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1. 音乐人王搏发布《没出息》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10-24 02:01:20  浏览量:1

音乐人王搏发布《没出息》完整版:一首神曲如何让两岸网友集体“对号入座”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当这句带着魔性节奏的歌词从耳机里炸开时,写字楼里敲键盘的年轻人停下了手指,出租车司机跟着打了个节拍,连台湾便利店的收银台都在循环这熟悉的旋律。2025年10月22日,音乐人王搏联手“神曲教母”王蓉推出《没出息》完整版,这场始于偶然的创作,终究演变成了横跨两岸的文化狂欢。

没人能想到,这首火遍全网的神曲,源头竟是七年前台湾政坛的一段质询片段。2017年,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王世坚在议会上拍桌怒斥前台北市长柯文哲,那极具戏剧张力的语气和“没出息”的灵魂拷问,本是严肃的政治场景,却在八年后被一位大陆音乐人赋予了全新生命力。更奇妙的是,当完整版歌曲带着电子鼓点和王蓉标志性的灵动唱腔上线时,不仅大陆抖音热搜榜瞬间被刷屏,台湾的出租车、奶茶店甚至校园里,都飘起了这段洗脑旋律。

从电网工程师到神曲制造机:王搏的“反套路”人生

在《没出息》爆红之前,王搏的名字已藏在多个爆款神曲背后,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90后音乐鬼才的人生第一份职业,是手握“铁饭碗”的电力工程师。从宁夏西吉县走出的他,凭着理科生的严谨考入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国网吴忠供电公司,过上了长辈眼中“稳定体面”的生活。

但藏在计算器里的,还有他从高中就埋下的音乐种子。“上数学课的时候总在脑子里谱曲,物理公式旁边全是歌词草稿。”王搏在采访中笑称,周杰伦和Beyond是他的“隐形音乐老师”。工作六年里,他白天爬电线杆、查电路图,晚上就躲在出租屋自学乐理、捣鼓乐器,把生活碎片变成旋律片段。2021年初,他做了个让家人惊呼“没出息”的决定——辞职搞音乐。

这份“叛逆”很快有了回响。《穷叉叉》用戏谑旋律解构明星梗,成了全网玩梗模板;《尿床记》以童年视角戳中成年人的怀旧神经,点赞量轻松破百万;为银川抗疫创作的《燎原四方》,把中国大鼓和唢呐融入热血曲调,硬是从一众抒情抗疫歌曲中杀出重围,还让他登上了央视舞台。而2024年的《帽衫》更堪称现象级,源自儿童达人随口一句“没有穿帽衫就不是本人”,经他改编后话题播放量高达21.9亿,直接让他涨粉67万。

“万物皆可写成歌,生活才是最好的词作者。”这是王搏的创作信条。他的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灵感碎片:地铁上听到的闲聊、路边看到的标语、甚至刷到的搞笑视频,都可能成为下一首神曲的起点。《没出息》的诞生也不例外——某天刷到王世坚质询片段时,他瞬间被那“自带节奏”的语气打动,连夜用电子合成器搭出框架,把政治金句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词。

初版仅15秒的片段在抖音发布后,意外引发连锁反应。网友们自发配上各种场景:职场新人被老板批评的委屈、考研党挑灯夜读的疲惫、打工人挤早高峰的狼狈,“连滚带爬”四个字精准戳中了当代人的生存痛点。眼看热度发酵,王搏干脆找来神曲界“天花板”王蓉合作,加入说唱段落和更丰富的编曲,才有了这首横跨两岸的完整版神曲。

神曲破圈密码:“没出息”为何戳中两岸人心?

“听第一遍笑出眼泪,听第二遍笑着流泪。”这是网友对《没出息》的精准评价。这首看似戏谑的歌曲,实则藏着最真实的时代共鸣。

在大陆,“从从容容到连滚带爬”成了年轻人的自嘲标签。刚毕业的大学生晒出简历投递记录配文“本来以为能游刃有余搞事业,结果在求职海里连滚带爬”;职场妈妈发着带娃加班的视频感叹“曾经也是精致女孩,现在只能连滚带爬平衡家庭工作”。更有网友改编歌词道尽人生轨迹:“20岁从容追梦,30岁职场挣扎,40岁家庭奔波,原来大家都在慢慢活成‘没出息’的普通人。”

