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一切综艺?汤姆·汉克斯、寡姐都主持过,比内娱强太多
更新时间:2024-12-19 18:30 浏览量:3
这个动图Sir相信很多人都见过:
魔性的表情,一致摇头的动作,配合一首《What is Love》的节奏音乐。
让人一看见就绷不住。
而这动图前后,其实还有三人大闹酒吧、婚礼、晚宴、老人院……
这些无节操的场面,全都出自一档美国国民级喜剧节目。
经久不衰,不断爆梗。
比如与时俱进,金·凯瑞在这个节目恶搞扮演的角色。
乔·拜登。
对,就是现任美国总统。
播出了快五十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
最近,有部电影回顾了《周六夜现场》刚开播那晚的故事。
相比于这部电影,Sir更想借这部电影,聊聊这王牌节目。
它为什么能火。
以及,它到底牛到什么地步:
周六夜现场
Saturday Night Live
01
一切都开始于一次对于休假的要求。
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推出了一档深夜的脱口秀节目——《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这档如今已经是NBC台柱子级别的节目,从1954至今,整整70年,堪称是美国,哦不,可能是全世界播出时间最长的脱口秀节目。
根据主持人的不同,《今夜秀》的节目风格也有所区别。
在漫长的历史上,它曾有过六个最主要的主持人:
史蒂夫·艾伦(1954-1957)、杰克·帕尔(1957-1962)、约翰尼·卡森(1962-1992)、杰伊·莱诺(1992-2009、2010-2014)、柯南·奥布莱恩(2009-2010)和吉米·法伦(2014——)。
其中约翰尼·卡森主持《今夜秀》长达三十年,可谓劳模中的劳模。
但再劳模,也要休息几天。
在1974年,主持人卡森告诉NBC:我一周要多休假几天。为此他要求把平时周末重播的节目,放到在他休假的工作日重播。
但这么一搞,NBC在周末就没节目可放了。
时任NBC的总裁叫来了当时在NBC负责深夜节目的Dick Ebersol,让他制作一档可以在周六晚上播放的原创节目。
Ebersol则找到了喜剧作家Lorne Michaels,做一个以高概念喜剧小品、政治讽刺和音乐表演为特色的综艺节目。
这也基本上概括了这个节目的所有特点。
在设想中,Lorne的节目是一个周六晚上(Saturday Night)11:30开始播放的直播(live)节目,因此这个节目被称为Saturday Night Live——简称为SNL,国内翻译为周六夜现场。
NBC让他的节目在总部大楼的8H演播室完成现场直播。值得一提的是,NBC的登月报道也是在这个演播室完成的。
但在未来的五十年里,这个演播室将会因为SNL而闻名世界。
电影基本上还原了当时的情形,比如由威廉·达福饰演的NBC高管对卡司阐述缘由。
而角色,形象上也是尽可能还原。
虽然是临时上马,但SNL从第一集就显露不凡。
节目第一集的卡司里很是有一些后来闻名世界的人。
比如只要喜欢脱口秀,就会认识的单口大师乔治·卡林:
他也是节目的第一位主持人。
△ SNL上的卡林的造型(上)和电影里的卡林(下)
比如安迪·考夫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喜剧艺人。
金·凯瑞在电影《月亮上的男人》饰演了这个角色,电影中这个角色由尼克拉斯·博朗饰演。
△ 安迪·考夫曼在SNL的表演(上)电影《月亮上的男人》(中)电影《周六夜时光》(下)
但是,除了这些可能在脱口秀或者电影里见过的名人外。
这部电影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门槛过高。
比如第一位做“Weekends Update”(周末更新)这个栏目的卡司Chevy Chase,第一位黑人卡司Garrett Morris。即使是粉丝,很多人也没粉到专门去考古第一集的SNL。
因此,观众对于这些“应该很重要“的70年代喜剧人们产生的却是“我应该认识他们吗”的尴尬。
