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希望阿里巴巴远离DeepSeek!

更新时间:2025-02-08 07:06  浏览量:1

阿里巴巴在过去多年的投资与收购中,大部分出资收购的公司因战略失误、整合困难或市场变化导致被投公司表现不佳甚至失败。阿里巴巴以强势的企业文化输出闻名于业界,所谓的收购整合失败表面上是战略落地失败,其实最后都落到了老阿里人一派对“新阿里人”这些外来户的争权夺利,最后不惜以玉石俱焚的操作将被收购公司的业务搞崩盘了,希望阿里巴巴能远离DeepSeek,DeepSeek是未来10年中美AI战略对决的核心资产,即便是真的想投资,建议做一个财务投资者和业务及技术的战略合作方,以下是阿里巴巴部分典型收购失败案例:

1. 优酷土豆(2015年收购,金额未完全公开)

背景:2015年阿里以45亿美元全资收购优酷土豆,试图整合文娱资源。

现状:市场份额逐渐被爱奇艺、腾讯视频超越,长期亏损。阿里大文娱板块整体未实现盈利,优酷被指“千年老二”,业务整合效果不佳。

2. Quibi(2018年投资,10亿美元)

背景:阿里巴巴与迪士尼联合投资短视频平台Quibi,主打好莱坞制作的高质量短视频。

现状:因用户量不足预期(上线半年仅百万用户)且成本过高,2020年宣布关闭,退还剩余资金给投资人。

3. 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2017年投资,约224亿港元)

背景:阿里通过收购股份控股高鑫零售,推动线下零售数字化转型。

现状:股价自收购后下跌近90%,线下零售转型未达预期,业务持续承压。

4. 虾米音乐(2013年收购,金额未公开)

背景:阿里收购虾米音乐,后与天天动听合并为阿里音乐。

现状:因版权竞争失利和运营策略失误,虾米音乐于2021年关停,用户流失至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5. 天天动听(2013年收购,金额未公开)

背景:用户量曾达2亿,被阿里收购后并入阿里音乐体系。

现状:因强制更名“阿里星球”导致用户流失,最终停止服务。

6. 快的打车(2013-2015年投资,累计超6亿美元)

背景:阿里主导快的打车与滴滴的补贴大战,累计投入超6亿美元。

现状:2015年与滴滴合并后,阿里失去控制权,合并被马云视为“失败案例”。

7. 苏宁(2015年投资,约200亿元)

背景:阿里战略投资苏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现状:苏宁因债务危机和电商竞争陷入困境,阿里投资亏损严重。

8. 银泰百货(2017年私有化,约93亿元)

背景:阿里私有化银泰百货,探索新零售模式。

现状:整合效果不佳,2024年财报显示亏损超93亿元。

9. 大文娱板块(优酷、阿里影业等)

背景:通过收购优酷、大麦网等构建文娱生态。

现状:板块整体营收增长不足30%,长期亏损,未实现盈利。

10. 恒大足球(2017年投资,70亿元)

背景:阿里投资恒大足球俱乐部,试图拓展体育产业。

现状:俱乐部因母公司债务危机陷入经营困境,投资血本无归。

失败原因总结:

1. 战略协同不足:如优酷与阿里生态整合困难,文娱板块未形成有效协同。

2. 运营模式偏差:如Quibi的高成本制作与市场需求脱节。

3. 行业竞争加剧:虾米音乐因版权竞争失利退出市场。

4. 政策与市场变化:反垄断监管与宏观经济逆风影响投资节奏。

这些案例反映了阿里在多元化扩张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对非核心业务的管理能力不足。近年阿里已调整策略,聚焦电商与云计算主业,并逐步剥离非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