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式神童”的非凡历程|幕后先访
更新时间:2024-11-28 19:43 浏览量:7
文 | 赵晨妤 张听雨
英国BBC广播公司曾推出一部名为《天才钢琴演奏家的历程》的纪录片,片头第一幕便是时年19岁的英国钢琴家本杰明·格罗夫纳(Benjamin Grosvenor)在2011年逍遥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上演奏李斯特《A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场景。
同年,这位年轻的钢琴家与Decca唱片公司签约,发行的首张录音专辑便夺得英国《留声机》杂志“年度最佳器乐演奏”与“年度新人”两项大奖。“BBC青年音乐家大赛最年轻冠军”“逍遥音乐节史上最年轻钢琴家”“Decca签约史上首位英国钢琴家”……诸如此类的称号让格罗夫纳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的青年钢琴家之一。今年12月,格罗夫纳将巡演至上海举办中国内地首场钢琴独奏会,笔者有幸借此机会对其进行一次访谈,以挖掘这位钢琴英才背后的非凡故事。
贝多芬式神童
小格罗夫纳
“神童”是格罗夫纳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之一。他6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钢琴,9岁接受英国钢琴家希拉里·科茨(Hilary Coates)的指导,不久后又跟随希拉里的丈夫,同时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克里斯托弗·埃尔顿(Christopher Elton)上课。这三位人物对格罗夫纳的音乐生涯分别起着不同的关键作用:母亲作为启蒙老师最早发现了格罗夫纳身上的演奏天赋,希拉里帮助他在早期阶段调整技术,而克里斯托弗则帮助他在青少年到成年阶段学习如何塑造音乐。
在他们的帮助下,格罗夫纳10岁时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一年后便在BBC青年音乐家大赛键盘组决赛中以“黑马”之势拔得头筹。在BBC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格罗夫纳那时的演奏影像,其专注与投入的神情丝毫不逊色于一位成年演奏家。
BBC纪录片《天才钢琴演奏家的历程》
年幼的格罗夫纳还曾在片中坦言,自己接触钢琴的时间并不算早,起初学琴时的意志也没有那么坚定。因此他风趣地称自己并不是从3岁起就开始接触钢琴的莫扎特式神童,而更像儿时经常在音乐课上逃课的贝多芬式神童。
从初学者摇身变为冠军,格罗夫纳仅仅花了5年时间。也正是从这时起,他拥有了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的梦想。尽管已不记得自己当初对这一职业的想象,但他如今仍能回忆起当时在舞台上演奏所带来的成就感:“大约从10岁起,我就知道与观众分享自己的音乐是一件让我感到兴奋和充实的事情。我甚至可以想象旅行以及与世界各地观众交流的兴奋感,尽管我并没有完全理解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奔波的现实和挑战,也没有预料到作为一名职业音乐家我会对音乐承担如此深厚的责任。”而对于自己的“神童”标签,格罗夫纳始终保持着理智,“我对这个称号一直怀着感激而又谨慎的态度。在成长过程中,这个标签背后无疑寄托着一种期待,它既激励着我又为我带来挑战。我的关注点一直都是音乐本身,而外界对我年龄的关注常常令人沮丧。”
黄金时代的回响
格罗夫纳早年演奏肖邦《升F大调夜曲》(作品15之2)
除了母亲与导师们外,格罗夫纳成才路上的老师还有那些存在于录音中的黄金时代钢琴家们。格罗夫纳就此列出一连串早期钢琴家的名字——霍洛维茨、阿格里奇、米凯兰杰利、科尔托、弗里德曼、菲舍尔、范伯格、施纳贝尔等。在浪漫主义的余韵中,这些钢琴家们风格迥异,各放异彩。他们在即兴与改编中发挥想象,在对乐谱的偏离中展现魅力,甚至连演奏中的错音也难掩那一时代的巨大光芒。格罗夫纳极富趣味的音乐诠释正仿佛黄金时代在21世纪的回响,我们甚至可以在其中听到类似钢琴家帕赫曼在上世纪演奏肖邦前奏曲时使用的“双手不对齐”的处理方式。
格罗夫纳分享了自己从早期录音中获得演奏灵感的秘诀:“我能在早期钢琴家们的演奏中受到特定的美学与理念的启发,这有助于丰富我自己对声音的想法和概念。后来,随着我进一步地广泛聆听,我也受到其他伟大的乐器演奏家、指挥家和歌唱家的影响。”除了聆听之外,格罗夫纳还会对这些录音版本进行仔细比较,“有时我会连续聆听同一首作品的几十个录音版本,甚至不一定是我正在演奏的作品。”在他看来,早期钢琴家们能为我们带来一定的想象力自由——每个人似乎都能在钢琴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在比较之后,格罗夫纳会作出个人判断与选择,从而将这些声音中的个性与自发性代入自己的演奏中,“人们对某些事物有积极的反应,对其他事物则有消极的反应,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明确自己作为音乐家的喜好和优先选项,同时也能对作品产生更深的理解,而又不会受任何特定个性的过分影响。”