这部电影分数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观众都抱怨这部电影对“路人”观众太不友好。
而在国外的IMDb,也有人写评论,说这部电影不适合任何不了解SNL的人观看。
《周六夜时光》是一部门槛比较高的粉丝向电影。
差评,差的是粉丝向,不是电影质量,更不是SNL。
Sir觉得,如果你对SNL感兴趣,这可能是一个极好的“入坑”机会。
因为《周六夜现场》这档节目,绝对值得你去做一个“五十年”新粉。
02
一部SNL,半部流行文化史。
SNL一个相当吸引人的点,很多知名人士之前都当过SNL的卡司。
比如艾迪·墨菲(《怪医杜立德》《怪物史莱克》)、比尔·莫瑞(《迷失东京》《土拨鼠之日》)。
△ 比尔莫里(左)和艾迪墨菲(右)
甚至后来闻名世界的“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都当过SNL的卡司:
只不过他就干了一年,没那么成功。
而在美国,成为SNL卡司这件事,本身就是“咖位”的表现。
一方面,SNL的曝光度很高,能够很快提升知名度;
另一方面,SNL让卡司一周之内就要完成段子并做好排练的工作要求,也让每一个上节目的艺人都具有相当强的工作能力:
“卷,都给我卷”。
也因此很多卡司在离开SNL后都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比如前卡司Bill Harder,在离开SNL后,主创了一部叫作《巴瑞》的电视剧,赢得两次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奖;
和他同期的卡司Andy Samberg离开节目后则凭借《神烦警探》拿过一次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 获奖的Bill Harder(上)和Andy Samberg(下)
而让他们“抬咖”的关键一步,就是卡司们能通过节目,接触到很多名人嘉宾,积累“人脉”。
SNL的传统就是会请各种名人到节目里来担任主持人(host)。
那些host会说出开场白,并和SNL那些固定的卡司一起表演小品。
一些名人虽然不会主持,却也会客串SNL的小品。
只说host,SNL从来不缺一线的大明星。
比如汤姆·汉克斯,他主持了这个节目十次。
现在在油管上播放量最高的SNL段子,就是他打扮成红脖子参加问答节目的段子。
比如“寡姐”斯嘉丽·约翰逊。
她主持了六次SNL,顺便一提,“寡姐”的现任丈夫Colin Joint是SNL的前任首席编剧和现任卡司。
他俩就是因为SNL结缘的。
同样,也正因为当过host的名人太多。
所以哪怕是大明星,SNL也都不会把他们那么“放在眼里”。
比如2013年,贾斯汀·比伯成为了节目的host,尽管比伯当时正当红,但他在节目里的糟糕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
节目的卡司之一Bill Harder后来在访谈中就直接“开喷”,提到他们为了比伯的节目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表演的)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筋疲力尽或者束手无策。
当然,有差的,也有好的。
比如老牌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来的那一期。
Bill Harder就盛赞马尔科维奇这样的演员能够完全“掌控”整个节目。
而在这些表演的好的名人中,最出彩的之一就是金·凯瑞。
开头的那个魔性表情包,实际上,是一个几个好兄弟听着洗脑小曲儿去泡妞的段子。
除了金·凯瑞,史泰龙和汤姆·汉克斯都在SNL演过这个段子。
不过因为金·凯瑞演得太出彩,大家把这两人也演过的事情就给忘了。
魔性的面部表情加恰当好处的动作,抽象得让人过目不忘。
以至于现在提起这个梗,大家就很难不想到金·凯瑞那张脸。
但对于SNL来说,如果只是请娱乐明星,似乎和我们国内的娱乐节目拉不开差距。
它真正厉害的,还是时事:
比如你能想象,大洋彼岸今年刚刚当选的懂王,也曾是SNL的host么?
