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我顶替姐姐嫁入豪门,新婚夜婆婆给说,你姐姐20年前救过我
更新时间:2024-11-18 16:05 浏览量:7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1986年的夏天,浙江临安的山村里,空气中飘浮着黏腻的湿意。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谁在山野间拉起一把沧桑的二胡,奏响了一曲属于夏日的交响乐。
我叫周晓蓉,是青山村周家的小女儿。这一年,我刚好十九岁。
清晨,我正在田间插秧。裤腿高高挽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摸索。忽然听到生产队广播里“嘶啦”一声,继而传来大队长那标志性的沙哑嗓音:“周根生家的晓蓉,你二嫂让你赶紧回家一趟,说是有上海来的电报!”
我的心猛地一紧。上海,那是我姐姐周晓雯在的地方。
匆忙从田里爬上来,我甚至来不及擦拭沾满泥浆的双手,就往家里跑。脚上的泥水在田埂上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像是谁撒下的一串芝麻,歪歪扭扭地指向前方。
“晓蓉,你可算回来了!”二嫂站在门口,手里握着一张皱巴巴的电报。她的脸色凝重,眉头紧锁,让我的心更是“咚咚”直跳。
我接过电报,纸张在我泥泞的手中微微颤抖。上面的字迹很是潦草:
“爹娘:我病了,在医院。别告诉晓蓉,下月的婚事可能要耽误。来上海一趟,有急事商量。”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姐姐病了?还要耽误婚事?
要说这婚事,还得从去年说起。我姐姐在上海一家纺织厂做工,经人介绍认识了杭州茶叶大户沈家的公子沈明轩。沈家在杭州西湖边上开了好几家茶庄,家底殷实。沈明轩更是留过洋,模样周正,性情温和。两人相处了几个月,很是般配,便定下了婚约。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谁知道突然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爹娘刚跟着送电报的邮递员去赶镇上的班车了。”二嫂叹了口气,“我看你姐姐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不然不会这么着急让爹娘过去。”
我心里也清楚,姐姐向来是个要强的人。从小到大,就算是生了重病,也从来不肯麻烦家里人。这次突然让爹娘过去,恐怕真的是大事。
那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姐姐的模样。我和姐姐差了五岁,从小就是她在照顾我。记得我七岁那年发高烧,是姐姐背着我走了十里山路去镇上找大夫。路上下起了大雨,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我身上,自己淋得像个落汤鸡。
想着想着,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姐姐啊,你到底怎么了?
三天后,爹娘回来了。
天还没亮,我就听到了院子里的动静。急忙披衣下床,就看到爹娘蹒跚着走进门来。短短三天,他们似乎苍老了许多。
“爹,娘,姐姐她。”我急切地问道。
娘一把将我搂在怀里,眼泪就落了下来:“你姐姐得了重病,需要动大手术。这手术费用很贵,就算是卖了咱家的房子也不够。更要命的是,医生说她至少要修养半年才能好。可是下个月就是她和沈家公子的婚期,这可怎么办啊!”
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姐姐和沈明轩的婚事,不光是两个人的事。沈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那是杭州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家财万贯。我们周家呢?一群靠天吃饭的农民。要不是姐姐在上海做工时救过沈家的太太,也不会有这门亲事。
如今婚期将至,姐姐却病倒了。这要是退亲,沈家肯定会震怒。到时候,不光是姐姐的名声被毁,就连我们周家也要被乡里乡亲戳脊梁骨。
“晓蓉。”爹突然叫了我一声,声音沙哑,“你和你姐姐长得最像,从小就有人说你们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一下子明白了爹的意思,不由得浑身一颤:“爹,您是说。”
“你姐姐说,让你替她去成亲。”爹深深地叹了口气,“等她养好了病,再找机会解释清楚。”
我愣在了原地。替嫁?这种事情我在话本里看过,可是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不行!”我下意识地摇头,“这样欺骗人家,不是正经事!”
“可你姐姐的病耽误不得啊!”娘抹着眼泪说,“大夫说了,再拖下去就危险了。可这手术费实在是太贵了,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
我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在村口遇到的算命先生。他说我八字特殊,这辈子注定要经历一场奇缘。当时我还不以为然,如今想来,莫非就是这档子事?
