奖3项,完成生产技术难题攻关22项,创效1.6亿元,实现“小改小革”45项,创效8900万元。锐驰公司也实现了“从工程劳务施工到专业技术服务、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型制造、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发展”的三重蝶变,由一个只有10万元活动资金和2项不算成熟技术的小公司成长为国内管道工程技术服务和管道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年产值达2亿元,为濮阳市华龙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锐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