特朗普曾经两次主持过SNL,一次是2004,另一次是2015。
2004那次主持是因为他做的综艺《飞黄腾达》播出宣传;
2015年的那次则“热度爆炸”,因为特朗普彼时已经宣布竞选总统。
而且2015年这期节目特别好玩。
节目组特意在特朗普说开场白的时候,创造了“三个特朗普”的名场面:
虽然在特朗普当选之后,他跟SNL这档节目的关联,大多是出现在讽刺的段子里,但这也是让SNL长盛不衰的技能。
除了特朗普,当过host的政客还有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共和党在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
而如果范围不只局限在host,SNL的政客人数更加庞大。
追溯到70年代,福特总统就曾客串过SNL,奥巴马也曾在未当选前客串过里面的段子。
至于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哈里斯,也常在“选举季”的时候出现。
△ 哈里斯、希拉里和模仿她们的SNL卡司
不过,尽管也有前总统(福特、奥巴马)客串过。
但只说Host的话,唯一一个最后真正成为美国总统的政客,依然是特朗普,这就是我们川宝的实力。
除了主持和演段子。
名人们还有另一个渠道可以登上SNL的舞台——
成为音乐嘉宾。
不要因为SNL是个小品节目,就觉得它的音乐表演不够水准。
在SNL的舞台上永远不缺顶尖的音乐人。
下面Sir给大家念一下一个名单感受一下:
ColdPlay乐队、前Fleetwood Mac乐队主唱Steve Nicks、Billie Eilish……
△ ColdPlay(左)、Steve Nick(中)、Billie Eilish(右)
这仅仅是SNL在今年10月这一个月的音乐嘉宾名单。
其中ColdPlay是第八次来当音乐嘉宾,Billie Eilish是第四次。
对于他们来说。
上SNL是一件可以经常做他们也真的乐意经常做的事。
没办法,历史上在SNL表演过音乐的大咖实在是太多了。
U2、尼尔杨、Nirvana等等大神都登上过SNL的舞台——甚至,在欧美的流行音乐界,除了那几个远古大神和鲍勃·迪伦这种传奇本奇,没什么人敢说自己比披头士地位高吧。
但早在1976年,披头士的成员乔治·哈里森就已经登上过SNL的舞台了。
而这张图里,坐在乔治·哈里森右边的是Pual Simon。
你可能不认识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听到他的曲子。
看过《毕业生》吗?看过《守望者》吗?名曲《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都是出自他和另一位音乐人Art Garfunkel的手笔。
而在SNL40周年的时候,Paul Simon又登上了SNL的舞台,和另一位披头士成员Paul MaCartny一起演唱了披头士的曲子《I’ve Just Seen a Face》。
节目的寿命足够久远,因此不论多大咖位的音乐人来。
SNL都能接得住。
更重要的是,SNL的现场也“卷”。
在2021年的时候,Taylor Swift罕见地在SNL的舞台上表演了一首10分钟的歌曲《All Too Well》,被很多人认为是SNL的经典现场。
但滚石杂志在评选50大SNL的表演的时候,只把Taylor的这个表演排在SNL五十大表演的第13位。
可别觉得低。
滚石排的前五分别是Radiohead乐队、Prince、Elvis Costello、The Replacements乐队、David Bowie。
都是殿堂级的乐队和乐手,Sir不用赘述。
当然,有好的表演,就会有烂表演。
“打雷姐”Lana Del Rey在2012年在SNL上的表演就是她生涯里的车祸现场。
NBC主播Brian Williams在一封被泄露的邮件中将其称为“SNL历史上最糟糕的表演之一”,女演员Eliza Dushku和歌手Jenny Lewis则在推特上诋毁她为“古怪的小妞”。
而Lana Del Rey本来在那期之后有巡演计划,也因为这次的舆论风波被推迟了。
直到2023年,她都对这件事心有余悸,她表示,自那场灾难性的演出后,她很少再上电视表演了。