深夜,我独自坐在院子里的老榆树下。月光如水,树影婆娑,像是在演绎一场无声的木偶戏。
十九年了,这还是我第一次要做这么大的决定。说不害怕是假的,可是想到姐姐的病情,我又不忍心推辞。更何况,这些年姐姐在上海打工,每个月都要寄钱回来补贴家用,供我念书。如今她遇到困难,我若是不管,还算是她妹妹吗?
“满庭花影静,一院月华清。”我轻声念着姐姐教我的诗句。月光下,一只停在树枝上的蝉,突然发出了一声清亮的鸣叫。
就这样吧。
第二天一早,我对爹娘说:“我答应替姐姐去成亲。”
娘一下子哭出声来,爹也转过身去,肩膀微微颤抖。我知道,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就这样,一场替嫁的计划开始了。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举止问题。姐姐在上海生活多年,举手投足间都有一股城里人的气派。而我呢,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话也是一口带着浙江口音的乡音。
二嫂找来了县城的表姐帮忙。表姐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见多识广,知道城里小姐都是什么样子。她手把手地教我:走路要慢一点,说话要轻声细语,吃饭要细嚼慢咽,就连喝水都要端着茶杯的样子。
“你看,要这样。”表姐掐着兰花指,端着茶杯演示,“小口小口地抿,千万不能像在家里那样端起大碗‘咕咚咕咚’地喝。”
我学得很认真,但总是差那么点意思。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了,又变回了大大咧咧的样子。表姐直摇头:“这可不行,被识破了可就全完了。”
除了举止,还得学说普通话。这可难坏了我。从小到大,我说的都是浙江方言。现在要改说普通话,就像是要把舌头打个结似的,怎么说都别扭。
“这个‘实施’,不是‘狮子’的‘狮’,是‘实在’的‘实’。”表姐一遍又一遍地纠正我的发音,“还有这个‘诗’,不是‘西’,是‘诗歌’的‘诗’。”
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舌头都快捋不直了。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对着月亮默默地练习:“诗,诗,不是西,是诗。”
最让我担心的是化妆问题。姐姐在上海呆久了,皮肤白皙,一看就是城里姑娘。我整天在田里干活,皮肤黝黑,连脖子上都是晒出来的分界线。
“这个好办。”表姐从包里掏出一瓶雪花膏,“从今天开始,你就别下地干活了。每天涂三次雪花膏,再用大蓑笠遮着太阳,保准一个月就能白回来。”
就这样,我开始了“假小姐”的培训。白天学举止说话,晚上躲在房里读姐姐留下的书。姐姐爱看书,屋里堆了不少。《红楼梦》、《西厢记》,还有一些现代小说。我一本接一本地看,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
转眼就到了八月,离婚期只有半个月了。这天,沈家派了车来接我。说是要先带我去杭州城里置办一些衣饰首饰。
“记住了,到了城里千万别露怯。”临行前,表姐再三叮嘱我,“你就是周晓雯,不是周晓蓉。”
坐在沈家的小轿车里,我的心一直在打鼓。杭州,我这辈子就去过一次,还是小时候跟着姐姐去西湖边上玩。如今要去那种大户人家,我连路都不认识。
好在开车的是沈家的老司机王叔,为人和善,一路上跟我说着话,倒让我不那么紧张了。
“大小姐,您这次回来怎么黑了些?”王叔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
我心里一惊,赶紧解释:“上海那边工厂里太热,所以。”
“哦,是这样。”王叔笑着点点头,“不过黑了也好,显得更有精神了。”
车子开进了杭州城。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高大挺拔,树荫婆娑,让人想起了《牡丹亭》里写的“垂杨碧苑”。路边是一栋栋西式洋房,每一幢都精致得像是童话里的城堡。
“到了。”王叔把车停在一家高档服装店门口。
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下了车。抬头一看,店名叫“巴黎春天”,门面装修得富丽堂皇,玻璃橱窗里的洋装华贵逼人。
“晓雯来了?”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
我转身一看,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人,穿着藏青色旗袍,举止优雅。这应该就是沈家太太,我未来的婆婆了。
“伯母好。”我赶紧欠身行礼,就像表姐教的那样。
沈太太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眼神有些奇怪,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走吧,带你去挑些衣服。”
服装店的老板是个操着一口上海话的中年女人。她拿出一件件洋装给我试穿,都是最新潮的款式。我笨手笨脚地换上那些繁复的衣裙,生怕露出破绽。
“这件裙子的腰是不是有点紧?”沈太太皱着眉头说。
“是有点。”老板娘说,“不过可以改。小姐这段时间是不是胖了些?上次来量尺寸的时候,腰围可没这么大。”
我的心又是一紧。这种细节我之前完全没想到。姐姐在上海做工,身材纤细。我在乡下干活,虽然也不算胖,但肯定比姐姐壮实些。
“可能是这段时间在上海吃得太好了。”我强作镇定地说。
“年轻人嘛,长胖很正常。”沈太太笑着说,但我总觉得她的笑容里藏着别的意思。
试完衣服,又去了首饰店。沈太太给我挑了一对珍珠耳环,说是结婚那天戴。我从来没戴过耳环,只好趁没人的时候偷偷问老板娘:“这个。要怎么戴?”
