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达人绽芳华
更新时间:2025-02-08 19:07 浏览量:2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实习生 程诗涵
2月7日,立春后的暖阳洒向武汉沙湖,在荡漾的湖水中泛起粼粼波光。身着汉服的杨薇在古色古香的房间里,细细端详刚完工的鱼灯。
时间回到2021年,杨薇在武汉光谷参加一家汉服社的跨年活动时,十分羡慕同袍拿着各种精巧的花灯:鱼灯、龙灯、螃蟹灯。经过攀谈,原来这些都是某购物平台上卖的成品,价格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且需要7—15天的工期。杨薇平常喜欢看非遗类手工视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材料包,用一周左右就完工了,周围的朋友看到也十分喜欢,并找她预订。渐渐的她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基本上有图纸就能做出来,就这样她也成了非遗手工的一员。
来自仙桃的80后杨薇,2010年定居武汉,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身上有多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身份:古筝教师、汉服社非遗手工讲师、汉服梳妆师。
每周有三天时间你可以在地铁四号线上看到杨薇的身影,她是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附近的钟家村小学(新区分校)古筝社团的辅导老师,公交换地铁,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她乐在其中。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附近的钟家村小学(新区分校)古筝社团教室内,杨薇指尖跃动,琴弦轻扣,古筝之声如丝绸般温润,如清泉般流畅,同学们如痴如醉。当孩子们练习时,杨薇走到学生中间,耐心指出不足。杨薇介绍,孩子们从认识五声音阶1、2、3、5、6对应宫、商、角、徵、羽在琴弦上弹奏练习,对照曲谱一句一句学习,配合相应的手势舞动作,经过十多个课时,孩子们就可以熟练演奏一首乐曲。范玉洁同学说:“我们在练习时,不但能够享受古筝弹奏音乐的美妙,也能感受到传统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
汉服社活动频繁,杨薇都是以多个角色出现。汉阳墨水湖畔,杨薇为一女子涂粉描眉,梳头戴簪;汉口解放公园,杨薇与同袍时而漫步人群,时而抚琴而歌。
琴声悠悠,其乐融融
衣袂飘飘,与友同游
杨薇有一个愿望,定期开展一些亲子的手工diy活动,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促进青少年的美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