如果对于20世纪以来的欧美流行文化有兴趣,不论是好莱坞,影视,音乐,甚至只是脱口秀……
SNL的节目绝对是一个宝藏。
03
除了邀请名人上节目。
SNL另一个火了几十年代的传统大招是,模仿名人。
比如上文提到的搞砸SNL演出的“打雷姐”。
在她搞砸的下一周,就有卡司扮成她玩梗。
艺人模仿秀还只是最轻微的。
模仿这招最主要的受害者,是政治人物。
从SNL的第一季开始,第一代卡司Chevy Chase就开始模仿福特总统了。
在这之后。
里根、布什、克林顿等人也“惨遭毒手”。
模仿的传统当然也传承到了现在。
比如2020年的时候,SNL恶搞了当时总统竞选辩论。亚历克·鲍德温扮成了特朗普,金·凯瑞则演起了拜登。
看他们的表现,绝对是像素级的“同人秀”。
而在众多模仿里,最出名的一次,还是对Sarah Palin的模仿。
Sarah Palin,美国前阿拉斯加州州长。
在2008年被提名为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她当时的对手就是拜登——那个时候拜登还是奥巴马的副总统候选人。
△ 2008年进行副总统辩论的拜登和Sarah Palin
对比当时看起来还挺有精气神的拜登。
Sarah Palin在竞选期间的表现堪称灾难,灾难到很多人都认为Sarah在竞选期间表现出来的“差劲”是2008年麦凯恩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SNL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他们直接策划了一期让这位女副总统候选人和希拉里·克林顿一起“上”的节目——当然,是以被模仿的方式。
Tina Fey模仿Sarah Palin,Amy Poehler模仿希拉里。
尽管Sarah在这个段子里被黑了个底朝天。但这个段子的立意却不只是为了“黑”她,而是高举“消除选举期间的性别歧视”。
但注意用词,所谓的“性别歧视”,两位“女政客”解释说,是一种“性化”。
对于Sarah Palin,“性化”是把她描述成男性幻想的对象。
对于希拉里,“性化”是把她描述成男性厌恶的对象。
虽然是恶搞的演出,但却是号召大家关注政策而非女性候选人的身材样貌。
这也是SNL在疯狂恶搞+嬉笑怒骂的同时,一直秉持的内核。
要知道SNL的诞生得益于当时大环境的变化:
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在上世纪民权运动兴起的六七十年代,希望喜剧能够涉及更激进的话题:性、种族、政治。
这种需求催生了菲莉司·狄勒、乔治·卡林等新面孔,也催生出了SNL这样的节目。
电影里也提到了这一背景,节目制作人Lorne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一场“革命”。
对象,是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的,保守的,带有偏见的,那种老旧审美与价值。
而这次的电影里,也用SNL历史上真实做过的一个段子复刻了这一表达——
几个女工人聚在一起调戏一个男人:
这个段子的灵感是美国对建筑工人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建筑工人会对调戏过路的女孩吹口哨并且进行言语性骚扰。
SNL就利用了这一刻板印象。把工人和被骚扰对象的性别调换,让男性也体会到了一把被性骚扰的感觉。
△ 这个段子的“原版”
要知道,这可是70年代的段子,诞生在民权运动年代的SNL在这一点上一直保持着先锋和大胆。
即便到了21世纪,SNL里不乏更深入的思考。
比如就在这个段子里。
Sarah刚说完我们都是坚强的女性以后。
希拉里却说,自己会成为总统不是因为她是女性,她能成为总统是因为她是希拉里。
Sarah这种“愚蠢”的女性“不配”和她相提并论。
接着希拉里又开始“摆资历”,说自己曾经干过那么多大事,Sarah这个穿着“选美赛服”的女人凭什么和她放在一起?
看似是女政客之间的互撕,这也是SNL所提出的思考:
都说女性强人能代表女性。
但女性之间的强弱对比,如果仍然以男性的逻辑主导,以人身羞辱和攻击的方式呈现,那么对于“认可她是女性就能代表女性”的普通人来说,身份政治真的有外在看起来那么正确么?
