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雯婕,爱与被爱
更新时间:2024-12-20 05:06 浏览量:3
命运曾经围困她于低谷,但尚雯婕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律己精神一次次突出重围、重振旗鼓。人生的起伏,赋予了她独树一帜的坚韧与清醒。2024年,音乐节目“无修音直播”的形式创新让尚雯婕的名字被人们重新想起,曾经万众瞩目的超女冠军,十八年后在舞台上迎来涅槃。尚雯婕与她的音乐被重新理解与共鸣,在当下愈发扁平的世界中传递了一份柔软心绪:原来复杂的真实比完美更动人心。
一束光照向舞台中央的尚雯婕。
她闭着眼,昂起头,舒展双臂去拥抱光束。钢琴与弦乐织成了一段熟悉但又稍许遥远的旋律,透过耳返清晰传来,她感觉自己宛如置身于一场梦境。
稍远处传来躁动,但她听不太清。后来尚雯婕从回放中听见,那是歌迷的呼喊,巨大的声浪在《想唱就唱》的旋律节奏中呐喊她的名字:“尚雯婕、尚雯婕”。好像忽然回到了2006年夏天,她音乐梦想的起点。
6月24日,炎热的长沙下起暴雨。《乘风2024》直播加时赛的第二场,尚雯婕在舞台上演唱了《爱》。这是她在2006年《超级女声》总决赛演唱的歌曲。她在拉票环节说:“感谢所有同路人陪我一起走过高峰、熬过低谷,走过流言和蜚语。我想说,我回来了。”
尚雯婕回来了。2024年,她完整录制了两档音乐节目,又以飞行嘉宾的身份在其他数档音乐综艺舞台上表演。几场完美的直播舞台,尚雯婕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实力。到了夏天,当《歌手2024》“全程无修音直播”的赛制被全民关注,“尚雯婕去隔壁歌手吧”的呼声渐长、成为主流。
观众缘曾经是尚雯婕的困境,今年却似有突破、迎来转机。
曾经的尚雯婕像一只刺猬,为了保护柔软的肚皮,于是向外界竖起尖利的刺。今年她发现,当她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人们之后,收获的竟然是共情与理解。
即使是在真人秀镜头中,“你该怎样就怎样,不用端也不用装”。原来不用努力去做一个不是自己的人,也可以被接纳、被爱。这让她忽然松弛下来。
尚雯婕在《歌手2024》后台
时隔八个月,南风窗记者再次见到尚雯婕。我们上一次采访还是四月初,彼时《乘风2024》尚未播出,她还沉浸在对唱跳舞台和真人秀环节倍感焦虑的余温中。十二月初的采访中,尚雯婕选择用“恩惠”这个词去形容过去大半年的几个舞台。
她说,还能继续像这样站在舞台上,“是命运对我的厚待”。
采访被迫推迟至半夜十一点开始。尚雯婕换下演出的花边燕尾服,换了一套纯黑色的运动卫衣套装。她蜷缩在一张柔软的扶手沙发中,不停揉搓着手指。
尚雯婕这天的工作是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期间经历紧锣密鼓的几轮拍摄和四首歌的现场演出,此刻却并未流露一丝疲态。她与下午在摄影棚中的状态并无差异,甚至与刚刚体育馆延展台上万众瞩目的样子也很相似。一些艺人在镜头前后的状态迥然不同,尚雯婕并非如此。
她始终平静、稳定,像是植入了一套情绪流量的自动调节系统,在高涨时自我克制,在低落时轻轻托起,她的情绪水平始终在规定平均值上下微小浮动。就如过去半年观众赋予她的新昵称:水豚,又称“卡皮巴拉”,一种以安静、迟缓和情绪稳定而走红网络的半水生草食动物。
在《乘风》里,尚雯婕状态轻松稳定
尚雯婕觉得,这种稳定是她在今年被重新关注和喜爱的原因之一。很久以前她就知道,明星是时代欲望的一面镜子,当下的年轻人普遍追求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自己个性恰好契合了这种情绪。“如果是社会心态相对躁动的前几年,大家或许会觉得我的性格‘太软、不争气’,大概不会这么喜欢我。”她说。
“2006年呢?你踩中了哪种社会情绪?”