而在台湾,这首歌的传播更添了几分微妙意味。台湾《联合报》直言它“比《挖呀挖》更让人上头”,便利店店员说“每天能听到客人哼几十遍”。但不同于大陆的个人情感投射,台湾网友更倾向于将歌词与现实结合:“民进党当局把芯片产业拱手让人,这才是真的‘连滚带爬’没出息”“媚美卖台,可不就是睁眼说瞎话”。

这种跨地域共鸣,在完整版新增的说唱段落里被推向高潮:“他曾向往天空,想成为龙啊龙……乡音未改依旧很浓,却忘了家乡的面容。”这段带着乡愁的歌词,让不少两岸网友瞬间破防。有台湾网友留言:“听到‘为你留了一盏灯’,突然想家了”;大陆网友则回应:“不管走多远,家人永远在等你”。

最戏剧性的回应来自“主角”王世坚本人。当他在民进党中常会被同事安利这首歌时,当场笑出眼泪,还幽默点评:“网络世界藏着太多鬼才,我真是叹为观止!”更直言若当年柯文哲听进劝告,“就不会卷入后来的京华城案”。面对有人将歌曲贴上“统战”标签,他更是耿直反驳:“台湾人没那么玻璃心,不该用意识形态划分一切。”这种豁达态度,反倒让歌曲传播更添了一把火。

从娱乐狂欢到文化现象:一首歌曲的跨界力量

《没出息》的走红早已超出音乐范畴,成了观察两岸民间交流的独特切片。10月15日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两次提及这首歌,既赞叹两岸网友的创造力,又借歌词讽刺美台芯片“五五分”是“没出息”的媚美行径。这波“官方玩梗”让歌曲热度再上台阶,也让更多人看到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在传播学研究者看来,这首歌创造了罕见的“跨境文化反馈”案例:台湾政治素材经大陆创作转化,再回流台湾引发二次创作,最终形成两岸共同的文化狂欢。短短半个月里,20多个改编版本涌现:英语、日语版让海外网友也加入“上头”大军,陕西方言、粤语版透着浓浓的地域特色,甚至还有钢琴抒情版、摇滚嘶吼版,每个版本都对应着不同的情感表达。

民进党当局的反应则显得格外“滑稽”。眼看歌曲在台湾越传越广,他们急着扣上“大陆统战”的帽子,呼吁歌曲“不要看不要听”,还借机炒作封杀大陆社交平台。这番操作被两岸网友集体吐槽:“自己对号入座,这不就是承认‘没出息’吗?”“连首歌都怕,才是真的没底气”。有台湾网友干脆制作了“民进党没出息图鉴”,配上歌曲旋律发布,一天内播放量破千万。

“其实大家在意的从来不是政治,是真实的情感共鸣。”王搏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看到台湾网友涌进评论区互动,他真切感受到“两岸的血脉是连在一起的”。当有台湾网友问“会不会来台湾开演唱会”,他笑着回应:“等交通更方便的时候,一定去唱给大家听,说不定还能和王世坚老师合唱一曲。”

神曲之外:“没出息”的人生更真实

《没出息》完整版上线当天,王搏的抖音粉丝量突破200万,后台塞满了留言。有网友说“这首歌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有人分享“听完终于敢承认自己的平凡”,还有刚辞职追梦的年轻人发来消息:“你让我觉得‘没出息’的选择也能闪光”。

这些反馈恰好印证了王搏的创作初心:“音乐不该只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能让人笑、让人哭、让人觉得‘被理解’,就是有意义的。”他从不避讳自己的“野路子”出身,坦言没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全靠“瞎琢磨”和“对生活的敏感”。但他也会认真建议追梦的年轻人:“专业知识要补,但千万别丢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如今的王搏,依旧保持着简单的创作节奏。他没搬进豪华工作室,还是喜欢在街头观察行人,在菜市场捕捉烟火气。当被问及会不会担心“神曲标签”限制创作时,他哈哈一笑:“能写出让大家记住的歌就不错了,至于标签,就让它跟着下一首作品变吧。”

而那场因歌曲而起的两岸狂欢,还在继续。王世坚在议会被同事调侃“歌坛新人”,大方回应“欢迎大家翻唱”;台湾学生用这首歌编了校园舞蹈,传到大陆收获满屏“可爱”;甚至有两岸网友合作制作了方言合辑,用各自的乡音唱着同一段旋律。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当这段歌词再次响起,它早已不是简单的吐槽,而是两岸人对生活的共同注解。就像王搏在歌曲结尾加的那段钢琴间奏,喧闹过后总有温柔——毕竟,承认“没出息”的瞬间,才是与生活和解的开始。而这跨越海峡的共鸣,或许正是最动人的文化纽带。