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行业开启“生命礼赞”定制时代 花艺师钢琴师成新型“心灵抚慰师”
更新时间:2025-04-06 14:33 浏览量:2
#v聚天山##你好乌鲁木齐#
4月4日,在乌鲁木齐市燕儿窝殡仪馆松鹤厅,花艺师徐泊洋正在为一场个性化告别仪式设计主题花墙,钢琴师郑晰匀同步调试《萱草花》变奏曲的演奏参数。
在庄严肃穆的吊唁大厅内,响起庄重而悠扬的钢琴声……他们的工作场景正是殡葬服务行业向"精细化、艺术化、情感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花艺师:用花卉语言传递思念
在殡葬服务行业里,徐泊洋的岗位每天与鲜花打交道,他们通过鲜花细语,对生命做最后的告白。
43岁的徐泊洋干过个体、做过销售,2021年3月,他来到这里工作。
“我们基本是24小时值班,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他说,时常半夜接待悲痛的家属,商量鲜花布置方案,在清晨按照家属要求用鲜花布置灵堂。除了灵堂的花台和鲜花的布置,他们时常也要直面遗体,在逝者周边装饰鲜花。
在乌鲁木齐市燕儿窝殡仪馆,花艺师徐泊洋和搭档王子瑜正在为一场个性化告别仪式设计主题花篮。记者梁淑芳摄
他介绍说,清明节这一天布置的这场特殊仪式,就是根据家属的要求进行定制的花艺。由于家属不喜欢黄菊,他们就选用了40支白玫瑰、20支洋兰、40支的康乃馨、10支百合和100支白菊将整个肃穆的灵堂布置得十分清雅。
一场场告别式、一次次别离,让他对生命消逝的体悟更深。定制插花作品为逝者献上最美丽的问候。
徐泊洋告诉记者,2021年清明前夕,市燕儿窝殡仪馆智善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逝者。书香世家的老人躺在推车上,缎面旗袍纤尘不染,胸襟别着的钢笔还泛着温润的光。悲痛的家属希望能给逝者不一样的仪式,他们与家属彻夜推敲方案,用鸢尾搭建的书架托起诗集,菊花与玫瑰的芬芳环绕在逝者身边。家属在感谢信上说,很感恩花艺师,老人躺在花海中,就像年轻时在伊犁河边写生的模样。
从把鲜花小心翼翼地装车、卸车,再到插制花束,每一项工作都是对体力和耐心的巨大挑战。“清明节期间,我们每天处理几千支花。” 徐泊洋说。
“虽然这份工作比较特别,但能让逝者在最后一程置身美好的环境中,我觉得这份工作挺有意义。”听到徐泊洋的回答,作为搭档的24岁花艺师王子瑜说:“徐老师插花篮、花台都很拿手。他的插花作品灵动自然、错落有致,打破了冰冷,增添了温情。”
毕业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王子瑜,在燕儿窝殡仪馆实习一年后,2023年正式留在了燕儿窝殡仪馆工作。
对花艺师,她有着自己的定义:用花语抚慰生者,送别逝者,让告别变得美丽。
殡仪馆钢琴师:让音乐成为情感载体
穿着黑西服、高高的马尾……很难将眼前的郑晰匀跟殡仪馆钢琴师联系起来。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她,曾多次参加各类钢琴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她听说殡葬服务行业需要特殊人才时,加入到了这个行业。
在乌鲁木齐市燕儿窝殡仪馆,钢琴师郑晰匀正在调试《萱草花》变奏曲的演奏参数。记者梁淑芳摄
“其实我从2013年开始接触殡葬行业的,但至今,身边朋友的反对声不少。”郑晰匀说,现在她打造了“音乐疗愈挽歌库”,用治愈系的音乐传递爱,根据逝者生平定制音乐方案: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琴声带入到了教师的告别仪式,将《烛光里的妈妈》用在了怀念母亲的告别仪式,缓解亲属悲伤的情绪,同时传递着思念与爱。
曾经的她,作为优秀的钢琴演奏师带着学生登上领奖台,还担任过海内外重大赛事的评委。
为何选择在殡仪馆弹钢琴时,郑晰匀说,当时想换一种生活。“在这里最大的收获便是对生命的理解,能突破自己,将所学的专业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是一种幸运。”她坦言,舞台上收获的是鲜花、荣誉和掌声,而在这里琴声安慰了每一个逝去和悲伤的灵魂,抚慰了情绪也感动和洗礼了自己的心灵。
郑晰匀用她的琴声代替了哭声,将悲情化为舒缓治愈系的音乐。
在一次追思礼上,逝者的外孙女想亲自弹钢琴,与唱诗班合奏,为逝去的外婆送行。“离仪式只有半个小时,我耐心地教女孩钢琴技巧,一遍遍反复指导。”当《萱草花》的合奏音乐响起,在场的亲朋好友都潸然泪下……
郑晰匀说,很多时候,她都是在泪花里弹完曲目的,当家属轻轻对她说“谢谢”时,她体会到这份工作的神圣而伟大。
谈到身边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时,她引用了《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一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随后她又补充说,“但是我想,这座大山并不是不可撼动的!”
创新满足多元化殡葬需求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殡葬服务中心探索推出“个性化定制祭扫服务方案”,涵盖花艺设计、钢琴弹奏、影像记录等服务。这种将艺术元素融入生命仪式的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现代殡葬服务的内涵,为传统行业注入人文关怀的新动能。
“百姓对生命仪式的情感需求已从传统模式转向个性化表达,这对行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市燕儿窝殡仪馆副主任包玉琴说,个性化定制体现在多个维度,从葬礼仪式的策划开始,家属可以根据逝者的性格、爱好和信仰,选择与之相符的主题与流程。热爱音乐的,葬礼上可萦绕其钟情的旋律;钟情自然的,现场布置满是鲜花绿植,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让告别充满温度与深情。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曹晋喜说,目前,乌鲁木齐市殡葬服务中心正探索“殡葬+文化”融合模式,标志着殡葬服务从简单的事务性处理,向生命价值传承的深度服务转型。这种转变既需要专业人才支撑,更依赖于社会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