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辞掉月薪三万的工作,回老家种地,没事听音乐,玩自媒体
更新时间:2025-04-13 11:23 浏览量:4
有人觉得他傻,有人觉得他活明白了,咱用老百姓的话唠唠到底咋回事:
先算笔现实账:月薪三万vs种地收入,到底亏不亏?
月薪三万啥概念?放全国来说,妥妥的“人上人”,放北上广深,虽然房租房贷贵,但也算能过上 decent 的生活。但小伙辞了,回老家种地,种地能赚多少钱?如果是搞有机农业、特色种植,可能还行;要是传统种地,收入可能连月薪零头都不到,还得看天吃饭。
关键得看他有没有“底气”:比如存款够不够撑几年?种地有没有技术和规划?自媒体能不能慢慢变现?如果啥准备没有,纯靠“不想上班”冲动辞职,那确实像“摆烂”;但如果早就规划好了,比如老家有地、家里支持,或者想搞农村自媒体(现在挺火的),那可能是“换赛道”。
再聊聊“心里那口气”:高薪工作到底为啥留不住人?
月薪三万的工作,大概率是996、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天天加班到凌晨,挣的钱全给医院和房东打工,自己根本没时间生活。小伙辞职,可能图个“自由”:每天种种菜、听听歌、写点东西,看着慢,其实是“给自己打工”,不用看老板脸色,时间全归自己。
就像有人说“挣再多钱,没时间花,有啥用?”——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明白,“高薪但没命花”和“钱少但舒服”,选后者可能更需要勇气。但前提是,你得能接受生活水平下降,比如以前下馆子,现在自己做饭;以前穿名牌,现在穿拖鞋下地。
网友为啥吵?因为对“成功”的定义不一样了
说他“摆烂”的人,大概率觉得“人就该往上爬,赚更多钱、当更大官”,辞职种地就是“放弃奋斗”;说他“高手”的人,可能羡慕他敢跳出“内卷陷阱”,明白“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举个扎心的例子:北上广深多少人月薪三万,却活得像“行走的房贷机器”,表面光鲜,回家累成狗;小伙种地,可能收入低,但每天能陪父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算不算另一种“成功”?这事儿没标准答案,全看你把“面子”和“里子”怎么排序。
最后提醒: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种地不是天天诗情画意,可能要凌晨浇水、雨天抢收、防病虫害;自媒体也不是发发视频就能火,得研究算法、拍剪辑、想选题,一样要付出努力。小伙的选择,本质不是“摆烂”,而是“换一种方式奋斗”——从给老板打工,变成给自己打工,风险更高,但自由度也更高。
如果他能接受“收入波动”,愿意吃种地的苦,并且真的享受写作、做自媒体的过程,那这选择没啥问题;但如果只是“逃避上班”,觉得种地轻松,那迟早得后悔——毕竟,“躺平”需要资本,“低欲望生活”也得先解决生存问题。
总结:别轻易夸,也别轻易骂,日子是他自己的
有人觉得“人就该拼一把”,有人觉得“差不多就行”,这世界要是都活成一个样,才叫没意思。小伙的选择,只要没坑爹妈、没欠外债,自己能承担后果,那就是“各花入各眼”——挣钱重要,开心也重要,关键是别拧巴:别一边种地一边后悔“当初该多存点钱”,也别一边上班一边抱怨“当初该辞职”。选了就不回头,才是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