“哎呀,你的耳朵还没打洞啊?”老板娘惊讶地说。
“打。打过的,只是好久没戴了,有点生疏。”我赶紧掩饰。
晚上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的种种细节让我意识到,想要完美地替代姐姐,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这时,娘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睡不着?”她在我床边坐下,轻轻抚摸我的头发,“今天累坏了吧?”
我把头埋在她怀里,像小时候那样:“娘,我害怕。我怕会被认出来,怕会连累姐姐。”
“傻孩子。”娘叹了口气,“你知道吗?你出生那年,你姐姐才五岁,可她每天都要帮我照顾你。她把自己的糖果都留给你吃,把新衣服让给你穿。现在她遇到困难,换我们帮她了。”
我抹了抹眼泪:“我知道。我一定会帮姐姐把这个难关度过去的。”
“这些天你爹总说,做父母的没用,让女儿受这样的委屈。”娘的声音有些哽咽,“可是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我握住娘的手:“娘,你别说了。我心里都明白。”
月光从窗户里洒进来,照在地上,像是铺了一层薄薄的霜。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是古时候有个叫朱买臣的读书人,他的妻子受不了贫困,远走他乡。多年后,朱买臣发达了,那个抛弃他的妻子后悔万分。
我在想,如果我真的嫁入了沈家,将来姐姐病好了,她会不会也像那个妻子一样后悔?不,不会的。姐姐不是那样的人。她现在生病,不能完成婚约,心里一定比谁都难受。
想着想着,我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里,我梦见自己穿着红色的嫁衣,站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子门口。可是当我转过身的时候,却发现镜子里的人不是我,而是姐姐。她冲我微笑着,轻轻地说:“谢谢你,晓蓉。”
一转眼,到了结婚的日子。
清晨,天还没亮,喜婆就来给我梳头化妆了。她是县城最有名的喜婆,据说手艺好得很,不知道给多少新娘子装扮过。
“哎呀,新娘子长得真俊!”喜婆一边给我梳头一边说,“跟画里的仙女似的。”
我低着头,不敢说话。镜子里的人,确实像是换了一个人。皮肤白净,眉眼精致,穿着大红的嫁衣,哪还有半点农村姑娘的模样?
“新娘子,抬起头来,我给你画眉毛。”喜婆说。
我慢慢抬起头,心里一阵发慌。这一个月来,我天天涂雪花膏,又用大蓑笠遮着太阳,皮肤确实白了不少。但是我总觉得,还是会被人认出来。
“咦?”喜婆突然说,“新娘子的眉毛怎么这么浓?上次给你姐姐化妆的时候,她的眉毛可没这么浓。”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完了,这就露馅了?