尚雯婕思考了一会。时间过去太久,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她记得自己在《超级女声》的状态和今年很像,“稳当、不冲,该努力的时候会拼尽全力”,这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
尽管此后,她数次在采访中表达过对“2006年的选秀节目尚未开发真人秀环节”的庆幸,她觉得自己的个性并不讨喜,“在现在的选秀节目肯定出不来”。
尚雯婕在《乘风》节目上,回忆起《超级女声》
性格曾经是尚雯婕对自己最不自信的地方。她在四月的采访中对南风窗说,经过了漫长的职业生涯以后,如今没有什么技术问题是真正让她焦虑的,“练或者学,无非就是这个”。然而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却令她无从学起、胆战心惊。
她掰着手指头,向记者细数自己的性格短板:无趣、缺乏兴趣爱好、不会社交、情商不高、说话太理性、容易尴尬冷场。《乘风2024》还没录制之前,尚雯婕觉得自己很可能会“折”在性格上。
惊讶的是,令她自己都无法全然自洽的别扭个性,竟然被人们欣然接纳了。尚雯婕的情绪在此刻发生了微弱波动:“这让我挺高兴的。”
尚雯婕参加真人秀的日常
尚雯婕始终相信一名音乐创作者需要和观众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太入世”。如果音乐创作者被赋予了一种固化认知,人们对她的想象空间就会相应缩小。
这份对职业精神的长期坚持,致使大多数观众只知道尚雯婕的名字和舞台表现,却不知道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空心化”,尚雯婕如此描述过去大众认知层面中的自己。
加之流言蜚语的渲染、刻板印象的放大,她一向不愿也不擅于自我辩解,过去一段时间,“尚雯婕”这个名字一度变成了一块橡皮泥,在舆论空间中任人揉捏,被塑造成他们想象中的形状。
在大众眼中,“尚雯婕”不是真正的尚雯婕
这一困境在今年夏天被她亲手打破。
尚雯婕卸下心防,在镜头中讲述自己的拧巴、闭塞与畏惧,向人们袒露了一个并非十全十美、坚不可摧的真实的自己。她第一次公开承认了自2009年起缠绕自己的精神困扰: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双相情感障碍。
忽然,长期以来围绕她的种种误解不攻自破,一一解开。观众知道了,她偶尔的失忆和疏忽,并非出于傲慢,而是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她看似冰冷疏离的态度,其实是对人际交往的惧怕和迟钝。
无比幸运的是,这些勇敢、真诚的自我剖析最终抵达了深刻的共鸣。这些理解并未肆意入侵个人生活的隐私角落,却又让人们懂得了尚雯婕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歌。
追求极致是尚雯婕性格底色的一部分。
还在读书的时候,她几乎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偶尔拿了第二或第三,尚雯婕心中就会懵一下,“像是被锤了一拳”。二十几岁出道当歌手,她有时候紧张忘词,下台后会对失误耿耿于怀,在家郁闷三天。
命运无数次围困尚雯婕于低谷之中。贫寒的家境、离异的双亲,尚雯婕领着高中助学金,凭近乎苛刻的律己精神考入复旦大学法语系。这是她第一次亲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追求极致,是尚雯婕是底色
《超级女声》冠军出道以后,她再次落入低谷。当选秀光环随着时间褪去,她一度在演艺行业的残酷竞争中不知所措、败下阵来。2008年,她长时间地赋闲在家,没有收入,她一度无法支付活动的化妆费用,学会自己化妆。
让尚雯婕重振旗鼓的,依然是她对极致的追求。她开始学习电子音乐创作,学习国外大型时装秀风格,尝试前沿先锋的时尚造型。有时候做成造型以后,“方圆三里没有艺人敢于靠近”。
尚雯婕后来承认,这的确是她“搏出位”的一种手段。“我当时是没什么关注度的歌手,没有关注度就熬不下去了。超前可以获得关注度,我愿意冒险。”她就是以这么一种破釜沉舟的气势杀回了演艺行业的主流视野。