聆听、比较、选择,既不循规蹈矩,也不刻意盲从。格罗夫纳由此构建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演奏方式,“老派风格”也成为他身上另一个独特的标签。而支撑这种风格的是一位年轻演奏者对自我发展的深思:“作为年轻的演奏者,广泛聆听和尽可能拓宽你的音乐视野很重要。每一次新的音乐体验都有可能打开一扇大门,无论是你对声音的理解,还是对如何塑造音乐架构的理解……”如今的他实现了童年时的愿望,也对钢琴家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实际上,我们既是音乐的守护者,也是艺术家。这是一个不断充满挑战的职业,它永远不会变得更容易。它既有着很高的要求,又有着丰厚的回报。”
录音中的探索
与众多通过比赛成名的钢琴家不同,格罗夫纳更多以其质量绝佳的演奏录音为听众知晓,这样的成名方式并不在格罗夫纳的计划之内:“我认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方式,对我来说,早期的录音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听众。录音无疑已成为我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肖邦、李斯特与拉威尔》(Chopin, Liszt & Ravel)斩获多个奖项后,格罗夫纳一直在演奏录音的道路上保持着探索,“每次录音时,我都会尝试设计一套我认为会吸引听众的曲目,但同时也要遵循我自己音乐之旅的进程,包括我在巡演和音乐会中演奏的作品。”
除了肖邦钢琴协奏曲等较为传统的曲目之外,格罗夫纳也会尝试在录音中发掘一些特定的音乐主题。如2014年发行的专辑《舞蹈》(Dances),其灵感来源于钢琴家兼作曲家布索尼写给其学生佩特里的一封信,信中提议将“舞蹈曲目”作为佩特里独奏会的主题。格罗夫纳借鉴并扩展了这一概念,将巴赫的帕蒂塔舞曲、肖邦的波兰舞曲以及斯科里亚宾的玛祖卡舞曲等作品收录至专辑中。
再如2016年发行的专辑《致敬》(Homages),整套曲目以布索尼对巴赫《d小调恰空舞曲》的改编开场,之后紧接门德尔松与弗兰克为致敬巴赫而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作品,最后为肖邦与李斯特为致敬意大利民歌而分别创作的《船歌》和《威尼斯与那不勒斯》。
在2023年最新发行的独奏专辑《舒曼与勃拉姆斯钢琴作品》(Schumann & Brahms)中,格罗夫纳通过诠释舒曼的《克莱斯勒魂》、勃拉姆斯的三首间奏曲(Op.117),以及舒曼与克拉拉为彼此主题创作的变奏曲,进一步探索了舒曼、克拉拉与勃拉姆斯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格罗夫纳本次巡演的曲目设计依旧别出心裁,“我希望这套曲目能展示一系列情感与风格的对比,但同时这些作品也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他选择在上半场呈现自己曾在录音中演绎过的勃拉姆斯三首间奏曲(Op.117)与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并在下半场首次诠释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在格罗夫纳看来,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能通过音乐制造出一种视觉效果,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勃拉姆斯的三首间奏曲被作曲家描述为‘悲伤的摇篮曲’,作曲家的深刻内省如同一位老人在秋天的独白,其浓郁的情感和氛围几乎又像一幅画。相比之下,拉威尔的《夜之幽灵》存在于一个生动的幻想世界中,但它与勃拉姆斯的间奏曲一样拥有着黯淡的色彩:《水妖》中那毫无生气的歌声美丽而又令人毛骨悚然,《绞刑架》上悬挂的男人有些怪诞,《幻影》则充满了快速的情绪变化和可怕的高潮。拉威尔每个乐章的灵感都各来源于一首诗,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的灵感来自他已故的朋友维克多·哈特曼的画作。就像《夜之幽灵》一样,它同样鼓励我们生动地想象一些音乐之外的东西。即使看不到哈特曼的画,仅看穆索尔斯基的标题对我们来说也足够了——里摩日的集市、地下墓穴……音乐故意在我们的脑海中唤起图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图像的节目——即使勃拉姆斯对自己的生活和悲伤的反思,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谜。”
对于即将到来的上海演出,格罗夫纳感到十分激动:“能为中国观众表演是我的荣幸,他们对古典音乐非常了解,也非常热情。我非常期待在上海与大家分享这些作品。”在此之后,他还将前往日本以及欧洲、北美等地继续巡演,并启动新的录音项目。从懵懂的“神童”到成熟的钢琴家,格罗夫纳已将钢琴演奏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一名艺术家(和一个人)的发展是一个贯穿一生的持续过程,我相信在未来,我也会以不同的视角回顾我现在所处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