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玩音乐搞军舰,离经叛道的清末 “穿越者” !

更新时间:2025-04-01 12:00  浏览量:1

创刊于1869年历史悠久的美国《自然》杂志,每一篇论文都要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审核,代表着科学界的最高水准,是全球顶尖的无数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学术高峰。

刚提到,《自然》杂志创刊于1869年,正好是晚清同治八年。

内部,太平天国搅和的民生凋敝、经济重创。外部,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不断蚕食中国权益,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自然科学上前你拿来视为奇技淫巧,传统的科举制度仍在禁锢着国人的思想。

西方早就完成了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广泛应用,化学工业蓬勃发展。

我国却还木犁出头牛耕地,油灯下对电报线路破坏风水的说法深信不疑,手工纺织土法炼钢,四书五经之乎者也,整个社会弥漫着腐朽没落的气息。

怎么都想象不到,我们跟崇自然杂志扯不上啥关系。

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上竟真出了一位国人,竟然成功在《自然》杂志上刊载文章,若一道惊雷,打破了我们对那个时代中国科研的刻板认知,巨大的割裂感扑面而来。

而这位被称为晚清意思穿越者的大咖,唤作徐寿。

啥,没听过,没关系,咱们本期就来讲讲这位奇人。

晚清,四书五经,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依然是愚昧的儒生首选。然而,徐寿打小好像不是这块料,一度被认为只能搁家种田,因为他连最最基本的童子试都失败了。

再加上他就是喜欢那时候被嗤之以鼻的奇技淫巧,别人潜心科举的时候,他却“自甘堕落”,在别人鄙夷声中,如饥似渴的读写算学公式、历法推算,观察自然科学文化现象《康熙几暇格物》等旁门左书。

他不满足于纸上谈兵,更热衷于将理论付诸实践。

自制指南针就罢了,他仅仅靠着有限的资料,自制工具,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修正,竟然终于成功制造出了炮用象限仪。

所谓象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对于火炮的瞄准和射击精度至关重要,对零件的精度要求极高。

自鸣钟的制作也是他的拿手绝活,涉及到机械传动、时间计量等多个复杂领域。徐寿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机械原理,拆解、组装各种机械部件,试图理解自鸣钟的运行机制。

自己动手制作齿轮、发条等关键零件,不断调整齿轮的齿数和传动比,以确保时间的精准。当精巧的自鸣钟被制作出来时,十里八乡都震惊了,才十几岁的娃娃,手咋嫩巧赖?

反正,天文、历法到算学、物理,再到化学,他是无一不精。

恰好,时代的洪流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青年徐寿迎来了大展宏图的机会。

他参与了安庆内军械所的工作,在这里,他和同伴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制造出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随后,又造出了完全国产的 “黄鹄号” 蒸汽船,以及近代第一艘军舰 “惠吉号”。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近代海军军事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潜力。他的创新思维和卓越才能,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水平,让人不禁感叹他的 “穿越者” 身份。

除了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徐寿在音乐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巨大的贡献。他对音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实验对著名物理学家丁铎尔《声学》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证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 2:1 而是 9:4,纠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

注意,伯努利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定律,至今仍在应用。比如飞机机翼,在火车站台上,为何会设置安全线等,是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 1726 年提出。

其核心内容为:在理想流体(不可压缩、不计粘性的流体)作稳定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

全世界都觉得他的理论无懈可击,就你一东亚病夫,胆敢质疑权威?

徐寿锲而不舍,他的这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最终1881 年,在《自然》杂志上成功发表,成为中国人首次在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不仅提升了中国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为中国与国际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