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声乐盛宴圆满落幕:鲜于越歌与何宜霖联袂献唱西安
更新时间:2024-12-09 14:53 浏览量:5
2024年12月6日,“无问西东——鲜于越歌&何宜霖声乐专场音乐会”在西安·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成功举办。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鲜于越歌与西安歌舞剧院首席声乐演员、男中音歌唱家何宜霖以及西安音乐学院钢琴家史小亚教授携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声乐盛宴。
鲜于越歌在本场音乐会中,表现出卓越的音乐素养和情感深度,扎实的声乐技巧、深厚的音乐感悟力以及对情感的精准把握,她通过细腻而深情的演绎,将每一首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传递得恰到好处,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音乐会以史小亚最新创作的两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拉开精彩帷幕。第一首《忆长安》,选用晚唐诗人韦庄诗词《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为蓝本进行艺术创作,将主人公对恋人那种朝思暮想,彻夜无眠的相思之苦与深情眷恋表达的刻骨铭心;第二首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艺术创作与《忆长安》旋律的如泣如诉不同,旋律较大波动的起伏以及旋律与钢伴疏密的搭配,加深了作者“绿肥红瘦”韶华逝去的感叹。
鲜于越歌对这两首作品的演绎,可以称得上是“让人共情的深情”。《忆长安》的演唱如泣如诉,缠绵凄恻,听来幽怨感人,尤其是对“想君思我锦衾寒,几时携手入长安?”似回忆又期盼的共情演唱,与陆游《钗头凤》中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恰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沉浸其中,久难忘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演唱是对李清照词中营造细腻情感的恰当表达,其中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 “知否”不同节奏的强调,高音的弱化处理,都在体现了词人心里的淡伤与无奈。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韩兰魁作曲的《多情的海鸥》是中国艺术歌曲中少见佳作。其蕴含了足以与咏叹调媲美的戏剧性,极其复杂的和声织体、巧妙地再现性四部结构、无与伦比的调性转换。这首作品对演唱者的乐感、气息和技术能力要求极高,同时需要成熟的舞台驾驭能力和文学功底。鲜于越歌早在2003年参加文化部“大红鹰杯”全国新人新作声乐比赛时,就以这首《多情的海鸥》获得三等奖。在昨晚的演唱中,鲜于越歌的演唱更加精进,她一开口,那空灵且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便仿佛化作了灵动的海鸥,瞬间抓住了全场观众的心,将《多情的海鸥》中蕴含的那种悠远又略带惆怅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传递出来。
赵季平为电视剧《乔家大院》创作的主题曲《远情》,将山西民歌和晋剧的音乐素材以及演奏乐器融入其中,旋律深邃优美,晋味十足。歌曲表达了人生的沧桑变幻、世事的无常以及对情感的眷恋等复杂情感。鲜于越歌的演唱,无疑为《远情》这首本就晋味十足的主题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何宜霖在本场音乐会中的演唱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其嗓音温暖醇厚而富有感染力,风格细腻而含蓄,情感丰富而深沉。
《忆秦娥·恒山月》的演唱中,何宜霖对气息的控制尤为出色,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在演唱过程中,仿佛将听众带入了恒山那绝壁、寺庙与明月相互映衬的苍茫意境之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时空的悠远与人生的无常。
对于赵季平创作出艺术歌曲《幽兰操》,何宜霖以温暖醇厚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唱出了孔子对兰花的赞赏和追求,让听众领悟到艺术歌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别样传承和表达。
《钗头凤》以爱情的遗憾与悔恨为感情基调,何宜霖的演唱细腻而含蓄,柔和的音色和精准的咬字将诗中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层次分明,展现出歌曲中的悲剧色彩和凄美风格。
《山中》将音乐与诗歌完美融合,有雅俗共赏、清新自然的效果。而何宜霖的演唱则在清新自然中又轻盈飘逸,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月夜之境,如同湖中落叶,随歌声悠悠向前飘动......
鲜于越歌和何宜霖二位艺术家随后带来的二重唱,更是体现了作为优秀声乐艺术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艺术造诣。
对哈萨克语版情歌《燕子》的演唱,鲜于越歌高音区的处理尤为细腻,何宜霖的声音则如影随形于鲜于越歌之后,仿佛是对“燕子”的忠贞追随。
威尔第歌剧《麦克白》二重唱《一切都已沉睡》,鲜于越歌悠扬的女高音与何宜霖浑厚的男声完美融合,仿佛在音乐厅内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戏剧张力,将观众带入了麦克白的世界,感受着剧中人物在暗夜中的挣扎与沉思。
而对于《Ammore 爱人》的演绎,二人的声音融合度极高,两个声部相互交织与呼应,构成了和谐统一的音响效果,同时二人细腻的演唱,生动的展现了男性的甜言蜜语和女性的半信半疑等情感变化,突出了意大利那波里人幽默、直爽的性格特点。
歌剧《丑角》中第一幕的二重唱《Nedda!Silvio!A quest'ora 奈达!西尔维奥!干嘛急着这时候来》的演绎则是本场音乐会的高潮部分。二人在声音的配合上相得益彰。鲜于越歌的女高音音色明亮而富有穿透力,何宜霖的男中音则醇厚深沉,二者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音乐效果,完美地诠释了二重唱中男女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二重唱结束时,全场陷入了短暂的静默,仿佛观众还在回味之中,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二人精彩绝伦的演绎喝彩。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指导史小亚教授的精湛伴奏也为音乐会增色不少,他的指尖在钢琴键上跳跃,如同流水般细腻而富有情感,为二位艺术家的倾情演唱注入了灵魂。
音乐会的尾声,观众席上掌声如潮,绵绵不绝,数次将鲜于越歌与何宜霖邀请回台上。两位艺术家多次返场,用歌声回馈现场的热情。鲜于越歌教授感动地说:“今晚,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西安观众的热爱,更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魅力。”何宜霖邀请全场观众共同唱响《万泉河水清又清》,将音乐会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音乐会结束后,两位艺术家与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观众李女士十分激动的说:“这场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魅力,鲜于教授和何宜霖的演唱让我如痴如醉,真是一场听觉盛宴。”来自西安各大院校声乐专业前来观摩的同学也深受启发:“能够现场听到鲜于越歌教授和何宜霖的演唱,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此次音乐会以“无问西东”为旨归,意在探索美声演唱风格的时代性,打破中西方声乐艺术的界限,探索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声乐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同时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既要传承也要超越传统,兼容并包。两位歌唱家精心策划了半场中国经典声乐作品、半场西方经典歌曲选段。其中不乏饮誉行业内外的中国艺术歌曲、影视金曲、西方经典歌剧与民歌、经典电影歌曲等作品,其曲目之丰沛、范畴之宽泛,在同类专场中颇为罕见,体现了他们对声乐艺术本真的追求以及对中国声乐艺术的自信。本次音乐会不仅为西安市民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为这座古城的音乐文化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撰稿: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 申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