这是尚雯婕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四十二岁,她依然相信“放手一搏”所创造的奇迹。
42岁的尚雯婕,仍敢放手一搏
《乘风2024》第一次公演合作舞台,她与何洁合唱周杰伦的《不该》,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赛点秀,她们的得分高下决定了额外加分的归属。时间紧促,决定选曲与上台彩排之间只隔了一天。
尚雯婕的练习是从这天半夜开始的。当练习结束,已经天色微亮。
《不该》这首歌的演唱难度不大,尚雯婕说,难的是短时间内对歌词与和声设计的熟练记忆。一首歌究竟练习到什么程度可以上台演出,尚雯婕对此有自己的标准:如今大小舞台普遍配置了提词器,但她要求自己尽量不依赖它。在上台前,做到“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所有歌词、旋律和和声设计背下来”,并且“了解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气口,理解它们为什么这么表达”。
尚雯婕在《乘风》舞台上演唱《不该》
一般来说,达到这个练习水平大概需要五天时间,极限状况下也需要三天。尚雯婕相信重复、刻苦的练习,从专业角度来说,演唱本质是一种肌肉运动,充分锻炼肌肉、形成肌肉记忆十分重要。
然而在极限赛制下,练习时间少得可怜。她只好无限压缩睡眠时间,《乘风》录制期间,尚雯婕平均每天只睡两个半至三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是彻夜不眠。
她十分冷静地理解自己的处境,并且做出选择:“这种情况下多一遍记忆,在台上都会不一样。”
而正是如此忙碌、趋近体力极限的状态下,尚雯婕向观众交付了一个个惊艳的舞台。彼时,《乘风》决定第一场直播加时赛的时候,《歌手2024》已经掀起全民关注的巨浪。尚雯婕很清楚,这一场演出不仅仅是《乘风》内部的较量,她的表现一定会被与《歌手》中世界各地的顶级唱将对比。
尚雯婕在《乘风》公演舞台上
压力并未逼她退缩。与导演组协商之后,尚雯婕放弃了更稳妥的选歌,选择了一首技巧难度超高的歌曲,《Chandelier(吊灯)》。这首歌的主题是一个人在低谷时期的挣扎与自救,副歌大段大段绵延不绝的高音,像是即将溺水的人求生的呐喊。
选定这么一首歌,结果无非两个,“要么好,要么砸”。就是这么冒险的决定。
赌上的,是她现阶段职业水准的声望。
如此巨大的压力与代价之下,尚雯婕说,在某些紧要关头上,“我是个愿意冒险的人”。
几次彩排效果并不令她自己十分满意。比赛开始,尚雯婕所在的队伍还是全场分数的最后一名。队友的希冀、直播的实时性、跨节目的比较压力,全部堆在了尚雯婕肩上。事实证明,她是一个高压之下顶得起来的人。当她真正站上台的一刻,尚雯婕突然不知道从哪儿涌出来一股力气,歌声像一只金色的鸟,在舞台上空盘旋、翱翔,最终直冲天际。
音符落下,尚雯婕感觉自己也沸腾起来。汗水浸湿了白色的袍子,衣料紧紧黏在她后背上。
尚雯婕不是一个容易享受舞台的歌手。出道十八年,谈得上享受的舞台屈指可数,但《Chandelier》算是一个。理由是她害怕被人注视,每次登台演出,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尚雯婕只觉得拘谨,心慌手抖。
而在《Chandelier》的舞台上,短暂的三分四十八秒中,尚雯婕摒弃了一切恐惧。观众池比舞台稍低一些,她微微昂着头,一双双注视她的眼睛就从视线中消失了。
没有杂念、没有担忧,她沉溺在自己与音乐的交流中,自由自在,忘乎所以。
当她还没完全从舞台的沉浸中缓过神来,“尚雯婕去隔壁歌手吧”的热搜就冲上高位。一场酣畅淋漓、几近无瑕的演唱,征服了无论懂她或者不懂她的观众。
她赌赢了。
过去一年,尚雯婕的工作重心几乎都放在音乐节目上。辗转于各个节目之间,对她的体力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业务也是,“掏空得很厉害”,她说。
没有时间写新歌、没有时间沉下心思考视觉包装,“人不可能永远在这个强度中工作”。
在行业中沉浮了十八年,“热度”的起落似乎不再会干扰尚雯婕对待音乐的心态。
