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杂技碰撞摇滚风音乐剧,《扶摇直上》迎来首轮演出
更新时间:2025-04-06 17:54 浏览量:2
古老的杂技团如何面对当代观众的审美变迁?4月3日至10日,音乐剧《扶摇直上》在北京天桥演艺区·万胜剧场迎来首轮演出,北京杂技团用音乐剧的形式诠释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型与新生。
音乐剧《扶摇直上》围绕青狮杂技团展开,这是一个曾凭舞狮绝技名震四方的古老杂技团,却在当代经营艰难。年轻的团长阿姜顶着压力试图振兴杂技团,却迟迟不见起色,团内演员也越来越懈怠。这时,另一杂技团的艺术总监大勇,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来到青狮杂技团。团长阿姜与演员们之间的心结、阿姜与大勇之间的故事,以及一个古老杂技团的兴衰故事逐渐揭开。
《扶摇直上》的音乐剧风格以摇滚风为主,11位专业音乐剧青年演员带来充满青春感的演出,23首歌曲中既有激昂动感的旋律,亦不乏抒情优雅的唱段。以现代舞为主体的舞蹈设计也让音乐剧的整体风格年轻化。高空绸吊、草帽、空竹、跳圈等杂技技巧融入音乐剧表演,不时出现的杂技项目让观众充满惊喜。
“这部剧中,许多杂技技巧的融入是为剧情服务的。”该剧导演李佳轩介绍,剧中女主角阿姜是青狮杂技团的绸吊演员,“杂技绸吊具有极强的力量感,也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剧中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青狮杂技团最著名的绝技舞狮则在全剧最后时刻呈现,当阿姜努力学会了舞狮技艺,青狮杂技团的演员们重新集结,杂技团也拥有了再出发的勇气。在舞狮场景的热烈气氛中,《扶摇直上》也迎来了全剧的剧情高潮。
剧中,主要角色由音乐剧演员与杂技演员共同饰演,各自完成各自领域的表演。李佳轩透露,前期主创在挑选演员时,特意选择了身形较为相似的演员饰演同一角色,并通过场景和灯光的变换在场上完成换人,让观众欣赏音乐与杂技的“无缝衔接”。北京杂技团演员孙雨彤就在剧中饰演杂技版的女主角阿姜,在她看来,传统杂技节目表演更注重技术的演绎,这次《扶摇直上》的表演还要兼顾情感。“在剧中我需要用肢体语言讲故事和传达感情,并把这些完整地传递给观众。”孙雨彤说。
舞美设计上,《扶摇直上》的舞台简洁而多变。舞台主体是一个可以翻转的多面结构,“我们推翻了5版方案,最终形成的舞美造型像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魔方’。”该剧执行制作人邢晓静说,这个“魔方”可以在剧中旋转、分开、碰撞、组合,不同角度的造型都不相同,构成了不同的舞台场景。演出中,随着灯光和演员走位的设计与变化,同一个舞台上还构建出不同的时空。
北京杂技团是北京市非遗项目“天桥杂耍”的传承保护单位,1957年诞生于北京民俗文化圣地天桥,赓续着新中国现代杂技的起源——天桥杂技的文脉。近几年中,北京杂技团创演了一系列杂技剧,尝试创演传统与现代美学风格交融的杂技作品。“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杂技团尝试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吸引年轻人进入剧场,了解杂技艺术。”李佳轩说,主创团队也想通过这部剧目和观众分享,“无论生活有什么样的困苦都不要自怨自艾,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带着大家冲破困境。”
记者:韩轩,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