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微信节目单丨音乐后花园奥地利混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更新时间:2025-03-30 14:46  浏览量:3

音乐后花园

奥地利混沌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2025年3月30日(周日)15:00

广州大剧院 实验剧场

票价:80 180 280

演出时长:约90分钟(含15分钟中场休息)

*每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不换,敬请留意。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温馨提示-

演出开始时间为15:00

请所有观众准时入场

迟到的观众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安排

在整首曲目结束后方可入场

入场时请保持安静;

演出时请勿使用手机、相机等

进行拍照、录像、录音

演出过程中手机请调至静音;

乐章之间请勿鼓掌;

感谢您的配合。

第一小提琴:苏珊娜·谢弗

Susanne Schäffer, First Violin

第二小提琴:埃斯特·克鲁乔

Eszter Kruchió, Second Violin

中提琴:萨拉·马扎多里

Sara Marzadori, Viola

大提琴:巴斯·荣亨

Bas Jongen, Cello

演出曲目 Programme

降E大调第10号弦乐四重奏,作品D.87

String Quartet in E-flat major No.10, D.87

舒伯特

Schubert

创作于1813年,是舒伯特早期室内乐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继承于海顿、莫扎特式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也包含了舒伯特极富歌唱性的音乐特色。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I. Allegro moderato

这一乐章以奏鸣曲式开篇,旋律优美流畅,充满了青春活力与朝气。发展部短小精炼,调性转换大胆,展现舒伯特对和声色彩的敏感。织体接近小型交响曲,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音型富有动力。

第二乐章:谐谑曲:最急板

II. Scherzo (Prestissimo)

三段式结构:主题如歌般宁静,中段转入小调,情绪略带忧郁,体现舒伯特擅长的抒情性。各声部交替演奏旋律片段,形成亲密对话,尤以大提琴的深沉音色为亮点。

第三乐章:柔板

III. Adagio

该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情感最为细腻的部分,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中段(Trio)转入降C大调,旋律轻盈,木管般的音色处理预示浪漫主义倾向。力度对比强烈,突显戏剧性。

第四乐章:快板

IV. Allegro

回旋奏鸣曲式:主题活泼跳跃,带有民间舞曲风格。炫技性与幽默感:小提琴快速音群与切分节奏交替,结尾在热烈的氛围中收束。

降B⼤调第17号弦乐四重奏《狩猎》,

作品 K.458

String Quartet No.17 in B-flat major, K.458, “The Hunt"

莫扎特

Mozart

作品完成于1784年,是莫扎特献给海顿的六部《海顿四重奏》中最具古典风格的代表作之一,以鲜明的狩猎号角主题和精巧的室内乐对话著称,展现了莫扎特在古典框架下的创新与抒情天赋。

第一乐章:极活泼的快板

I. Allegro vivace assai

奏鸣曲式,主部主题以附点节奏的“狩猎号角”动机开场,充满活力;副部主题转入F大调,旋律抒情如歌,形成鲜明对比。发展部以第二主题的结尾动机为核心展开,调性频繁转换,体现莫扎特对动机发展的掌控力。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中庸速度

II. Menuetto: Moderato

传统小步舞曲为三段体,但莫扎特在此乐章中打破常规,通过非对称乐句与错置的强拍节奏,赋予舞曲幽默感和动力。中段(Trio)保持原调性,以创意曲般的对位手法增强神秘感。

第三乐章:柔板

III. Adagio

乐章仅由呈示部与再现部构成,通过一段过渡段落连接,凸显旋律的连贯性与沉思氛围。第一小提琴主导的抒情主题宛如歌剧咏叹调,大提琴给与温柔的呵护,气氛亲密和谐。

第四乐章:极快板

IV. Allegro assai

主部主题带有海顿式的幽默与民间舞曲风格,副部主题包含两段对比旋律(F大调与降B大调)。发展部以主部主题为中心展开,再现部通过调性统一强化终结感,结尾以狩猎主题的强力再现收束全曲。

为弦乐四重奏而作的三首嬉游曲

Three Divertimenti for String Quartet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

本杰明·布里顿作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弦乐四重奏作品虽数量不多,却以深刻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结构设计成为室内乐领域的经典。布里顿一生创作了三部编号的弦乐四重奏,尽管这些作品未被直接命名为“嬉游曲”,但部分乐章或结构设计仍融入了类似嬉游曲的轻松、舞曲化特质,同时结合了现代性与传统技法的融合。

第一首:进行曲

I. March

扭曲的军鼓节奏贯穿,小提琴在高把位奏出尖锐主题,中段大提琴滑音模仿笨拙行进,充满反战隐喻。

第二首:圆舞曲

II.Waltz

破碎的3/4拍节奏中,中提琴奏出病态华尔兹旋律,泛音与巴托克式拨弦制造玻璃碎裂般的音效。

第三首:滑稽曲

III. Burlesque

采用极致的速度对比,大提琴咆哮式低音与小提琴神经质的跳弓交织,尾段四件乐器以不同节奏层叠出荒诞高潮。

C小调第8号弦乐四重奏,作品 Op.110

String Quartet No. 8, Op. 110

肖斯塔科维奇

Shostakovich

第八弦乐四重奏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长达五个乐章的音乐中,作曲家用生动的笔触向世人讲述了他生命的故事。五个乐章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形成一个连续的音乐流。全曲以作曲家的签名动机“D-S-C-H”(D,降E,C,B)贯穿始终,这一动机在各个乐章中不断变化和发展。

第一乐章:⼴板

I. Largo

乐章以一段缓慢的挽歌开始,四件乐器奏出的旋律充满了哀伤和沉思。作曲家的“D-S-C-H”动机在乐章开头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仿佛在向听众宣告作曲家的存在。此外,肖斯塔科维奇还引用了他19岁时的成名作《第一交响曲》中的旋律,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的回忆。

第二乐章:⾮常快的快板

II. Allegro molto

这一乐章以激烈的音乐开始,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作曲家再次运用“D-S-C-H”动机,勾勒出一幅地狱般的图景。其中引用了第二钢琴三重奏中的“死之舞”旋律,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第三乐章:小快板

III. Allegretto

这是一段具有犹太风格的小圆舞曲,旋律既甜蜜又辛酸。作曲家引用了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中的旋律,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抗争。这一乐章中还有一段仿如笑声的下行音阶,仿佛作曲家在与挚友一起开怀大笑。

第四乐章:⼴板

IV.Largo

乐章以粗暴而沉重的和弦开始,有人认为这是德累斯顿的炮火声,也有人认为这是斯大林手下半夜的敲门声。这种对强权的恐惧对肖斯塔科维奇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随后,音乐转入一首名为《失去自由的痛苦》的葬礼歌曲,象征着作曲家在苏联当局压制下的囚徒生活。

第五乐章:⼴板

V. Largo

最后一个乐章以“D-S-C-H”动机为基础,回应了第一乐章。音乐线条变得圆滑,展现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命运的无奈。乐章最终在一片无奈和顺从中结束。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