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日落大道》:有莎拉·布莱曼,但不只有莎拉·布莱曼
更新时间:2025-03-30 08:03 浏览量:4
对许多中国观众而言,歌唱巨星莎拉·布莱曼总有一种别样的情结,莎拉·布莱曼领衔的原版音乐剧《日落大道》近日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一睹她的舞台风采,毫无疑问也成为了《日落大道》的最大卖点。
莎拉·布莱曼与《日落大道》渊源极深。上世纪90年代,她的前夫、“音乐剧之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把电影《日落大道》搬上了音乐剧的舞台。这部经典电影首先为音乐剧赋予了苦涩深邃的文本基础:默片时代的巨星诺玛·戴斯蒙德被有声电影抛弃,不断尝试重返银幕的她与落魄编剧乔·吉利斯宿命般相遇,两人很快便陷入了一段迷失而纠结的矛盾关系。在理想与现实的裂痕中挣扎许久后,乔决意离开,绝望的诺玛最终对他扣动了扳机。韦伯巧妙模仿电影配乐,用《一眼望去》《完美的一年》《仿佛我们从未说再见》以及同名主题曲等唱段塑造起音乐剧的灵魂,其中,诺玛的许多唱段由韦伯根据莎拉·布莱曼的嗓音量身打造。
现在的莎拉·布莱曼与诺玛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在接受采访时,她说,随着年龄与阅历的沉淀,她喜爱并能出演诺玛身上的复杂性,同时,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让许多艺术家也在经历与诺玛一样的心路转折。于是,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一个令人唏嘘的诺玛:她固守着一个女明星的旧梦,尽管芳华不再,世殊时异,她越是不甘被遗忘,所做的一切努力越是“过时”和可笑,可当你不忍心看她落寞时,她过分的敏感和掌控欲又令人咋舌。莎拉·布莱曼用嗓音中标志性的颤动和始终“不安分”的手势塑造着诺玛的荣光与偏执,坦诚来说,她的唱法与剧中其他角色的风格很不相同,但这份不同,何尝不是诺玛的影子投射进了现实的舞台呢?
诺玛与乔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感情?从电影到音乐剧,这是《日落大道》格外引人回想的戏份。饰演乔的蒂姆·德拉克斯,把角色诠释为一个有梦想、有私心但也挣扎在道德泥沼中的人,在同名主题曲《日落大道》中,乔控诉好莱坞的虚伪,也嘲讽自己的沉沦,这段演唱集中地树立起了乔的人物形象,也博得了全场喝彩。此外,迈克尔・考密克饰演的管家马克斯举止神秘但异常忠贞,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想象空间,玛丽·麦考里饰演的贝蒂青春乐观,满怀对电影理想的热爱……有大人物的浮华和寂寞,也有小人物的心酸与不屈,《日落大道》用克制而深情的笔触,勾勒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众生画卷。
在舞台设计上,这一版全新制作、首演于2024年的《日落大道》也令人过目难忘。电影《日落大道》中,诺玛的豪宅奢华阴郁,堪称一大记忆点,音乐剧也为诺玛的别墅赋予了洞穴般鬼魅隐秘的气息,主创团队参照上世纪20年代洛杉矶流行的哥特复兴风格,用暗黑奢靡的色调、精致镂空的旋转楼梯、昏暗摇曳的灯光编织出一场哀伤的幻梦,搭配精细的舞台调度,《日落大道》的场景在诺玛的家、忙碌的派拉蒙片场、霓虹闪烁的好莱坞酒吧之间不断转换,流光溢彩。总而言之,莎拉·布莱曼一定是许多观众奔赴《日落大道》而来的理由,但真正走进剧场后,你一定会发现,她并非这部作品的全部亮点。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