“那是因为。”我刚要解释,娘就急忙插话道:“那是因为晓雯这段时间在上海,太阳毒,把眉毛都晒黑了。”
“哦,是这样啊。”喜婆笑着说,“没事,我给你修一修就好了。”
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心里却更加忐忑。这才一开始就差点露馅,后面还不知道会遇到多少这样的事呢。
八点钟,沈家的车来了。是一辆崭新的黑色小轿车,车头上系着大红花。
“新娘子,该上车了。”王叔笑呵呵地说。
我站起身来,突然发现腿有些发软。娘赶紧过来扶着我,在我耳边小声说:“到了沈家,要好好表现,千万别露出马脚。”
“嗯,我知道。”我点点头,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汽车开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杭州。沈家的大宅子就在西湖边上,是一栋三层高的西式洋房,外墙是乳白色的,窗户上挂着红色的绸缎,看起来既气派又喜庆。
“新娘子到啦!”门口站着的几个女人欢快地叫着。
我被人簇拥着下了车,一路走进了屋子里。屋子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到处都是红色的装饰,喜气洋洋的。
“新娘子,先去换衣服。”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说,“我是你大姑,带你去换衣服。”
我跟着大姑上了二楼。二楼有个专门的化妆间,里面挂满了各种漂亮的衣服。我换上了一件米白色的旗袍,外面罩着大红色的绣花褂子。
“真漂亮。”大姑满意地点点头,“跟明轩可真是郎才女貌。”
我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却在想,真正配得上沈明轩的是姐姐,不是我。
到了中午,婚礼正式开始。
沈家大厅里摆满了桌子,来的都是杭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坐在新娘座上,看着这些衣着光鲜的宾客,心里越发没底。
这时,新郎沈明轩走了过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模样周正,气质温和。他冲我微微一笑:“晓雯,我们终于要成为夫妻了。”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一刻,我突然有种负罪感。我在欺骗这个善良的男人,欺骗这个体面的家庭。可是,为了姐姐,我别无选择。
婚礼很快就结束了。晚上,我被领到了洞房。这是一个布置得非常温馨的房间,床上撒满了红色的花瓣,墙上挂着“百年好合”的大红喜字。
我坐在床边,心跳得厉害。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
我以为是沈明轩,赶紧低下头。但进来的却是婆婆沈月琴。
“晓雯,跟我来一下。”婆婆的声音很平静。
我战战兢兢地跟着婆婆来到了她的房间。房间很大,摆设典雅。婆婆让我坐下,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泛黄的信封。
“这个,给你。”婆婆把信封递给我。
我接过信封,手有些发抖。信封上写着:“给替嫁的妹妹”。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完了,原来婆婆早就知道了。
“不用害怕。”婆婆的声音出乎意料的温和,“打开看看吧。”
我颤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封信。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孩,穿着简朴的衣服,正在河边洗衣服。那个女孩虽然年轻,但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年轻时候的婆婆。
我展开信纸,上面是姐姐的字迹:
“亲爱的晓蓉: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的计划成功了一半。是的,我早就知道婆婆会发现这个秘密。因为二十年前,她也经历过和你一样的事情。”
信中讲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
1966年,婆婆原本是上海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那年夏天,她被迫去农村插队。在一次意外中,她不慎落水,是我姐姐周晓雯救了她。后来,她告诉晓雯,自己其实是代替姐姐来插队的。她的姐姐得了重病,需要在上海治疗,家里怕被批斗,就让她来顶替。
这个秘密,我姐姐一直替她保守着。直到去年,她们在上海偶遇,才重新联系上。婆婆得知晓雯就是当年救她的小女孩,感动不已,这才有了这门亲事。
“所以,你不用害怕。”婆婆轻声说,“我早就看出来你不是晓雯,但我没有点破。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深爱着一个人,才会愿意为她做到这种地步。”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婆婆,对不起。”
“傻孩子,不用道歉。”婆婆拍着我的后背,“你知道吗?当年要不是有人替我来插队,我的姐姐可能就没命了。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你姐姐救过我的命,现在她生病了,我怎么能见死不救?”