她已经几次见过峰顶的景色:2006年,尚雯婕成为史上票数最高的超女冠军,第一次从长沙去北京,就在机场被粉丝围堵得水泄不通;2013年,尚雯婕作为《歌手》第一季首发歌手出战,其音乐风格独特性、先锋性被无数乐迷赞许和追捧。
尚雯婕出战《歌手》第一季
这是她第三次被热度捧起。尽管熟悉这种感受,但这一次的景色还是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果说,以往尚雯婕凭的是演唱实力与音乐作品脱颖而出,这一次,人们还亲眼看见了尚雯婕真实的个性,见证了她的转变,目睹了她如何克服自己的局限与畏惧。
很久以前,有人说尚雯婕四肢不协调,劝她在舞台上唱歌“千万别抬手”,她就一直记在心里,自卑于自己的肢体表现力。站在舞台上,她甚至不敢自由地挥舞手臂。
而从今年开始,她开始学习唱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
她永远记得春天和同组的李溪芮在北京一起练舞的那些瞬间。尽管舞台表演对尚雯婕来说早已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但那次与其他六个朋友一起完成的《热冬》舞台还是不太一样。它更纯粹,更返璞归真,让尚雯婕一度找回了大学期间和朋友在食堂排练校园晚会节目的快乐。她们在排练室彼此鼓励、互相打趣,分开的时候,就在微信群中发各自的练舞视频。六个唱跳初学者,最终共同完成了一个她们本以为无法企及的表演。
尚雯婕和朋友们在《热冬》舞台上
“这种很有集体荣誉感,谁都不能被落下、谁都负有责任的感觉,我真的第一次感受到。”尚雯婕说。
尚雯婕曾经以为娱乐圈中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她以为大家都是八面玲珑的活跃分子,人与人的交往大都基于利益交换。以自己的孤僻和木讷,她只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刺猬。
而这一年,当刺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伸出触角,却发现曾经令她担忧与恐惧的,竟然如此柔软。
《乘风》期间结交的友谊,对尚雯婕来说,“就像是中了头彩”。
她发现自己更松弛与大胆了。《乘风》结束后,《时光音乐会》节目又向她发来邀约。这档音乐节目的赛制对选歌限制严格,她必须与同场飞行嘉宾唱同一首歌。如果是以往,这种限制一定会让尚雯婕纠结,她会担心选曲和自己的风格相差太远,她无法也不愿驾驭。今年她却欣然答应下来,对不同风格大胆尝试。“反正该唱的不该唱的,都唱了。”尚雯婕说,“唱好了自己还有成就感。”
尚雯婕在《时光音乐会》舞台上
节目上有人喊她跳舞,她欣然上台去跳。换作以往,她会局促、抗拒,不愿意把不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人。但她现在将它理解成一种娱乐精神,“如果大家看得乐呵,我也挺乐意去做”。
青涩的尚雯婕野心勃勃,曾经立下豪言壮语:“娱乐圈不会改变尚雯婕的坚持,但尚雯婕的坚持会改变娱乐圈”。
很久以后她终于明白,野心与力量之间的落差是那么巨大,年龄渐长,人终究无法与环境、与自我斗争到底。无论如何追求,人无法永远不犯错,她无法十全十美。尚雯婕不再苛责自己,这是岁月与经历给予她的变化,从三十五岁开始累积至今,促成质变。
尚雯婕在《时光音乐会》舞台上
我想知道,这种转变在她心中究竟是无奈的妥协,还是主动的和解。“你对这种变化感到欣喜吗?”
她对此的态度是中性的,并不欣喜,却也不会为此遗憾。她依然怀念年轻的莽撞与冲劲,然而不像年轻时那么拧巴也是一件好事儿,“毕竟活得拧巴不太舒服”。
但四十几岁比年轻的时候更好的是,她终于学会了“爱与被爱”。这是她今年为自己选定的关键词之一。“爱”来自她自己,而“被爱”来自音乐、朋友,来自所有愿意理解她、与她发生共鸣的人们。
她说这其中有一个道理:首先要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接纳自己,同时也是向他人敞开怀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