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特别策划|刀郎的巴蜀性格与川人精神

更新时间:2025-02-24 18:01  浏览量:1

一场线上直播,16场线下演唱会,“刀郎热”从2024延续到2025。从国内演唱会的一票难求,到国外媒体《纽约时报》评价他为“中国真正的音乐人”,这位沉寂十年的歌手,在展示这个时代罕见巨星风采的同时,又以坚韧、隐忍、朴素、淡泊、幽默等品质,走上了一条“平民偶像”之路。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四川人性格以及巴蜀文化精神底蕴,可以说,刀郎是四川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棵永远向上、永不认输、枝叶茂盛的“植物”。

刀郎演唱会现场气氛热烈。

平民形象:折射四川文化的源远流长

唱错歌词被伴唱徐子尧瞪了一眼,刀郎马上低下头去“老实得像个小学生”;在二胡独奏和贝斯独奏时,刀郎站在旁边手舞足蹈,并跑到乐手背后打拍子,被网友调侃“这小老头是不是想自己玩一下”;因落泪唱不出来徐子尧抬高合唱音调救场,这一幕不仅成为演唱会经典场面,也让刀郎“爱哭”的形象深入人心……

由上述细节构成的“大哥刀郎”“大叔刀郎”“小老头儿刀郎”,是非常接地气的,再加上16场演唱会固定的黑色短袖搭配军绿色直筒裤或黑色裤子,使刀郎成为近年来形象最为平民化的顶流歌手。寻踪觅迹,刀郎在形象上给人留下的亲近感和松弛感,恰是四川平民文化的一个缩影,茶馆、川剧、民歌、川菜等,滋养了四川平民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学者、作家王笛认为,四川的平民文化与西方类似的公共空间文化相比更为复杂而丰富,这充实了四川文化生态,是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现于万众瞩目舞台上的刀郎,有着出入茶馆般的自由与放松。他出身于普通家庭,16岁离开家乡,经历过酸甜苦辣的百姓生活,创作与作品多来源于地方文化与故土滋养,言行质朴谦逊,生活态度低调务实。无论是成名的2004年,还是再度爆红的2023年至今,刀郎都秉承着四川子弟的平实风格,并未被两度汹涌的名声所左右。对于平民精神的执着,奠定了刀郎为百姓创作的基础,这种精神也是四川文化源远流长并点滴灌注于四川人日常生活的一种体现。

巴蜀性格:因自洽而迷人

刀郎在一举成名之后,可以隐居十年,潜心创作,对外界不闻不问;复出后极少接受采访,更从不谈及离开音乐圈这十年他所承受的孤独寂寞;在复出后的刷屏歌曲《罗刹海市》中,刀郎用极具批判性的歌词,传达出了直白的讽刺与深层的隐喻……巴蜀鬼才魏明伦在评价四川人性格时说过一句:“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这句话足以体现四川人表达对人或事的看法时或明贬实褒、或暗藏玄机的方式,刀郎的一些作品,幽默诙谐之余,也如川菜般麻辣刺激。

许多网友在观看2024年8月30日直播的刀郎线上演唱会《山歌响起的地方》时,并不知晓直播场地在哪里,后来随着报道的增多,才知道那是刀郎的家乡四川资中县南顺城街,那里有他的亲戚朋友、同学发小,在那里举办线上演唱会,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这不仅被他当作给亲友的一次“汇报演出”,更是他回报家乡厚爱与滋养的一种珍贵方式。在演唱会结束后,资中县突然成为旅游旺地,刀郎以个人力量带动了家乡发展,资中县也接住了这“泼天的流量”,四川人重情重义的性格,在刀郎选取重新出发的地点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豪爽直率与乐观豁达,是巴蜀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个性有重叠的地方,也有细节相互补充与成就的地方,具体到刀郎身上来说,他遭受质疑与误解时,不解释但也不消沉,在销声匿迹时,能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当成就再次被承认与证实时,他保持平和与淡然……四川人身上或有一些矛盾的个性冲突,但从刀郎身上看,也颇有游刃有余处理与解决冲突并实现悠然自洽的能力,他的巴蜀性格自然也就产生了其迷人之处。

演唱会火爆全网后,“山歌响起的地方”音乐广场成为热门打卡地。(图由资中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文人格局:推动创作多元与长远

天府之国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也“盛产”文化名人与才子,刀郎通过长期潜心创作,以及大量的作品表达,已经使他完成了歌手身份的转变,拥有了文人格局。通过他不同时期音乐风格与内容的变化,可以管窥到他内在文化特征的成熟与生长,作为流行音乐人,他不断给自己的作品注入文化元素,这也使得他拥有了文人式的创作逻辑与文化情怀。

刀郎音乐的民歌遗风是他作品最为鲜明的标志,四川盆地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后的结果,与中原汉文化、西藏文化乃至西亚的游牧文化和中东的西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刀郎早期作品如《2002 年的第一场雪》流行的主要原因,除了朗朗上口之外,就是让听众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风采与风情。2023年他发表的新专辑《山歌寥哉》中,《花妖》《珠儿》《翩翩》《画皮》等大多数作品极尽民歌与民族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刀郎以一己之力把地方传统文化推送到世界范围内的听众耳朵里。

当然,一名音乐人的文人格局,并不能只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事实上刀郎的创作指向是非常多元的,比如《喀什噶尔胡杨》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守和对生存的坚持;《西海情歌》在唱出爱情美好与无奈的同时,也诉说了忠诚与等候;《流浪生死的孩子》引发听众对社会公平和人道主义的深刻反思;《为什么我泪水成行》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同情,引人对人性善恶进行深入思考……

不知道在2025年以及此后,刀郎的创作方向与作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文人格局以及文化情怀,将会在刀郎以后的创作中起到主导与引领作用,只要这根主心骨在,刀郎就还值得歌迷对他拥有很高的期待。期望他能够继续用音乐发声,为自己,为亲人朋友,为万千听众,乃至为地方为社会,发挥他独特的价值,让刀郎这个名字,继续发光发热。

标签: 刀郎 性格 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