我愣住了:“您是说。”
“是的,你姐姐的手术费我已经安排好了。”婆婆说,“不过这件事,我们得好好商量怎么告诉明轩。”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了。
“不用商量了,我都知道了。”门口站着的正是沈明轩。
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下意识地就要站起来逃走。可是婆婆一把拉住了我。
“明轩,你。”
“娘,你不用解释了。”沈明轩走进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我早就看出来她不是晓雯了。”
“什么?”我和婆婆都惊讶地看着他。
“第一次在杭州见面的时候,我就发现了。”沈明轩苦笑着说,“晓雯的眼睛是杏核眼,而她的眼睛是圆圆的。不过那时候我以为是我看错了。后来去上海找晓雯,发现她总是借故不见我,我就觉得奇怪。直到今天,看到她的手。”
我下意识地把手藏在身后。这双手常年劳作,虽然这一个月用尽了办法保养,可还是有着明显的茧子。
“对不起。”我的声音带着哭腔。
“不,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沈明轩说,“其实,我也有个秘密。”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这是一个月前我去上海医院看到的场景。”
照片上,姐姐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床头放着一叠医药费单据,数目惊人。
“那天我去找晓雯,却在医院撞见了她。”沈明轩说,“我本想上前相认,可是听见她在和医生说话,说什么都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病情,更不能让未婚夫知道。她说,宁愿借遍所有的钱,也要自己扛过去。”
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这就是我的姐姐,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连累别人。
“所以,这一个月我一直在暗中打听她的病情。”沈明轩继续说,“当我知道可能会有人替她来完成婚礼的时候,我就猜到会是你。因为在上海的时候,晓雯总是提起她的妹妹,说妹妹和她长得最像,性格却比她要温柔得多。”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良久,沈明轩开口说:“既然大家都说开了,那不如这样。”
“我们可以暂时保持这个婚姻的表象,等晓雯痊愈后,再从长计议。”沈明轩平静地说,“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她的病情。”
我惊讶地看着他:“您。您愿意这样做?”
“说实话,我很感动。”沈明轩的眼神真诚,“感动于你们姐妹之间的深情,也感动于你的勇气。能有这样重情重义的妹妹,想必晓雯也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婆婆点点头:“明轩说得对。晓蓉,你就暂时住在我的院子里。对外就说你是我的远房侄女,来杭州养病的。这样既能照顾到各方面的颜面,也能等晓雯康复。”
看着眼前这对母子,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人。他们不但没有因为我们的欺骗而生气,反而还在想方设法帮我们圆这个谎。
“对了。”婆婆突然说,“明天我就让王叔开车送你去上海看看你姐姐。这段时间她一个人在医院,想必也很孤单。”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着沈家的车去了上海。
医院里,姐姐看到我的时候愣住了:“晓蓉,你怎么来了?婚礼呢?”
我把昨晚发生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原来是这样。”姐姐靠在床头,眼神复杂,“沈家真是好人家。难怪当年婆婆说,要给我找个好归宿,要报答我的救命之恩。”
“姐,你别多想。”我握着她的手,“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婆婆说了,你的手术费用她都会安排,你安心养病就是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打断她的话,“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发烧的时候你背着我走了十里山路去找大夫吗?现在换我来照顾你了。”
姐姐的眼眶红了:“傻妹妹。”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沈家的生活。
白天,我跟着婆婆学习茶道、插花,偶尔也帮着打理一下茶庄的账目。婆婆说,既然暂时住在这里,总要学些正经的本事。沈明轩则住在茶庄后面的小院子里,我们很少碰面,但每次见面都彬彬有礼。
晚上,我就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看书。有时候王叔会给我捎来姐姐的信,讲述她在医院的康复情况。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居然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四个月后的一天,姐姐来电说她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婆婆和沈明轩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就这周末,我们一起去上海接她回来吧。”婆婆说,“也该是时候解开这个局了。”
我点点头,心里却突然涌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四个月来,我似乎真的把沈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婆婆的慈爱,沈明轩的谦和,王叔的关心,还有这个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有了归属感。
可是,我知道,这里终究不是我的家。我来这里,只是为了帮姐姐渡过难关。现在姐姐康复了,我也该功成身退了。
那天晚上,我又一次坐在梧桐树下。秋天的月光格外清冷,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睡不着吗?”沈明轩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我吓了一跳,赶紧站起来:“沈大哥。”
“坐吧,我有话想跟你说。”
我重新坐下,心里有些忐忑。这四个月来,我们很少单独说话。
“这四个月,我仔细观察过你。”沈明轩慢慢地说,“你很善良,也很坚强。为了姐姐,你愿意放下自己的一切来替她完成婚约。这份情谊,让我很感动。”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这段时间我也在想一个问题。”沈明轩继续说,“如果当初在上海,我遇到的是你,而不是晓雯,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我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是说。”沈明轩的声音有些局促,“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不是以替身的身份,而是以周晓蓉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