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一辈会说富不过三代?
更新时间:2025-02-04 20:50 浏览量:1
中产教育最大陷阱:子女无法传承家族资源。《红楼梦》贾宝玉为什么无法挽救贾家衰败命运?
中产投入大量金钱给孩子报兴趣班,钢琴/舞蹈/绘画/书法都,实际上这些都属于技艺层面,是人与人竞争中的未流,是术。
《中G社会各阶层分析》写"大多数市民或草根阶层子女,若从小不能摆脱娱乐文艺泡沫侵蚀;
即使有了大学文凭,也不过成为脑力劳动者,知识改变命运的规律,只能将他们改变成不再是父辈那般的'体力劳动者'而已。"
一、为什么兴趣班是中产返贫智商税?
几年前新房装地暖,安装师傅迟到后抱歉地说,送上小学的女儿上主持人课外班,路上耽误了时间。
师傅说,孩子报班每个月5000多,相当于一个月干零活的工资。
作为家长,自己也没看出来孩子有主持的特长。
但不报课外班吧,总感觉对不起孩子,高尔夫班、小提琴班更报不起。
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但又不方便说破,太多父母误解了教育的本质。
父母给孩子真正的教育,是学校不教的东西。
最终让孩子胜出的是:坚强的意志,对社会,对人性的正确认知"
贾宝玉接受贵族教育,诗词歌赋竞风流。
为什么难以挽救家族衰败?
贾宝玉性格太软,追求理想浪漫,
担不起家族继承人身份。
许多中产家庭追求钢琴、马术、芭蕾等精英教育,让孩子过早环球旅行等"开眼界"行为,本质是对上流社会教育的模仿。
然而中产阶级擅长模仿,却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中产父母让子女卷钢琴、卷证书、卷学历,本质上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求职者和做题家思维,是打工文化、弱势文化。
而真正的精英文化,是电影1942里的张国立,"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大爷我还是东家!";
是《纳瓦尔宝典》中的纳瓦尔,只要身处英文环境,即使身无分文,几年后仍会再次富有的自信。这是强势文化,是创业者思维。
二、中产家庭孩子怎么破局?
1.明白人生不是考试
考试曾经成就了你,但考试思维也会限制你。
任何成就你的东西,也会局限束缚你;
你不是做题家,你也可以是出题人。
人生想要往下一阶段升级,需要放下过去光环,找到新的人生增长点。
2.看清规则本质
你要弄清规则背后的利益格局,
你要看到规则之外更大的世界,运转底层逻辑。
凡人遵守规则,强者利用规则,王者制定规则。
3.教育不要指望学校
真正的教育是家庭和你的力量。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托举
为什么富裕家庭生孩子很谨慎?
为什么王si聪不认黄的孩子?
富裕家庭明白孩子是家族延续,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家族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