SNL一个喜剧节目抛出的问题,恐怕需要整个社会去回答。
而这,还是只是十六年前的2008年的节目,如果关注大选季,SNL这个节目经常会有类似的辨析。
这是节目表面的搞怪和发癫也遮不住的锋芒。
04
但玩政治擦边,也并非都是无往不利。
SNL也会碰到自己的红线。
比如SNL曾因为冒犯了一名军人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后被迫道歉。
可是。
不管“得罪”了谁,SNL永远能“活着”。
就比如上面所提到的Sarah Palin,SNL在节目里不只一次把她往死里嘲讽。
但嘲讽归嘲讽。
在选举季的后期,大老板Lorne Michaels却决定采取“无党派”的立场。
让Sarah本人来到了节目。
就这样,屏幕里的“李鬼”还在演段子,屏幕外则是Lorne和Sarah本人。
这里设计了一个搞笑的桥段,演员鲍德温跑来,把Sarah“误认”成了模仿她的Tina,然后当着“Tina”和Lorne的面开始说起Sarah本人的坏话:
结果Sarah的身份一揭晓。鲍德温就开启了“前倨而后恭”模式。
就这样,本来影响选举形象的表演,Sarah一来直接“挽回”了“形象”:
因为Sarah“玩得起”,选民也会认可她的大气。
对,这种擦边用得好,也能起到为吐槽对象进行形象挽尊的作用,甚至作用于政治宣传。
另类公关了属于是。
而这种被“恶搞”的本尊来到节目站台的传统,从70年代就开始了。
比如福特总统在SNL上被调侃过,但却在之后登上了SNL的舞台。
△ SNL卡司Chevy Chase(左)、总统Gerald Ford(中)和白宫新闻秘书Ron Nessen(右)
还有美剧《副总统》(Veep)就调侃过SNL里的这种“什么人物都能来节目洗白”。
《副总统》的政客女主角被SNL嘲讽,她愤怒地表示SNL不是什么严肃的东西。
但在故事最后,却乐呵呵地上了节目,演起了段子。
所以也不用把SNL的看得过于有批判性。
因为荒诞,也是政治中的一部分。
SNL只负责逗乐。
每个人都能在节目得到自己的“表演”时刻。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被冒犯的军人就是如此。
他在被冒犯之后,也上了SNL的舞台,还和卡司们调侃起这件事来,让一切矛盾也在欢笑中化解了。
当然也有不服从的。
比如最近的新闻中,马斯克和SNL的节目组也杠上了。
马斯克不满自己的形象被模仿得不好加上政治立场对立。在X 上讽刺SNL“慢性死亡”了,拍的越来越“脱离现实”。
SNL的卡司之一克洛伊·费曼(Chloe Fineman)破防了,开始录视频开怼马斯克,说马斯克上节目的时候很烦人。
并且说本来我们只是节目演员和节目嘉宾的关系。但——
你(在我们创作段子时候)盯着我,好像我是要被开除的特斯拉员工。
马斯克对此的回应是:发了一条推,说SNL“该死的不好笑”。
但除此之外?
作为世界首富和当选总统支持者的马斯克,可能是美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但面对自己看不惯的SNL,马斯克也只能在社交平台和SNL的卡司你嘴我一句,我嘴你一句。
打嘴仗,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报复方式”了。
因为诞生以来的先锋属性,因为媒体权力的长期稳固,也让SNL庇护于“自由表达”这个现实羽翼之下。
把一切都可以“娱乐”处置,“矛盾”也可以用“娱乐”解决。
看似是“娱乐至死”,但又没有玩物丧志:
一边借政治擦边做到价值输出与时事共鸣,一边又给到顶级制作水准的娱乐内容。
才能保持五十年来,长盛不衰。
但这也注定了国内没有办法做出类似的节目:
2018年的时候,优酷买了SNL的版权,准备做中国版的《周六夜现场》,一度还请来了岳云鹏,陈赫当主持嘉宾。
可播出的评分仅仅5.4,一季就被腰斩彻彻底底的惨淡收场。
Sir在六年前,也吐槽过这部中国版的综艺。
一个最显著的差距是,相比于美版的SNL,在时事新闻栏目里讨论的大众关心的大选,内阁提名等热点新闻。
而彼时中国版的周六夜呢?
所能触及的上限,也仅仅是高考和军训。
跟很多国内新闻栏目一样,只能报道那些“浮于核心议题之外”的东西。
这带来的差异就是:
相比于SNL长达五十年的娱乐积淀,或者它背后的《今夜秀》高达70年的制播历史,对于流行文化的时代标记。
这才是再看SNL,让人羡慕的地方:
不只是那些政治擦边球。
而是你能从这些长盛不衰的娱乐节目中,看到流行文化的几十年来的变迁,定位到时代风气的迁移扭转,以及那些曾经还一脸稚嫩如今早已名声如雷贯耳的大咖,看他们潮起潮落,楼起楼塌。
如果新闻是这个时代的历史。
那娱乐应该就是历史的注释。
几十年后,当人们回过头来考古,看到的不应该只是那些“重要”的大事记。
也应该有注释里,经历过的人的一呼一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